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医疗中心内,紧张与专注的气氛几乎凝成实质。林栀在药物帮助下再次陷入恢复性睡眠,但她苍白面容上微蹙的眉头,显示出她潜意识仍在处理那庞大的信息冲击。张老师和吴薇寸步不离地守在一旁,密切关注着她的生命体征和那块光芒黯淡、亟待修复的织梦者碎片。
分析室内,技术团队正争分夺秒地处理林栀意识连接时记录下的海量杂乱数据流。那不仅仅是信息,更夹杂着强烈的精神印记和能量特征,解析难度极大。
“过滤掉背景噪音……聚焦与‘损伤’、‘结构’、‘能量流’相关的概念簇!”首席数据分析师声音沙哑,眼中布满血丝,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快舞动。
屏幕上,无意义的能量乱流被层层剥离,几个关键的、不断重复强化的“意念编码片段”被逐渐凸显、放大。
“……核心约束场……振荡频率异常……临界阈值……逼近……”
“……第七能量导管……断裂点坐标……(一组三维空间坐标)……”
“……灵智回路烧毁区域……映射至……核心矩阵东北象限……”
“……外部装甲损伤……模式分析……高能粒子束聚焦攻击……来源方向……推测:轨道打击……”
“……‘创世库’密封完整……但外部稳定锚点……(数据残缺)……能量泄漏速率……计算中……”
每一条信息的破译,都让分析室内的气氛凝重一分。
这些信息拼凑出的画面,比林栀直观感受到的更加触目惊心。方舟不仅重伤,其内部系统正处于极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就像一个布满裂纹、内部压力不断积聚的高压釜,任何不当的外部能量刺激,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崩溃!
“立刻将损伤坐标映射到方舟结构模型上!”秦屿的声音冷峻如铁。
三维立体投影迅速构建。当那些断裂点、烧毁区域、能量泄漏点被精确标注在庞大的星舰结构图上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损伤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集中在几个关键的能量节点和支撑结构上,这绝非意外坠毁所能造成,分明是经过精密计算的针对性打击!
“轨道打击……”一位军事策略顾问脸色发白,“这需要何等恐怖的技术和力量……”
“修复优先级列表生成!”技术员汇报,“首要稳定核心约束场,否则任何其他修复都无意义!但稳定它需要巨额能量,必须先行修复第七能量导管,否则能量无法输送到位……”
一个环环相扣、极其严苛的“抢救手术”流程被快速制定出来。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顺序不容有错,且需要难以想象的精准能量操控。
“我们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根本无法完成如此精密的‘手术’。”首席工程师声音干涩,“这远超我们的能力范围。”
“我们不行,”秦屿的目光投向医疗中心方向,落在林栀和她手中的碎片上,“但它可以。也只有它可以。”
织梦者碎片,不仅是钥匙,不仅是诊断仪,更是唯一可能执行这台手术的“超精密能量手术刀”。
修复碎片,迫在眉睫。
然而,就在基地全力聚焦于解读信息和制定方案时,阴影并未沉睡。
最高级别隔离单元内。
dr.陈依旧低垂着头,静坐在拘束椅中,仿佛一座没有生命的雕像。监控屏幕上所有生理参数稳定得令人窒息。
但外间经验最丰富的看守员,却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空气似乎变得更加粘稠,一种难以言喻的、冰冷的“注视感”挥之不去,让他后颈的寒毛都竖了起来。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姿势,目光扫过所有监控探头,一切正常。他归咎于自己的神经质和长期高度紧张带来的压力。
他并不知道,一种极其隐晦的侵蚀,早已开始。
“影”并未试图冲击物理拘束或能量屏蔽。它采取了更狡猾、更恶毒的策略。它那无形无质的存在,正如同最细微的病毒,通过被它扭曲和放大的、dr.陈自身产生的负面情绪波动作为载体,极其缓慢地渗透着隔离单元的精神屏蔽屏障。
