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海平面与天空的交界处泛着鱼肚白。林凡盘膝坐在面东的礁石上,双目微阖,呼吸绵长,与潮汐的涨落保持着某种奇妙的同步。胸口的痂痕已转为暗红,左臂的夹板仍未卸下,但气血的流转已顺畅许多,虚弱感正被日渐充盈的力量感所取代。
过去数日,他将大部分精力投注于对武装色霸气“流动”特性的初步掌握上,取得了微小却坚实的进展。然而,他深知,真正的强者,攻防须得一体,感知与力量同等重要。那在生死关头惊鸿一瞥的“心眼”——见闻色霸气,其战略价值,甚至可能更在攻伐犀利的武装色之上。
工科生的思维让他习惯于系统化推进。既然武装色的精细操控已找到方向,那么,系统性地拓展和深化见闻色的修炼,便顺理成章地提上了日程。与需要强烈意志驱动、消耗巨大的武装色不同,见闻色更侧重于精神的宁静、感知的敏锐与范围的扩张,这与他目前仍需静养的身体状态颇为契合。
他调整坐姿,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不再刻意引导能量,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倾听”二字上。倾听风的声音,倾听海的呼吸,倾听脚下岩石亘古的脉搏,倾听……这片天地间,所有生命散发出的无形“波动”。
初始时,感知如涟漪,以自身为中心,缓缓扩散。十米范围内,沙砾的滚动、藤蔓上露珠的滴落、岩缝中小虫的蠕动……这些往日被忽略的细微动静,此刻在高度集中的心神下,变得清晰无比。但这仍是“放大感官”,并未超越常理。
林凡不急不躁,意念如同调整收音机的频率旋钮,缓缓“调谐”。他回忆着与狮鹫对决时,那种超越五感、直接捕捉能量流动和生命磁场的感觉。他不再仅仅依赖听觉、触觉,而是尝试将自身的磁力感知场与那种玄妙的直觉感应相结合。
磁力场提供“骨架”和“坐标”,如同雷达的扫描波;而见闻色则赋予这骨架“血肉”与“色彩”,解读扫描到的信息中蕴含的更深层意义——生命的强度、情绪的波动、甚至……意图的萌芽。
渐渐地,感知的边界开始模糊,继而扩张。
二十米、三十米……五十米!
如同镜头焦距拉远,原本清晰的近景略显模糊,但更广阔的画卷在“心湖”中展开。他“看”到了百米外那片灌木丛中,一只林羊正警惕地竖起耳朵,其生命磁场如同跳动的烛火,散发着“警觉”与“不安”的情绪波动;他“听”到了更远处礁石后,几只海鸟为争夺巢穴的鸣叫,它们的磁场交织碰撞,传递出“愤怒”与“驱逐”的意念。
这种感知,并非具体的图像或声音,而是一种立体的、充满信息素的“场域模型”。每个生命体都是一个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光点(磁场源),光点的亮度、颜色、波动频率,乃至与其他光点的互动方式,都揭示着其状态与情绪。
百米范围,已成!
