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此刻,我满心好奇地问道:“那纥奚羽儿跟着乌桓清走了吗?”
赫连望卿静静地看着我,眼中似有一丝淡淡的忧虑,缓缓点了点头:“因为那交易在羽儿眼中实在是荒谬至极。
故此她决意回丘穆陵国,一心盼着她的王兄比能能取消那桩荒唐的交易。”
我微微皱眉接着追问:“纥奚比能会听羽儿的话,真的取消那交易吗?”
赫连望卿轻轻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无奈,摇了摇头道:“好了婉儿姐姐,别再想这些了,我带你去下一个地方。”
我心中满是疑惑,不禁问道:“究竟要去哪呀?”
“带你去看月亮!”
赫连望卿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
我眼睛一亮,猜测道:“难不成你要带我去看卢沟晓月?”
赫连望卿轻轻点了点头,而后又缓缓开口:“不过在望月之前,得先带你去完成之前的一个承诺。”
我思索片刻,试探着问道:“是去邈嗣墓吗?”
赫连望卿轻轻应了一声:“嗯,走,我们先上街买些香火。”
我乖巧的点了点头:“好。”
我与赫连望卿一同回到城中,寻了一家纸马铺子。
店内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气息,我们精心挑选了香烛、纸马等物件,而后便朝着卢沟桥的方向而去。
只因,那令人敬仰的先禹国将军邈嗣,便是葬在那附近的。
待我们站在邈嗣将军的墓前时,山腰的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仿佛在诉说着将军曾经的英勇与沧桑。
墓前的石碑虽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却依旧字迹清晰,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将军曾经的故事。
而邈嗣将军的墓,并不显得破败,也不见丝毫的脏乱,反而透着一种静谧与庄严。
我心中涌起一丝疑惑,轻声问道:“难道还有人时常来缅怀他吗?”
赫连望卿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敬意:“虽时光流转,时过境迁,但这中都城中,仍有曾经受过将军庇护的百姓记得他。
还有一些对将军心怀敬佩的迦叶人,也会时常来此为他扫墓,供奉香火。”
邈嗣将军的一生,都在为禹国征战沙场,他的名字,在禹国是勇气与忠诚的象征,是人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我手捧酒壶,将壶中的酒缓缓洒在墓前,而后点燃了香烛。
赫连望卿在一旁烧着纸马,而我则是对着墓碑,低声倾诉:“邈嗣将军,我是如今禹国的长公主李清婉。
我李氏一族,从未忘记过您的丰功伟绩。
您虽长眠于异乡,但您的英名,早已传回故土。
禹国子民,永远铭记您的民族大义。
清婉此次前来,是想告知将军,那奸佞之徒已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如今的禹国,也在慢慢恢复生机,重现往日的繁荣。
若是有机会,清婉定会将您带回禹国故土,让您魂归故里。
届时,还望您能原谅清婉移冢的不敬之举。”
言罢,我缓缓跪下,向着邈嗣将军的墓碑,深深磕了三个响头。
起身之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清风温柔地拂过我的头顶,仿佛是一双温暖而温柔的手掌,在轻抚着我,给予我无尽的安慰。
赫连望卿轻声问道:“婉儿,你是真的想为邈嗣将军移冢吗?”
