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裹着梧桐絮飘进望江小区,凌家客厅的旧木桌上,摊着凌小渊的初三模拟考卷
—— 红色叉号歪歪扭扭画在最后一道数学题旁,总分栏里 “589” 的数字,是他刻意控分的结果。
凌建国刚换下班的保安服,袖口还沾着点值班室的灰尘,一进门就凑到桌边,声音压得低却难掩兴奋:
“小渊,跟你说个事!”
他从工装口袋里摸出个皱巴巴的旧存折,塑料封皮都磨出了毛边,翻开时页脚还掉了片纸屑:
“我高中同学老周,现在是燕州一中的副校长,当年他穷得交不起学费,还是我借了他十块!这人情我记了二十年,前几天碰到他,说只要你中考能考个‘稍微像样点’的分数,他就能帮你弄进去,学费我这几年当保安也攒了点,够!”
凌小渊握着铅笔的手顿了顿,余光扫过桌角
—— 幽核的淡蓝色提示正悬浮在意识里:【燕州一中:夏国燕州顶级高中,历年录取分数线 623±5 分,特殊渠道入学暴露风险 72%】。
他太清楚老爸的 “小心思” 了:陵氏集团总裁,别说找关系进一中,就算再造一所同等规模的高中都轻轻松松,却偏要找 “老同学人情” 当借口,还特意弄本旧存折装 “攒钱不易”,对亲儿子的“穷养戏码”真是演得淋漓尽致。
“爸,别找周叔了。” 凌小渊把考卷往回折了折,“
“一中都是成绩好的同学,要是他们知道我靠关系进去,背后肯定说我‘走后门’,说不定还会故意疏远我。我最近多刷点题,难说真能超常发挥考进去呢!”
凌建国愣了愣,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存折边缘:
“可你平时才考五百八,一中分数线最少六百二,差太多了。”
“我试试。”
凌小渊没多说,心里却已让幽核启动 “分数线分析程序”
—— 屏幕上瞬间跳出行数据:近五年一中录取线最高 628 分,最低 618 分,今年模拟考难度与去年持平,预测分数线 623-627 分。他敲定目标:“就考 628 分,比预测上限高 1 分,稳进又不扎眼。”
夏国中考要考文学、体育、数学、科学、社会五门,每门分数都得掐着算。中考那几天,凌小渊把 “控分” 演到了极致。
其中体育没啥好控的,初中只要是正常的学生,学校里一般都给满分;
数学最后一道压轴题,他用幽核算出三种解法,却故意选择最基础的思路,在最后一步 “算错” 系数,扣掉 5 分;
科学实验题,刻意漏写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的步骤,再扣 3 分;
社会多选题目,闭着眼 “蒙” 错 2 道,精准把控扣分节奏。
唯独文学作文,他写了篇 “爷爷的修车铺”—— 字里行间藏着凌耀祖 “装车间组长” 的日常,笔触平实却透着烟火气,写完后他没再刻意 “改错”,只想着 “差不多就行”。
等成绩的那几天,凌家客厅的老式挂钟走得格外慢。
凌耀祖总蹲在门口剥花生,嘴里念叨:“咱小渊肯定行,随我当年的脑子!”
王秀兰则天天去菜市场买鱼,说 “给小渊补补,等成绩出来好庆祝”。
凌建国更甚,下班回来就拿出手机守着教育局的查分网站,刷新键都快被按坏了,可查分通道一直没开放。直到考试后第 6 天,教育局才公布 “成绩将于次日早上开放查询”。
次日早上,凌小渊刚洗漱完,嘴角还沾着点牙膏沫,就被凌建国拽到面前。凌建国的胳膊肘还沾着点刚擦桌子的抹布水,力道大得差点把小渊的拖鞋拽掉。
屏幕加载的转圈图标转了三圈,成绩页面 “啪” 地弹出来 —— 总分 629 分,红色的数字在白底屏幕上格外醒目。
“多少?多少分?”
凌耀祖扔下花生壳就凑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他眯着眼盯屏幕,手指还在数字上点了点:
“6、2、9!629 分!比去年分数线高好多!”
凌建国手忙脚乱点开一中的录取线公告,网页加载的瞬间,他连呼吸都屏住了:
“627 分!小渊高了两分!”
他激动得拍桌子,旧木桌腿晃得桌上的搪瓷杯 “叮当” 响,嗓门都亮了:
“咱凌家有史以来最高的中考分!我当年才考 520 多分,勉强够上普通高中;你爷爷更别提了,当年连 400 分都没到,最后只能去读技校!这分数,稳进一中了!”
凌小渊却愣了愣 —— 他明明算好 628 分,怎么多了 1 分?
幽核的电子音突然在意识里响起,带着机械的精准:【分数偏差溯源:文学作文原得分 8 分(满分 10 分),实际得分 9 分;改卷教师信息:李卫国,燕州教育局语文教研员,阅卷当天其妻子产子,情绪愉悦度 92%,对 “家庭温情类” 作文评分宽容度提升 15%,扣 2 分改为扣1分】。
原来如此。凌小渊忍不住笑了 —— 冥界的精密计算,终究抵不过蓝星的 “人情世故”。
王秀兰端着刚热好的牛奶过来,看着屏幕上的分数,眼眶都红了:
“咱小渊出息了!能去一中读书了!”
方婉跟在后面,手里还攥着块没洗的抹布,看到分数后突然趴在桌上,肩膀轻轻耸动,嘴里嘟囔着:
“这些年值了…… 太值了…… 没白装这几年普通人家……”
凌耀祖更是拍着胸脯,转身就去摸手机,裤兜都被他掏得变形:
“不行!得让小哲知道!让这臭小子看看,他弟弟比他有出息多了!”
他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拨通凌哲电话,刚接通就喊:
“喂,小哲啊!告诉你个大事 —— 你弟中考 629 分!能上燕州一中!”
电话里马上传来凌哲咋咋呼呼的声音,连电流杂音都盖不住:
“真的吗?我当年中考才考 450 分,最后只能去读中专,我弟这分数,比我强太多了!早知道我当年也多努努力……”
凌小渊赶紧拦住还想接着炫耀的爷爷:
“爷爷,别喊了,一中还有好多厉害的同学,我得低调点。”
他看着家人兴奋的模样,心里悄悄盘算:高两分就高两分,只要别被当成 “尖子生” 盯着,照样能藏住实力。至于燕州一中的日子 —— 有幽核在,有家人的 “演技” 在,应该不会太难熬。
凌建国还在对着分数页面傻笑,手指在“629分”上反复点:
“明天我就去给你办入学手续,让老周也看看,我儿子靠自己也能考上!”
而他自己,也悄悄给幽核下达了新指令:【高中阶段,优化控分算法,将 “意外偏差” 纳入计算范围】。毕竟,蓝星的生活,从来都不是精密的实验室数据,多一分烟火气,反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