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风站在一旁,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语气带着几分通透:“世间万物皆有定时,就像这湖水,该冻结的时候自然会冻结,该消融的时候也会随春天到来而化开,半点不由人。这就跟人生的起伏变迁一样,有顺遂的时候,也有低谷的时候,强求它一直温暖不结冰不行,想拦着它随季节变化也做不到,只能顺着时序,坦然接受罢了。”
梦瑶听着,慢慢收回探在水里的手,用纸巾擦了擦,抬头看向远处的采凉山,轻声说:“啸风哥说得对,就像我这次来大同,一开始揣着愧疚,总想着弥补,后来才明白,有些事急不来,不如像这湖水一样,顺着心意走,反而能放下负担。”
宇辰也点点头,望着湖面,若有所思——这趟大同之行,不仅解开了误会,更让他读懂了几分“顺其自然”的道理。
太阳全然升起,湖面愈发清晰起来。蓝天更蓝,白云更白,都在湖中得到了再现。
梦瑶、宇辰和啸风感受着初冬早晨的特殊气息——它不是深冬的严酷冷酷,亦非秋日的凄清萧索,而是一种过渡中的宁静,一种变革前的等待。
大同,这座镌刻着千年文明印记的城市,既是承载着北魏风华、辽金遗韵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支撑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基地。
在21世纪城市转型的浪潮中,它以独特的“一轴双城”战略,一边守护着古城墙内的青砖黛瓦、古寺梵音,一边在御东新区铺展出现代化的城市图景,完美平衡了历史遗产保护与当代发展需求。
而坐落于御东新区文瀛湖畔的五大场馆——体育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大剧院,正是这场转型中最亮眼的文化坐标。
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群的核心,它们不仅打破了传统城市空间的局限,重塑了大同“一轴双城”的发展格局,更像一台强大的引擎,持续推动着城市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从蓝图设计到落地建成,这五大场馆始终贯穿着“国际理念+本土文化”的融合思路:博物馆的双“S”螺旋藏着龙壁与火山的意象,美术馆的流线型外观似展开的画卷,图书馆的沉稳轮廓呼应着古城的厚重——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大同的文化基因。
而多元化的功能定位,更让它们在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经济拉动、科技创新等领域持续发力:博物馆里的北魏文物让千年历史“活”起来,体育中心承接的赛事点燃市民活力,大剧院的演出丰富着精神生活,真正实现了“建馆为民”的初衷。
这份成效背后,是实打实的投入支撑:五大场馆总投资超101.92亿元,总建筑面积达23.63万平方米。如此宏大的规模,为“多功能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从文化展示、体育赛事,到艺术演出、公共教育,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
更贴心的是,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还集中在同一广场上,形成了“文化集群”效应。对市民和游客来说,不用在城市里奔波往返,花上大半天时间,就能一次性打卡多个文化地标:上午在博物馆看北魏平城展,下午去美术馆赏书法作品,到图书馆读一本闲书——这种“一站式”的文化体验,让感受大同的人文魅力变得格外轻松省心。
在五大场馆里,图书馆的设计堪称“古今交融的经典”。
它的外立面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玻璃幕墙,阳光透过错落的玻璃洒进馆内时,会在地面和墙体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光影的层次感竟像极了云冈石窟里的造像轮廓,站在馆内,仿佛能透过现代玻璃,触摸到千年石窟的沧桑与神秘。