我坚定地点了点头,看向赫连望卿:“难道不可以吗?他不该一直沉睡在这异乡的土地上。”
赫连望卿微微一笑,眼中满是宠溺:“交给我吧,我定会让将军魂归故里。”
我感激地说道:“谢谢你,望卿。这里终究不是邈嗣将军的故土,他已经在此沉睡了太久太久,是时候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家乡了。”
其实我心里清楚,若想将邈嗣将军移冢,迦叶国朝中定会有诸多反对的声音。
但那是赫连望卿需要去面对和处理的事情,若他连这样的事都处理不好,那么将来他这个迦叶王,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我轻轻靠在邈嗣将军的墓碑前,仿佛在与将军对话一般,缓缓讲述着我的先祖是如何从汴京历经艰辛逃至盛京,又是如何在盛京建立了如今的禹国。
我轻声说道:“禹国并未覆灭,如今的禹国,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百姓们的日子也逐渐好过起来,再也不会有战乱,不会再有民不聊生的景象。
将军,您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这时,赫连望卿抬头望了望天色,而后对我轻声提醒道:“婉儿姐姐,时候不早了,太阳快要落山了。夜晚山路不安全,我们该离开了。”
我点了点头,恋恋不舍地向邈嗣将军道别,心中默默期望,待下次再见之时,他已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里。
待我与赫连望卿下山之后,夜幕已然降临。
能砚与鸾凌驾着马车,缓缓驶向繁华的卢沟桥。
卢沟桥,原名广利桥。
只是当地百姓早已习惯将卢沟河上的桥称为卢沟桥,久而久之,广利桥这个名字便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卢沟渡口,是南北往来交通的咽喉要地。
迦叶国将燕京设为中都之后,这里更是成为了交通的要塞,繁华无比。
原本卢沟河上曾建有浮桥,可那浮桥时常垮塌,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后来,迦叶王下令在卢沟河上兴建一座石拱桥。
这座桥长约八十丈,宽约两丈有余,桥身由十一孔联拱组成,桥上矗立着两百多根望柱,每一根望柱之上,都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狮子。
有的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威风凛凛,尽显王者之气;有的慵懒惬意,仿佛在享受着岁月的宁静;有的俏皮可爱,充满了灵动之美……
桥建成之后,被赐名为广利桥,取广而得利之意。
可百姓们早已习惯了卢沟桥这个名字,皇廷也便不再强求,随了百姓的意愿。
自桥建成之后,这里的景色由远山、近水、晓月、石桥构成,浑然一体,美妙绝伦,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吟诗赞颂,其中迦叶国翰林学士赵大人所写的:“河分桥柱如瓜蔓,路入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更是将这里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从此,这里便成为了进入中都的一个重要歇脚点,其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汴京的汴河。
赫连望卿温柔地牵着我的手,漫步在石桥之上。
我满心新奇地看着桥上的石狮,仿佛每一只狮子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赫连望卿轻声问道:“婉儿可是喜欢这小狮子?”
我用力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喜爱:“你不觉得它们看上去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就会动起来吗?”
赫连望卿随手轻轻摸了摸一只石狮的头,而后笑道:“走,带你去食肆,给你个惊喜。”
我心中满是疑惑,不禁问道:“去食肆作甚?难道有什么特别的吗?”
他神秘地一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去了就知道了!保证会让你惊喜开心得合不拢嘴。”
虽不知赫连望卿究竟有何打算,但想着去食肆应该也是去品尝美食,于是我便任由他牵着我的手,在桥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着,心中满是期待与喜悦。
到了桥对面之后,赫连望卿拉着我停在了一家食肆的门前。
食肆的门口挂着醒目的招幌,上面写着“晓月狮子”四个大字,透着一股独特的韵味。
“走,婉儿,我们进去。”
赫连望卿说罢,便牵着我走进了食肆。
店小二一眼便瞧出我们二人衣着华贵,定是富贵人家,于是立刻笑脸相迎,热情地说道:“二位贵客,楼上雅间有请。”
赫连望卿微微颔首说道:“给我们寻一可以看河景的雅间。”
店小二立即殷勤地应道:“得嘞,二位客官,小心台阶。”
我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不禁问道:“望卿,你不是第一次来中都吗?为何感觉你对这里如此熟悉,仿佛是常客一般?”
赫连望卿坐下之后,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微笑着道:“是第一次来呀,不过来之前我可是做足了功课,精心做了手札,所以知道的自然就比你多那么一点点啦。”
我白了他一眼,嗔怪道:“怕不是一点点吧,肯定做了不少准备。”
这时,店小二打断了我们二人的对话,恭敬地说道:“不知您二位需要点什么呢?
我家食肆最出名的便是狮子果子与晓月点茶,那可是一绝。”
赫连望卿点点头,对着店小二道:“来五盏晓月点茶,三十个形态各异的狮子果子。”
说罢,他掏出了五十两银子递给店小二,继续说道:“多出来的就算爷赏你的!
记得告知做果子的人,这狮子果子定要做得与桥上的石狮一般无二,越像越好!”
店小二满脸堆笑地应道:“好嘞,这位爷,您就放心吧!小的一定吩咐下去,保证让您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