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得多言,取我战马来,今日定要斩了这老贼!
副将只得叹息。豫章尚有实力,但孙权已无力支援九江丹阳,唯有死战!
城门大开,孙翊单骑冲出,提枪高喊:黄忠老匹夫,纳命来!
见孙翊出城,黄忠心中暗喜。
这也难怪众人轻视黄忠。白发苍苍的外表极具迷惑性,任谁都会觉得他名不副实。
轻敌之下,往往冲动出战。孙翊暴躁的性格,自然难以按捺。
两马相交,黄忠的凤嘴刀与孙翊长枪轰然相击!
金铁交鸣声中,孙翊硬接黄忠一刀,身形剧晃险些坠马。
这一交手便知深浅,孙翊暗自心惊:老将黄忠膂力竟如此惊人!
但见这江东虎将怒喝一声,枪出如龙尽是同归于尽的杀招,倒逼得黄忠一时难以近身。
转眼三十合过去,黄忠忽然朗声笑道:骁勇不输孙伯符,可惜火候尚欠!话音未落,凤嘴刀寒光闪过,孙翊长枪应声而断。老将军顺势刀背横拍,将敌将击 ** 下。
绑了!黄忠捋须喝道。左右亲兵一拥而上,转眼便将孙翊捆作一团。
寿春守军见状哗然,战意顿失。黄忠乘势扬刀高呼:主将已擒,何不早降?
城头副将望着惊惶的士卒,长叹一声:放下兵刃,莫连累百姓。
孙翊眼见寿春守军悉数归降,顿时面如死灰,仰天悲呼:兄长!您亲自选定的继位者坐拥重兵,却对九江见死不救,天理何在!
城下黄忠闻言放声大笑。自南郡挥师以来,连克九江诸城,老将军意气风发。当即分兵接管寿春,同时遣将攻取各县。
孙翊这番怨怼自有缘由。当年孙策弥留之际,群臣曾举荐酷似其兄的孙翊继位。最终孙策却将基业托付次弟,由此埋下嫌隙。传位不传亲子孙绍,倒显出孙策几分公心。
黄忠睥睨沦为阶下囚的孙翊,冷笑道:省些力气吧,要不了多久,你那二哥就会来陪你了!
寿春既破,九江各城守军闻风归降。黄忠威名震动江东,捷报传至丹阳前线时,正攻打芜湖的魏延眼中燃起战意。
这位长沙旧将暗自发狠:昔日同守长沙,如今黄忠因常随主公左右,竟成军中首将。今 ** 我各下一郡,定要叫天下人知道,我魏文长绝不逊于人!
思及此,魏延攻势骤疾。丹阳十六县——宛陵、芜湖、春谷等地守军,顿觉压力倍增。
丹阳自古以精兵闻名,天下豪杰皆言丹阳出强兵!
昔日陶谦帐下曾有一支赫赫有名的丹阳劲旅,后虽败亡,但孙策正是凭借在丹阳招募的五百精兵,最终平定江东六郡!
更有传闻,当年司马炎能一举攻灭东吴,关键便在于掌握了一支丹阳精锐!
丹阳男儿个个骁勇善战,确实是天下难得的精兵之选。可惜历经诸侯反复征召,丹阳壮丁日渐稀少。孙权虽极力经营此地,却未及招募新兵...
如今寇封挥师数十万直取江东,若丹阳落入其手,岂非白白便宜了他?
孙权手中尚存最后一支丹阳精兵,由周泰统领驻守豫章,并不在丹阳郡内。
此时,立功心切的魏延厉声喝道:
众将士听令!芜湖乃丹阳门户,攻克此地便可击溃步鹭主力,一举拿下整个丹阳郡!
黄忠将军已收复九江,我等岂能落后?主公既命我等为先锋,必要抢得头功!
速选五千精锐,随本将杀奔芜湖!誓要生擒步鹭,夺取丹阳!
