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婆,快点给我做大鸡腿,我要吃大鸡腿,快点给我做,不然我就让我爸打死人……”。
熊孩子口出狂言,甚至还在一旁用脚和拳头往自己身上招呼。
王春禾将视线从电视屏幕上移开,电视里面正在介绍的那人,她认识。
那是陶树芳,当初她奶奶走之后,村里没有人愿意收养的陶树芳,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孤女。
陶老婆子是在大饥荒后几年去世的,陶树芳那时候已经七八岁,早就已经记事。
村里人根本没人愿意收养这个累赘,王春禾那个时候,也听着家里人讨论起她。
“陶老婆子这一走,留下这个孩子,这孩子可难喽,以后可咋过?才那么小一点的孩子,自己能养活自己不?我看要是没人管她,啥时候饿死在屋里也不知道……”。
王老婆的这话一说出来,家里人立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王老大媳妇疑惑,“那咋可能会被饿死?不是说前头有人愿意收养她?昨天不还来看了,好几个人过来了……”。
王老大媳妇昨天看到好几个人来了,不止她看到了,村里好多人也看到了。
大家那时候都在地里干活,也没有几个人跟着去看热闹。
王老三去看了,找了一个拉屎的借口跟在那些人后面听了一大半,“屁!说的怪好听,他们愿意收养,大队长肯交给他们吗?一个光棍汉,收养个这么大的孩子?这孩子再怎么不济也是烈士遗孤,就算收养也轮不上他。
还有一个人家家里已经生了四个儿子,说是想要往家里领回去一个姑娘养着,还想要养着一个姑娘?我看不是想要领一个姑娘回去养着,是想要去弄个儿媳妇回去养着。反正大队长那是一个都没有同意”。
一大家子都好奇,来了这么几个人,没有一个靠谱的?
王老三撇嘴,“靠谱?有几个靠谱的。不说其他的,就说咱们村里,一开始的时候不都说要抢着收养孩子,都是奔着钱去的。
要不是大队长说那津贴要给她存着,不让其他人动,估计咱们村都要抢着收养,都是奔着钱去的”。
想到那笔钱,王老三也有点意动。
“要是那钱真给的话,其实咱们家里留着她也行。养个几年,给口吃的,等到十几岁给她嫁出去,还能落个好名声……”。
乔翠娥翻他一个大白眼,“你想得美,大队长这关你就过不了……”。
财帛动人心,陶老婆子一死,当初做打算的人不少。
大队长能看不出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打着收养的幌子是假,奔着那笔钱来才是真。
所以从一开始,大队长就把补贴的事情给说死了。
“养着孩子可以,但是这补贴是孩子自己的,这钱放在我手里,孩子以后上学,嫁人都从这里面去支出。
等到孩子成年,这笔钱她自己能做决定了,我再把钱给她。咱们做个见证,立个字据,可不能苛待了烈士的孩子……”。
这几句话一出,那些打着其他想法的人就歇了这个心思。
没有好处的事情,谁愿意去干?
陶树芳的事情就这么僵持了下去。
直到一个月之后,收到大队长来信的陈玉堂赶了过来并带走了陶树芳。
要不是有时候她会回来拜祭亲人,估计王春禾根本就见不到她。
王春禾那时候很羡慕她,因为她一看就知道被照顾地很好。她每次回来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陪着她一起回来。
听说当初那个人把她带走之后,她就被领导家给收养了,成为了大官人家的闺女。
那时的王春禾还不理解,为什么光是看到她,自己就想躲起来,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人家。
人家从头到脚穿的那叫一个漂亮,好看的小裙子,锃光瓦亮的小皮鞋。
村里那些人说,光是她身上那件小裙子就够一家嚼用。
再看看自己灰头土脸的,一身衣服上面正是补丁摞补丁,就这?家里都没有几件自己的衣服。
村里人一个劲地感叹,都在后悔当年的事情。
“哎呦,早知道这孩子这么有出息,当初就应该和她处好关系,你看大队长一家,不就是沾了他们的光,两个儿子都被选中去当了兵……”。
“难怪人家能当大队长,咱们怎么就想不到这些,还得是人家会巴结,不像咱们一辈子就是个老实的命……”。
“这都是命啊,谁让人家命好。听说是被人家领导给收养了,你看人家还开着军车回来的……”。
被大家羡慕命好的人,再次回来的时候,却是跟着那家人下放回来的。
村里人的话风又变了。
“怎么被下放了?不是说是部队领导?”。
“部队领导有什么了不起?你没看咱们牛棚里面关着的那些人,哪个不是这个领导,那个领导的,有啥用?不都还要下放到咱们村。再有本事,又能怎么样,现在还不是比上咱们……”。
“你说树芳这小姑娘,是不是有点邪乎,怎么她一去,人家就被下放了?”。
“你不说我还没觉得,这小姑娘是有点邪乎。她刚生下来,爹妈就没了。又几年,陶老婆子也没了。你看她才跟着人家过了几年好日子,人家这……就被下放到咱们村了……”。
一时之间,灾星的传闻在村里响起。
大家看到她,都离她离得远远的,生怕被她的霉运给粘上。
王春禾心里高兴了,被领导干部收养又怎么样?
还不是这么倒霉!
还连累的人家也这么倒霉。
那一家人过得这么苦,竟然还能笑得出来,王春禾不理解,只觉得他们好像有什么大病。
几年之后,情况又变了。
下放的那些人都被平反了,村里甚至来了小汽车把他们给接走,大家这次说的话又不一样了。
不少人都在后悔,机会放在眼前也没有抓住。
就像隔壁村的那人一样,就因为帮助了下放的人,人家感谢他,把他也带到了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