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晨光透过琉璃瓦洒下,宛如一道道金色的瀑布,给这庄严肃穆的朝堂披上了一层华美的外衣。然而,殿内的气氛却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天泽身着一袭玄色蟒袍,腰间系着象征百工总督的令牌,稳步踏入殿中。他的身后,李大宝扛着那支在神火坊试验成功的磁石火枪,像扛着一面胜利的旗帜,护心镜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刺目的光芒,仿佛在向众人宣告着神火坊的荣耀。
“臣李天泽,携匠人李大宝,拜见陛下!” 李天泽声音洪亮,在空旷的殿内久久回荡。
龙椅之上,皇帝李世隆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李天泽身后的磁石火枪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二皇子,听闻你在神火坊捣鼓出了一件厉害的玩意儿,可是这杆火枪?”
李天泽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正是,陛下。此磁石火枪乃臣与一众匠人、学者共同钻研而成,威力巨大,定能保我大魏边疆安宁。”
话音刚落,殿中便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御史中丞赵大人从群臣中走出,他身着绯色官袍,帽翅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活像一只受惊的鹌鹑:“陛下,臣以为此乃奇技淫巧,有违祖宗成法。我大魏立国以来,皆以仁义治国,靠的是将士们的勇猛和谋略,岂能用这等怪诞之物?”
李天泽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赵大人此言差矣。祖宗成法固然重要,但时代在变,我大魏也需与时俱进。这磁石火枪可不是什么奇技淫巧,它是凝聚了无数匠人的心血,更是守护百姓的神兵利器。” 说着,他向李大宝使了个眼色。
李大宝立刻心领神会,将磁石火枪稳稳地架在肩头,瞄准殿外的一座青铜鼎。“陛下,诸位大人,且看!” 随着李大宝一声大喝,扳机被扣动,“砰” 的一声巨响,犹如晴天霹雳,震得殿内众人耳膜生疼。那子弹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瞬间击中青铜鼎,鼎身竟被硬生生地打出了一个碗口大的窟窿,铜屑飞溅,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纷纷露出惊愕的神色。有的大臣吓得脸色苍白,差点摔倒在地;有的则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支火枪,仿佛看到了什么怪物;还有的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这…… 这威力也太惊人了!”
“如此神兵,若能装备我大魏军队,何愁边疆不平?”
太子李承乾站在一旁,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的目光在磁石火枪和李天泽身上来回游移,眼中满是嫉妒与不甘。“二弟,这火枪虽有威力,但制作工艺想必极为复杂,耗费巨大,如何能大规模装备军队?” 他的声音如同从牙缝中挤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咬牙切齿。
李天泽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皇兄有所不知,这磁石火枪的制作材料大多取自老龙弯的磁石矿脉以及寻常的陨铁,成本并不高昂。且神火坊的匠人们已研发出了一套高效的制作流程,假以时日,定能批量生产。”
这时,林正风林相从群臣中走出,他捋了捋胡须,目光中透着睿智:“陛下,臣以为二皇子所言有理。如今我大魏边疆时常受到柔然、突厥等外敌侵扰,若能装备此等神兵,定能威慑敌军,保我百姓平安。”
皇帝李世隆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此事事关重大,容朕再细细思量。二皇子,你且将这磁石火枪留下,待朕与几位军机大臣商议后,再做定夺。”
李天泽心中虽有些遗憾,但也明白此事急不得。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臣遵旨。”
退朝后,李天泽在御花园中遇到了林玲儿。林玲儿身着一袭月白色罗裙,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清新脱俗。她见李天泽走来,急忙迎上前去:“殿下,朝堂之上情况如何?”
李天泽叹了口气:“阻力不小,不过也在意料之中。太子和赵大人他们自然不愿看到我在朝堂上出风头,定会百般阻挠。”
林玲儿秀眉微蹙:“那该如何是好?这磁石火枪可是守护大魏的希望。”
李天泽目光坚定:“不必担忧,我自有办法。朝堂上的斗争向来如此,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让更多的人看到磁石火枪的威力,相信陛下最终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正说着,铁苗像个小炮弹似的从花丛中冲了出来,一头扎进李天泽的怀里:“爹爹,我听说你在朝堂上展示了火枪,是不是特别厉害?”
李天泽笑着摸了摸铁苗的头:“是啊,铁苗,你和大宝叔叔的功劳可不小呢。不过,要让大家都接受它,还需要一些时间。”
铁苗眨了眨眼睛,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木头削成的小火枪:“爹爹,我也做了一个,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用它保护大魏!” 说着,她举起小木枪,对着天空 “砰砰” 地比划着,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李天泽看着铁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为了像铁苗这样的孩子,为了大魏的万千百姓,他必须在这朝堂的漩涡中奋力前行,让磁石火枪真正成为守护大魏的利刃。此时,御花园中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们加油鼓劲,而一场更加激烈的朝堂博弈,也正悄然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