所以哪怕专家说,土鸡蛋和洋鸡蛋的营养价值几乎一样时,人们往往更加钟情于土鸡蛋,现在的土鸡蛋的价格由从前的一块钱一个上涨到现在的一块六一个,哪怕是这样,土鸡蛋依旧供不应求。
姚瑶是准备养鸡的,家里有现成的鸡舍,就差小鸡了,目前因为手头有些拮据的原因,并没有去买小鸡,现在,她有强烈的养小鸡的愿望,养什么品种的小鸡?当然是和这个鸡蛋一样品种的小鸡。
等她吃完,往来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很快就会有顾客上门,赶紧把碗收起来,就坐在摊位上静静的等待着顾客光临。
姚瑶卖菜的时间并不长,才一个多星期,因为菜新鲜也会有些回头客,但大多数时候她要面对一些刁钻且挑剔的顾客。
这时一个烫头的阿姨走到了姚瑶的摊位前,眼神先是扫视了一圈,又在蔬菜上挑挑拣拣的一会,像是比较满意的样子,并没有离开,姚瑶就知道,顾客上门了。
“阿姨,想要什么菜?我家的菜都是今天早上新摘的,很新鲜。”姚瑶一边说着,一边递过塑料袋,示意他们自己装。
烫着卷发的阿姨拿着菜反复打量了一下,这才问了一句:“你这小菜秧子多少钱一斤?”
“一块五一斤!”姚瑶老实的说出了菜价。
“一块五!”卷发阿姨的声音一下子尖锐了起来,眼睛瞪得大大的问道:“你这是什么菜?卖一块五一斤?别家的小菜秧子都是八毛钱一斤,你这一块五。”
“阿姨,我这是自家种的青菜的菜秧子,没有打农药的,卖的贵一点是因为种植的成本高,没有打农药的菜是需要网和薄膜盖着生长的,还要定时的透气等等,这成本高了,菜价自然也就高了。”姚瑶是非常害怕这种阿姨的。
这群阿姨卖菜都是货比三家,超市和菜场的菜相互比较,她们总是要买最便宜的菜,以前的姚瑶并不懂,像这种跑来跑去只为省下每天的两三块钱有什么用?
现在的姚瑶有些理解了,一是老一辈的节俭理念的原因,二是因为两三块钱是真的有用,就她早上吃的挂面,三块钱买的,够她吃三顿,一个洋鸡蛋六毛钱,一吨水两块多,两三块钱是不多,但那也是钱啊!
“那你这菜价也太贵了,别家的都卖八毛一斤,你这卖一块五,是不是太贵了!你要是卖八毛我就买。”林阿姨是经常买菜的。
她买菜的原则除了便宜外,就是要好,毕竟家里有孙女,吃的菜除了好吃以外,健康最重要。
今天的菜场和外面的菜摊她都逛过了,只有这里的菜品看着最好,菜市场里摊位上的小菜秧子都是水洗过的,有些菜叶子颜色深了,买回家不及时处理就会烂掉。
外面的菜摊上也有没有水洗的菜,但是,有些菜有虫眼,有些菜看着就不鲜嫩,而这里的小菜秧子一眼看上去就很好,没有水洗,没有虫眼,看着还很鲜嫩,她一眼就看中了,就是太贵了,一块五一斤,什么时候小菜秧也是这样的价格了?
“阿姨,今天的小菜秧的价格上涨了,已经是一块钱一斤了,我的这些菜都是早上刚从菜地里掐回来的很新鲜,是没有水洗的,非常干净还不打称,这么一把菜秧子才几毛钱。”姚瑶一边说着还一边拿起菜秧子比划着。
实际上青菜的菜秧子是很便宜的一种菜,真的是和青菜一个价,要不是菜秧子的出苗速度快,能快速增加收入,否则她都不愿意种。
菜秧子涨价也是她听旁边摊位的阿姨说的,这些阿姨别看看年纪大了,那小道消息非常的灵通,也听到今天的菜秧子涨价的事情。
蔬菜涨价已经不可避免,干旱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只是应季蔬菜涨价,若是接下来都没有下雨,等到了夏季就是水产价格高了,比如小龙虾,比如鱼,这些水产品的价格都会升高。
菜场里卖菜秧子的价格已经上涨到一块钱,姚瑶默默的给自己的菜秧子涨价到了一块五,这并不是盲目的涨价,而是她坚信,整个菜场的菜秧子都没有她的好,这种好不仅是在口感上,还在农残上。
她的菜秧子可是一点农药都没有打,而菜农的菜秧子会在刚开始出苗的时候就打农药,若是发现虫子后还会再打一遍,而她的菜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
“那人家都是一块,你这菜为什么是一块五!一个菜秧子还卖出这样的价格,你不会是想坑我吧!”林阿姨眼神非常犀利的看着姚瑶,这市场上的菜秧子都是一块钱一斤,凭什么这家是一块五,一定是在坑人,想到这里,林阿姨的眼神都不善了起来。
“阿姨,我敢开出一块五的价格自然是因为我的菜好,您一看买菜经验就非常丰富,那我问您,您平常买回去的菜秧子好吃吗?”姚瑶耐心的询问着,她这样询问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现在市面上的菜秧子大多数不好吃,原因很简单,品种不一样,好吃的菜秧子成长周期较长,容易有虫灾,还需要施肥,最重要的是产量不高。
而另外一个品种的菜秧子虽然口感上稍微差了一点,但生长周期短,产量大,好存活,关键的是,两者的收购价格差不多。
两相对比,明显第二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因此只要想赚钱的农户,大多数都会选择周期短产量大的第二种菜秧子去种植。
这也就导致了菜场上流通的菜秧子口感大多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