范围的扩张只是基础,林凡追求的是精度与深度。他开始专注于解析单个目标。
他锁定百米外那只林羊。起初,只能模糊感到它的“存在”和“警觉”。他屏息凝神,将感知力如探针般,轻柔地“触碰”过去,不再带有任何侵略性,只是纯粹的“观察”。
渐渐地,林羊磁场中更细微的波动被捕捉到:当一阵风吹过,带来陌生气味时,它的磁场会骤然紧缩,颜色偏向冰冷的蓝色(恐惧);当确认没有危险后,磁场会缓缓舒展,泛起一丝温和的淡黄色(放松);当它低头啃食嫩叶时,磁场则呈现出平稳的绿色(满足)。
他甚至能隐约察觉到更深处、更原始的欲望波动:对水源的“渴望”(磁场的某种定向微弱牵引),对配偶的“期待”(周期性的磁场活跃度提升)。
感知情绪! 这已不仅仅是察觉存在,而是开始解读内心!虽然目前还只能感知到野兽相对简单直接的情绪,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未来若面对人类或其他智慧生物,这种能力在交涉、侦查、甚至战斗中预判对方行动方面,将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单一的见闻色感知,如同在黑暗中用手触摸世界,虽能感知形状,却缺乏细节和全景。而林凡独有的磁力感知,恰好能弥补这一点。
他开始了更大胆的尝试:将见闻色的“情绪色彩”与磁力感知的“物质结构”进行叠加融合。
意念分为二,一者维持见闻色的广域扫描,捕捉生命波动与情绪光谱;另一者操控磁力场,精细扫描范围内的岩石结构、金属分布、空气流动甚至地磁微变。
起初,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流在脑海中冲突、混杂,如同同时观看两张重叠又错位的透明地图,令人头晕目眩。但林凡凭借强大的精神控制力,强行梳理、整合。
渐渐地,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图谱”在他心海中缓缓构建成型:
百米范围内,地形地貌以清晰的磁力线轮廓呈现(礁石的凹凸、土壤的密度、地下潜藏的金属矿脉);而在这物质骨架之上,每一个生命体都化作了带有颜色和亮度标记的光点(林羊是跳动的黄绿色光点,海鸟是躁动的红白色光点,甚至土壤中微生物群落也化作一片极其微弱的、缓慢脉动的荧光),光点的大小、亮度、颜色变化,实时反映着其生命强度与情绪状态。
这不再是简单的“看到”或“听到”,而是一种近乎全知般的立体洞察!他不仅能知道哪里有一块石头,还能知道石头后面藏着一只处于“潜伏”状态(磁场晦暗、颜色深蓝)的生物;不仅能感知到远处的海流,还能通过水流中浮游生物磁场的扰动,判断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变化。
近乎上帝视角!
然而,维持这种精妙且大范围的复合感知,对精神力的消耗是惊人的。尤其是同时处理两种感知模式的海量信息,对大脑的处理能力是极大的考验。
仅仅维持了约一炷香的时间,林凡便感到太阳穴传来针扎般的刺痛,脑海中的“世界图谱”开始变得不稳定,光点模糊,轮廓扭曲。这是精神力接近枯竭的征兆。
他立刻缓缓收束感知,如同收起一张无形的大网。世界重新回归到普通的感官体验,但那种俯瞰全局、洞察细微的玄妙感觉,已深深烙印在他的意识中。
他意识到,见闻色的修炼,与武装色一样,非一蹴而就。范围的扩展、精度的提升、复合感知的维持,都需要持之以恒的锻炼和精神力的不断增长。目前,这种“上帝视角”只能作为关键时刻的杀手锏,无法持久维持。
尽管存在限制,但见闻色初步拓展的成功,其战略意义已不言而喻。
预警范围极大增强: 百米范围的感知,足以让他提前发现绝大多数陆地威胁,从容应对。
战术选择更加丰富: 能够洞察敌人情绪和意图,便于设伏、诱导、甚至进行心理干扰。
环境利用达到新高: 对地形、资源的探查效率将呈几何级数提升。
为未来航海奠基: 在茫茫大海上,这种广域感知能力对于规避风暴、寻找岛屿、发现敌船至关重要。
林凡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湛然,虽带着一丝疲惫,却充满了洞悉世事的清明。远处,那只林羊似乎感受到了某种无形的注视,警觉地抬起头,四下张望片刻,才迟疑地继续进食。
他微微一笑,心中了然。世界的面纱,又被他揭开了一层。
见闻色的拓展,不仅仅是感知范围的扩大,更是认知维度的提升。它让林凡从一个依靠五感和磁力扫描的“优秀侦察兵”,开始向一个能够解读环境、预判动向、掌控局面的“战略家” 转变。
身体的创伤在愈合,武装色在孕育,见闻色在拓展。三者齐头并进,相辅相成。
他望向浩瀚无垠的大海,心中那份离开孤岛、探索未知的渴望,愈发强烈而坚定。因为如今的他,已有更强的信心和能力,去面对那片广阔天地的挑战。
修养的日子,已接近尾声。起航的号角,即将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