魏延这番豪言壮语,令全军士气大振。只见他翻身下马,左手持盾右手握刀,对着精挑细选的五千勇士高声呐喊:
诸位都是随我从长沙起兵的生死弟兄!我们厉兵秣马整整一年,就是要让天下人见识长沙儿郎的威风!
虽已拿下庐江,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必须速取丹阳,南下与主公会师!
唯有让主公亲眼见证我们的功勋,方不负阵亡将士的英魂!
今日我魏延亲自带头攻城,定要拿下芜湖,活捉步鹭!
魏延不愧为当世猛将,亲自率领精挑细选出的精锐之师冲锋陷阵。主帅身先士卒,五千将士岂敢不拼死效命?这般士气,正是战场制胜的关键所在!
只见魏延左手持盾立于阵前,右手高举战刀雷霆怒喝:投石车三 ** 掩护,全军随我冲锋!令下,盾阵骤起,攻城部队如潮水般涌向芜湖城头。后军数十架投石车同时轰鸣,巨石如雨倾泻城墙——若让守军 ** 过多,破城希望必将渺茫。唯有先以投石压制箭阵,方能为主力赢得登墙良机。
5.8巨石轰击之下,城头箭手死伤惨重。魏延抓住战机冲至城下,投石骤停以防误伤。惨烈厮杀随即展开:当守军仓促重组箭阵时,云梯已架满城垣。魏延弃盾持刀,如猛虎般攀梯而上——只要他能率先登城,守住这几处云梯通道,后续部队便可源源不断杀上城头。届时以优势兵力围歼步鹭残部,攻克芜湖易如反掌。
城墙之上,魏延战刀寒光凛冽,矫健的身影在云梯间飞速攀援。远处甲胄鲜明的步鹭手执佩剑直指魏延,面色阴沉如铁。须知汉末文人绝非羸弱之辈,士大夫皆通晓六艺,步鹭此刻正是文士风骨与武将血 ** 融的写照。
(
魏延登城
这些文官佩剑在手,至少能与数名士兵缠斗,甚至将其击倒!
朝堂之上,若这些士大夫言辞激烈,怒气上涌时,那场面便如同市井 ** ,众人摩拳擦掌,互相推搡!
步鹭深知魏延攻上城墙的严重后果,急忙大喊:速速阻止魏延登城!若让此人得逞,芜湖必破,丹阳难保,整个江 ** 将沦陷!
随着这声呐喊,守军纷纷冲向魏延攀附的云梯。士兵们搬起巨石向下砸去,魏延见状目露凶光,手中长刀猛然上挑,只听的一声巨响,石块竟被劈飞开去。
见阻截未果,守军立刻换用弓箭。若中箭坠落,魏延即便不死也再难登城。生死关头,魏延猛然侧身翻转,从云梯正面转到背面,惊险避过箭雨。
两次进攻失利后,魏延抓住机会,双腿发力一蹬,身形如鹞子翻身般跃上城头。这头凶猛的虎将闯入守军阵中,长刀所向,五名江东士卒应声倒地。
面对魏延的神勇,守军节节败退。很快,后续长沙兵士沿着云梯源源不断涌上城墙。在魏延率领下,这支精锐迅速结阵,与守军展开激烈厮杀。
战况持续胶着之时,魏延率部死守防线,为后续部队争取到宝贵时间,长沙将士如潮水般涌上城垣!
随着最后一道防线被魏延部众全面控制,整段城墙已尽数落入其掌控之中。
此刻被团团包围的步鹭面如死灰,魏延持刀而立,寒声道:步先生乃江东名士,若能归顺,不仅可保全性命,更能延续步氏香火。否则今日便是步氏满门覆灭之时!
听闻此言,步鹭神色剧变。他可以不顾个人生死,但步氏宗族的存续却不得不慎重思量。虽说其家族因孙权提携而显赫,但在世家门阀眼中,宗族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尽管步氏尚有步练师这位吴王宠妃作倚仗,但眼见庐江、九江相继易主,丹阳危在旦夕,江东六郡已失其半,孙氏基业摇摇欲坠。步氏何必为之殉葬?
