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就说这次广交会上大受欢迎的几款服装。
比如浅粉色雪纺连衣裙的收腰设计、印着卡通图案的童装款式,还有男士西装的欧式剪裁等,都是她借鉴了现代时装的元素改良而来的。
在这个大多数服装还停留在 “蓝灰黑” 老三样的年代,这些新颖的款式一亮相,就牢牢抓住了客户的目光。
可林晚青也清楚,靠 “先知” 只能走一时。
要想让锦绣服装厂长期发展得好,还有太多事情要做。
客户维护只是一方面,设计的领先性更得保持 —— 总不能一直靠后世的记忆过日子,她得培养自己的设计团队,让厂里的师傅们也能跟上潮流。
内部管理也得加强,现在工人已经有两百多个了,生产流程、质量把控都得有更规范的制度。
外部推广也不能放松,除了广交会,还得想办法把产品卖到更多地方,更好地走出国门。
她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只做一家小作坊,而是要打造真正的民族品牌,让中国的服装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想到这些,林晚青就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任重而道远。
“光周到还不够。”
林晚青合上笔记本,目光望向展馆里熙熙攘攘的人群。
“如你所说,咱们服装厂的规模,还是得再扩大。”
“现在的厂房和设备,顶多能满足当前订单的生产,要是后续新客户的订单加进来,肯定不够用。”
“等回去以后,咱们再商量具体的方案。”
这件事情,她回到京市后还得先跟顾明泽先通个气。
想到顾明泽,林晚青的眼神都变得柔和了几分。
她昨天晚上给家里打了个电话,顾明泽说爹娘和孩子都好。
保姆刘英和顾父顾母把家里照顾得妥妥帖帖的,让她在广市安心忙工作。
顾明泽还笑说,等她回来,要给她做她最爱吃的红烧肉,庆祝这次广交会的好成绩。
想到这里,林晚青的心里暖暖的。
不管在外打拼多辛苦,家里永远有最坚实的后盾等着她。
思绪翻飞间,又有几位客户朝展位走了过来。
林晚青立刻挺直身子,整理了一下衬衫的领口,脸上露出专业的笑容。
苏知航也赶紧收起算盘,准备接待客户。
阳光依旧明媚,展馆里的人来人往依旧热闹。
林晚青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还得继续忙碌,但她的心里充满了底气。
她看着展位上挂着的一件件漂亮衣服和人头攒动的场景,仿佛看到了锦绣服装厂未来的样子。
宽敞的厂房里,机器轰鸣着有序运转……
设计室里,年轻的设计师们正在勾勒新的款式……
仓库里,打包好的衣服正准备发往世界各地……
她深吸一口气,迎向走过来的客户。
这一次广交会只是一个开始,她要走的路还很长。
但她有信心,一步一个脚印,把锦绣服装厂打造成真正的民族品牌。
让中国的服装,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锦绣服装厂带着很不错的成绩结束了为期二十天的广交会。
展会结束后,还预留了一天的时间,让大家在广市逛一逛,带点特产什么的。
一大早吃过早饭,从京市来的十几人兴冲冲地相约着出去逛街买东西去了,林晚青自然也不例外。
出来这么长时间了,自然是要给家里人带上一些礼物的。
这次,林晚青跟桑宁组成了一个购物小队。
两人离开大部队往步行街走,刚拐过街角,就被眼前的热闹劲儿裹住了。
路边的小摊支着竹竿,挂满了印着菠萝纹、芭蕉叶的花布。
摊主操着一口带粤语腔调的普通话,嗓门亮得能盖过自行车的铃铛声。
各种水果摊、小吃摊也不少,叫卖声、交谈声、砍价声等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让林晚青听得不太真切。
往前走几步就是家百货商店,两人走进去逛了逛。
玻璃柜台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帽子,有圆顶的呢子帽,还有带着蕾丝花边的女式草帽。
林晚青拿起一顶深灰色的呢子帽,对着柜台里的镜子比划了一下。
想着顾明泽每天骑自行车去机械厂,风里来雨里去的,这帽子正好能挡挡风。
旁边的桑宁则看中了一条鹅黄色的丝巾,在脖子上绕了一圈,对着镜子笑得眼睛都眯了。
“晚青姐,你看我戴这个好看不?”
林晚青点点头:“好看,衬得你脸都白了。”
“对了,你看那双皮鞋,款式多新颖。”
她指着柜台里一双黑色的女士小皮鞋,鞋头是圆的,还缝着细细的明线。
“女儿顾景瑶如今正是臭美的年纪,给她买上一双。”
说着就让售货员拿两双,一双 36 码的,一双37码的。
36码是给女儿的,37码则是林晚青给自己买的。
试了试大小,又软又合脚,林晚青当即就付了钱。
不知不觉间,两人的购物袋就满了。
林晚青的袋子里装着给顾明泽的帽子、给顾父的羊毛围巾、给顾母的绒线手套、给孩子们的各种礼物还有各色特色点心糕点等等。
就连保姆刘英,林晚青都特意准备了一份礼物。
刘英在她家做了好几年,每天洗衣做饭带孩子,细心又周到,这次出来总得给她带点东西。
桑宁的帆布包也塞得鼓鼓囊囊,除了给家人买的东西,还多了两条印着卡通图案的毛巾,说是给车间里的小姐妹带的。
“不行了不行了。”
桑宁揉了揉胳膊,嘟囔道:“这袋子太沉了,我胳膊都酸了。”
“晚青姐,你看你买的那堆东西,一会儿怎么回酒店啊?”
林晚青也觉得手里的两个大袋子沉得慌,低头看了看,光点心就买了好几种,有杏仁酥、核桃糕,还有广市特有的鸡仔饼等。
再加上其他东西,装了满满两大袋,提在手里沉重得很,她胳膊都有些酸了。
她抬头四处看了看,正好瞧见街角有个邮局的牌子,眼睛一亮:“走,咱们去邮局把东西寄回去,省得提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