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三天时间就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在这三日里,孟舒瑶隐隐感觉李莲花的行为举止有些怪怪的。
以往,李莲花与她相处时,虽态度温和,但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生疏,仿佛两人之间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纱。
然而最近,李莲花对她明显更加亲密了,不仅关心她的日常起居,言语间也多了几分亲昵与关怀,眼神交汇时更是充满了别样的温柔。
孟舒瑶满心疑惑,绞尽脑汁地思索其中缘由。
想来想去,她觉得或许是这段时间两人朝夕相处,一同经历了许多事情,彼此之间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升温了吧。
这样一想,她心里不禁泛起一丝甜蜜,也就不再过多纠结此事。
这一日,孟舒瑶和李莲花来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小镇。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市井画卷。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个茶馆旁。
茶馆里坐满了人,热闹非凡,原来是一位说书先生正在台上讲书。
孟舒瑶好奇心顿起,拉着李莲花走进茶馆,找了个空位坐下,准备听听书。
只听说书先生手持折扇,绘声绘色地讲道:“各位看官,今儿个我来跟大家好好讲讲那大名鼎鼎的万人册。”
“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就在三天前,万人册紧急印发了一次,上头可是有不少惊人的消息。”
“你们知道吗?那曾经名震江湖的李相夷原来根本就没死!而且啊,他和乔吕霞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分开了。”
此言一出,茶馆里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孟舒瑶也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李莲花。
只见李莲花神色平静,嘴角却微微上扬,似乎对这一切早有预料。
说书先生见状,满意地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这万人册上啊,还附带了乔女侠当年写的信件。”
“信里清清楚楚地让大家不要再传那些不实的谣言,不要去打扰李相夷,人家现在可是要专心追求心上人呢!”
这时,一个年轻的听书人忍不住大声说道:“那个姓乔的,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利用人家李相夷的名声啊!”
“怪不得整天和那个姓肖的,形影不离,卿卿我我,原来早就分手了。”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对乔吕霞的行为表示不满。
“大家安静一点,先别忙着议论,还有一点更爆炸的消息呢!”说书先生故意卖了个关子,拿起桌上的茶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
台下的听众们都被吊足了胃口,迫不及待地催促道:“先生快讲,快讲啊!”
说书先生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一字一顿地说道:“李相夷在万人册上公开表示,当年那场震惊江湖的东海之战,他中了碧茶之毒。”
“而且,那58位义士到底是为什么死的,他要向百川院的人问个清楚!”
“啊?这样子说来,难道那58位义士的死,和百川院有关?”一个老者皱着眉头,满脸忧虑地说道。
“难道真是百川院的人做的?这也太可怕了!”另一个年轻人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茶馆内众人的情绪彻底被点燃,嗡嗡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好似一群受惊的蜂群。
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汉子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涨红着脸大声吼道:“要是真如先生所说,百川院此举简直是丧心病狂!”
“那58位义士为了江湖大义赴汤蹈火,没想到背后竟可能是这般黑暗的真相,百川院怎能对得起他们的英魂!”
他的双眼圆睁,眼中满是愤慨,紧握的拳头因用力而指节泛白。
旁边一位头戴方巾的书生模样的人,轻轻摇着扇子,若有所思地说道:“依我看呐,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李相夷既然敢在万人册上公然提出质疑,想必是掌握了一定的证据。”
“只是百川院在江湖中势力庞大,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背后的利益纠葛怕是错综复杂得很呐。”
他微微皱眉,扇面上的字画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捋着胡须,长叹一声道:“想当年,李相夷何等风采,以一人之力搅动江湖风云。”
“如今归来,又掀起这般风浪。只是苦了那些无辜丧命的义士,倘若真是百川院所为,这江湖恐怕又要陷入一场腥风血雨咯。”
老者的眼神中透着无尽的沧桑与忧虑,仿佛预见了江湖即将到来的动荡。
几个年轻气盛的侠客互相对视一眼,其中一个手持长剑的少年激动地说道:“不管怎样,若是百川院真的做了这等伤天害理之事,咱们决不能坐视不管!”
“大不了拼上这条性命,也要为那些义士讨个公道!”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引得周围一些年轻人纷纷叫好,士气高涨。
然而,也有一些人持不同看法。
一个身穿黑袍的神秘人一直静静地坐在角落,此时缓缓开口道:“诸位莫要冲动,仅凭这一面之词就认定百川院有罪,未免太过草率。”
“说不定这其中另有隐情,李相夷此举也有可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为之。”
“在真相未明之前,还是谨慎行事为好。”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犹如从地底传来,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茶馆瞬间安静了几分,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这个神秘人。
有人对他的话表示赞同,微微点头;有人则不屑地撇嘴,认为他胆小怕事。
就在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尖细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哼,管他什么百川院、李相夷,这江湖本就是弱肉强食之地。”
“谁拳头硬,谁说了算!咱们这些小老百姓,还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少掺和这些是非为妙。”
说话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男人,他缩着脖子,眼神中透着一丝怯懦与无奈。
这时,说书先生用力敲了敲醒木,大声说道:“各位看官,这江湖之事向来是恩怨情仇交织,真相往往隐藏在重重迷雾之中。”
“至于这万人册引发的风波究竟会如何发展,李相夷能否揭开当年的真相,百川院又将如何应对,且听下回分解!”
尽管说书先生试图结束这场讨论,但茶馆里的众人依旧沉浸在刚才的话题中,久久无法释怀。
孟舒瑶坐在座位上,听着周围人的种种言论,心中五味杂陈。
她偷偷瞥了一眼身旁的李莲花,只见他面色平静,眼神却深邃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