念及族中耆老,思及世家传承之不易,步鹭长叹一声弃剑于地,面南而跪悲呼:臣有负主公重托!
魏延见状面露得色,立即遣人将步鹭押下严加看管。此战告捷,他不仅夺取庐江俘获大乔母子,更攻克丹阳生擒步鹭,江东之战头功非他莫属。
若大乔能入宫侍奉,步鹭可为新朝重臣,这都将成为他在新朝中的重要政治资本。借此建立的人脉网络,将使他在朝堂之上不再势单力孤——毕竟任何政权内部,都难免存在不同派系的明争暗斗。
寇封麾下的文武官员大致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以刘伯温、罗成、杨再兴等元老重臣为核心的老臣派,这些人都是最早追随寇封的从龙之臣。另一方则是以诸葛亮、庞统、黄忠、文聘、蒯越等荆襄人士为主的新进派,这些人是后来归顺寇封的能臣干将。此外还有像赵云、岳飞这样不参与任何派系的特立独行之士。
对于这种派系之分,寇封心知肚明。他清楚派系之争自古难免,即便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也难以完全消除。关键在于善用平衡之术,这也是为君之道的重要体现。目前这两大派系之间相处融洽,冲突不大,总体上利大于弊。寇封认为随着势力扩张,日后必然会出现新的派系,现有的两派甚至可能联合起来与其他新派系抗衡。若将来出现恶性竞争,他自会出手干预,但眼下尚无必要。
魏延急于建功的心态可以理解。他性格刚直,容易得罪同僚,在寇封麾下确实需要有人帮衬。在顺利攻占芜湖县后,魏延立即分兵夺取丹阳郡其余各县。由于江东驻军薄弱,很快便控制了整个丹阳郡。
就在这时,寇封的军令传来:为防刘备趁虚而入,魏延需率两万精兵驻守丹阳,既要阻挡刘备军队,也要防备曹操可能的进攻,务必确保丹阳郡万无一失。接到命令后,魏延虽然渴望继续建功,但也明白固守丹阳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同样是重要战功。于是奉命驻守丹阳,而此时另一边的战事也进入了决胜阶段。
黄忠攻取九江郡后,留五千兵马交由魏延驻守,亲率两万五千精兵直扑豫章郡。此刻豫章郡外已集结寇封五万步骑、戚继光与甘宁四万水师,加上黄忠部众,合计十一万五千大军形成合围之势。
豫章郡辖二十一县:南昌、余汗、鄱阳、地阳、海昏、历陵、柴桑、彭泽、艾县、建昌、建城、新渔、宜春、平都、石阳、庐陵、临汝、南城、雪都、赣县、南野。孙权将剩余四万兵力分驻两处:
鄱阳水域由吕蒙、陈武、韩当统率一万五千水师,确保水路畅通。寇封遂命戚继光、甘宁率四万水师进攻鄱阳水寨,断绝孙权退路——历史上孙权曾发现夷洲(今 ** ),绝不能让其重演海外逃亡。
剩余两万五千守军全数屯驻柴桑。该城垣高九丈(约20米),粮械充足,可坚守年余。孙权若分兵驻守各县,每城仅数千守军,根本无力抵挡寇封十余万大军的攻势。
如何
例如,可以这样
---
孙权深知当前形势危急:若分散兵力,只会被敌军逐一击破!
即使战败,他仍可退守会稽郡。死守柴桑的另一原因,是鲁肃已与曹操达成协议——曹军南下支援就在这几日!一旦曹操大军压境,寇封必会回援荆北,江东之危自解。
此刻,柴桑议事厅内,孙权麾下文武齐聚。文臣如张昭、张泓、鲁肃、诸葛瑾,武将有周泰、黄盖、朱桓、凌统、丁奉、潘璋等,唯独周瑜依旧被冷落。
孙权环视众人,神色决绝:“如今九江、丹阳两郡失守,加上刘备所占的吴郡,江东六郡仅余其二!此乃我江东立国以来最大危机,望诸位全力以赴。若有人怯战或言降,休怪我不留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