这种渗透并非能量攻击,更像是一种精神污染的扩散。它悄无声息地影响着轮值看守人员的潜意识,放大他们的疲惫、烦躁、紧张和对未知的恐惧。
几天下来,这种影响开始显现细微的后果:交接班时的口角增多,工作报告中出现非典型的疏忽,一些关于隔离单元内听到诡异低语(尽管录音证据全无)的流言开始在小范围内悄悄传播……
变化微乎其微,简直可以将其归咎于工作压力。然而,一张由负面情绪编织而成的、无形的心灵蛛网,正以蜗牛般的速度缓缓织就,企图从内部寻觅那最细微的裂痕。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当基地分析室全力以赴地破译方舟损伤信息、能量波动因频繁运算而稍显活跃时,隔离单元内的“影”似乎总能产生一丝难以察觉的同步律动。仿佛……它拥有能够穿透层层屏蔽的敏锐嗅觉,隐约“嗅”到外界关注的焦点。一种被窥视、被觊觎的阴冷感,如瘟疫般悄然无声地在基地的核心区域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外界,守护者网络的集结并未停止,反而加快了步伐。
根据林栀带回的霍华德手稿中关于地脉节点与守护者血脉潜在联系的猜想,张老师和吴薇调整了搜寻策略。他们不再盲目寻找传说中的“强者”,而是借助星石的微弱共鸣,优先寻找那些世代居住于特定地脉节点附近、且家族中常有特殊感知或传承记载的潜在人员。
效果出奇的好。
在江南古镇的一隅,有一位深居简出、世代经营茶肆的老妇人,宛如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当她的指尖轻轻触碰那星石复制品(用于安全验证)时,屋内传承数百年的古琴竟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无人自鸣,发出清越悠远之音,如潺潺流水,似悠悠笛鸣。
在西北戈壁的边缘,有一位年轻的研究员,他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地质学的领域中熠熠生辉。他的家族竟拥有着古老的星官传承,仿佛是上天赐予的神秘礼物。他能够凭借着敏锐的直觉,感知到地下深处那极其微弱的能量异常,就像一位能洞悉大地奥秘的探险家。
在社区的一角,有一位看似普通的剪纸艺人,她的剪纸图案犹如一幅神秘的画卷,暗合着某种古老的守护结界。这些剪纸仿佛拥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在极小的范围内,如春风拂面般微弱地安抚着能量的波动。
这些新发现的守护者,或许他们个体的力量远不如张老师或小月亮那般引人注目,但他们却如漫天繁星,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与特定地脉节点的联系更是根深蒂固。他们就像一张巨大而神秘的网络中,那些此前未曾被发现的、无数细微的节点,虽不起眼,却至关重要。
张老师激动地将这一发现称为“草根守护者”或“地脉亲和者”。他们的力量或许微弱,但汇聚起来,却能形成一张覆盖更广、扎根更深的大地守护网络。
“晚晴的猜想是对的!”张老师热泪盈眶,“守护者并非少数强者的专利,它更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与地脉共生的血脉中的潜在特质!就像种子,需要唤醒!”
新的、更庞大的守护者名单被迅速整理出来。更谨慎、更隐秘的联系工作全面展开。
希望,如同深埋地下的种子,正在黑暗中悄然萌发,准备破土而出。
基地内,是阴影低语与时间赛跑的紧张抢救。
基地外,是星火燎原与大地共鸣的悄然集结。
修复碎片的资源被提升至最高优先级,来自各方的古老知识和技术被汇集,试图找到加速其自我修复的方法。
守护者网络的扩大,则为未来可能需要的、更庞大的共鸣能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林栀在梦中无意识地握紧了拳,仿佛握住了无形的希望与责任。
碎片在她枕边,微弱地脉动着,吸收着特意为它调制的能量雾剂,裂纹边缘泛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活性光泽。
手术刀正在打磨,手术方案正在完善。
而病人,在深渊中沉默地等待着。
阴影,在角落里无声地窥伺着。
决战的前奏,已然在寂静中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