更巧的是它的阶梯式屋顶——一层叠着一层的设计,巧妙呼应了云冈石窟洞窟的层叠感,把古代石窟的建筑灵魂,和现代图书馆需要的通透空间、采光需求完美捏合。
走进馆内,一边能用自助借阅机轻松找书,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一边又被满室的历史光影包裹,文化氛围浓得化不开。
旁边的美术馆则靠着“大胆创新”出圈。它的金字塔式展厅跨度足足有80米,这一设计在整个华北地区都是首创——这么大的跨度,能轻松陈列超大型的艺术作品,比如巨幅油画、大型雕塑,正因如此,不少艺术家都愿意把作品带来展出,让这里成了华北地区艺术展览的“宝地”,吸引着周边省市的艺术爱好者专程来打卡。
大剧院走的是“灵动与实用兼具”的路线。它有大小两个剧场,加起来共2300个座位,功能特别全,不管是恢弘的歌剧、细腻的话剧,还是悠扬的音乐会,都能在这里完美呈现。
最吸睛的是它的外观——曲面壳体造型既像大同周边连绵起伏的山岭,呼应着本地的自然地貌;又带着几分云冈石窟的粗犷肌理,藏着城市的文化根脉;远远看去,还像一只蜷缩的灵物,自带奇幻的艺术感。
而体育中心则主打“服务民生”的大气。它占地足足43.04公顷,规模在省内都算靠前:3万人容量的体育场,外观像一只首尾轻轻盘在一起的毛毛虫,线条灵动不笨重,能承办国家级体育赛事,比如足球赛、田径赛,让大同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高水平的体育盛宴;
旁边的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则是市民日常健身的好去处——不管是想游泳锻炼,还是练羽毛球、乒乓球,都能找到合适的场地。
更贴心的是,体育中心还建了地下车库,有效解决了大家开车来的停车难题,不管是看比赛还是健身,出行都方便不少。
这几座建筑凑在一起,没有半点“千篇一律的呆板感”:图书馆的“石窟光影”、美术馆的“金字塔跨度”、大剧院的“山岭石窟灵物造型”、体育中心的“毛毛虫式体育场”,每一座的设计都精准贴合自身“阅读”“艺术”“演出”“运动”的功能属性,又都藏着大同的文化或自然印记,透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站在广场上一眼扫过去,各自的特色都格外鲜明,根本不用费劲儿辨认,就能轻松分清哪个是哪个。
梦瑶的目光一直追着远处的建筑转,忽然眼睛一亮,伸手指向不远处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语气满是好奇:“那个建筑是什么呀?看着像几个大小金字塔叠在一起,线条又滑又顺,远远瞅着还像一艘要扬帆的船,是大剧院吗?”
“那个啊,可不是大剧院,是美术馆。”啸风顺着她指的方向望过去,一眼就认了出来,笑着解释,“美术馆最近刚好有个书法展,不少本地的书法老师,还有周边城市的爱好者,都特意赶过来瞅,人气挺旺的。”
“什么?有书法展?”宇辰原本还在看博物馆的,一听到“书法展”三个字,瞬间来了精神,眼睛都亮了,急忙往前凑了两步追问,“那展出的是魏碑吗?前两天廖老师还特意跟我叮嘱,让我多学学魏碑,说魏碑的笔画里带着股天然的野趣和刚劲的力道,正好能补上我现在写字软塌塌的毛病,我正愁没机会看真迹,想照着学学呢!”
啸风摸了摸下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我还真说不准,我只听朋友提了一嘴有书法展,具体展的是魏碑,还是草书、行书这些其他字体,我没细问。不过咱们也不急,等逛完博物馆,要是有时间,就绕进美术馆看看,说不定还真能赶上魏碑展,刚好圆了你的心愿。”
正是:溯鲜卑,裂云开魏阙,饮马阴山,挥鞭大漠,道武奠基,太武拓疆,六镇兵销燃星火,迁都易服融胡汉,太和改制启新章,却叹河阴血浪涌,权臣频易主,东西裂变终成烬,空余邙山夕照,洛水寒烟,述说那百年霸业,几度沧桑。
仰碑碣,凿石铸天工,龙门佛影,云冈梵容,方笔如刀,雄风似戟,千龛佛现蕴真经,墓志摩崖刻古风,郑公遗韵耀岱岳,尤珍始平开气象,书道自通神,筋骨铮铮立乾坤,长存铁骨钢筋,神姿峻宕,辉映这万里河山,千秋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