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里的红烧肉就是那个熟悉的香气,暖到了心窝,宁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不停的滴落。
母亲拿着手里的帕子,轻轻给宁媛擦泪。
“孩子,没事,以后啊,你也给我们做饭吃,别难过了,我们这不是在你旁边嘛!”
“嗯,我以后也给爹和娘做好吃的!”宁媛用手臂的袖子用力抹去了眼泪,拿起筷子决心好好吃饭。
“以后啊,我会给媛媛说一门好亲事,让咱们媛媛找个好人家成家!”
宁媛的父亲说完后,从桌上的老母鸡汤里捞出了一个鸡腿,放到宁媛的碗里,自己又捞了一只出来开始啃鸡腿。
“我可舍不得闺女,媛媛先在家里住一阵,嫁人的事后面再说!”
母亲拿起放下的筷子,白了一眼宁媛父亲。
“对对,媛媛先吃饭!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父亲迎合着母亲的话头。
一家三口吃饭的场景温馨无比,美的像一幅画。
平凡人家的日常,是宁媛曾经千回百转想象过的场景,她曾经默默在心中许愿,哪怕让她和父母仅仅是吃一顿饭,她也此生无憾了,她愿意为期待、渴望的这个场景付出所有。
忘记有多少次,宁媛在为数不多的记忆中,寻找双亲的信息,可是寥寥无几的片段,还是模糊不清的模样。
她埋怨过那时自己太小,对父母、对自己的亲人没有任何记忆,却也从来没有怨恨过父母抛弃自己。
她想象过自己有父母的样子,甚至尝试过用几个布偶娃娃来假扮自己的父母。可她毕竟没有真的被父母养育过,所以假的毕竟是假的,骗不了自己。
有时候,她实在想念的要紧,便利用法术摆布着那些布偶娃娃,可是演着演着自己也就腻了,心理落差更大了。
宁媛气不过这些假人太假了,便一把火把它们都烧了。一个人独自坐在台阶上,望着天上的明晃晃的月,心里还是在想着如果到这个时候,父母应该要睡下了吧。
这也让宁媛坚信,在自己的心里父母是没法被替代的。
一家三口吃完饭,父亲去厨房收拾碗筷。
宁媛的母亲站起来从屋里拿出来了一个精巧的梨花木盒,她小心翼翼打开。
“媛媛,这是妈妈的陪嫁,龙凤镯,你带上一个试试!”
宁媛的母亲从盒子里拿出了一个凤凰花样的金镯子,帮宁媛戴在了手上。
“娘,这镯子真好看。”宁媛举起左手欣赏着金镯子。
“好看就好!以后等你嫁人了,送给你当陪嫁!”
“谢谢娘!”
宁媛把镯子从手上摘下来,小心放在梨花木的盒子里,指间抚摸着盒子,这小巧的盒子制作精良、纹理清晰、质地坚硬,凤眼纹呈现出紫赤色的微光。
宁媛的母亲从脖子上解下来了一块祖母绿,给宁媛戴上。
“这是我娘,你的祖母祖传下来的翡翠无事牌,当时你还太小,我还没来得及给你,现在传给你了。”
母亲抚摸着这块祖母绿,宁媛低头细细看起来。
这块翡翠是长方形呈碧绿色,表面平整光滑,这里的“平”寓意着“平平安安”,有人把这种没有花纹的长方形玉坠叫做“无事牌”。
“真好看!”
宁媛笑着看母亲。
“是啊!当时我还是家里的小姐,家里并不像现在这样清贫。”
宁母握着宁媛的手心中万千感慨。
“娘?那为什么... ...”
男人哼了一声,清了清嗓子。
宁媛父亲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拿起桌角那摞书最上边的一本,打开看起来。
“好啦,天也不早了,我给你收拾出里屋,咱们该进里屋休息了。”
宁母松开宁媛的手起身走向里屋。
宁媛把眼神落在了看书的父亲身上,心里一阵嘀咕。
母亲的家道中落,难道是因为父亲?这其中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能告诉我吗?为什么父亲要打断母亲和我的谈话?他的内心在害怕什么吗?
再次环看家中的环境,确实和母亲的梨花盒子不相匹配,如果母亲没有说假话,那问题应该是出在了父亲的身上。
宁媛虽在道观里成长,涉世未深,但在知云的教导下,也对世态有自己的判断力,以她现在的年岁,虽然不能够理解复杂的世情,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她有能力进行一个初步推断。
窗外晴空万里的天,突然乌云密布,云层里雷声阵阵。
“嗯?要下雨了吗?”
宁父也察觉到了屋外的情况,放下手里的书,起身去关门窗,点起屋内的蜡烛。
云层是逐渐增加的态势,这种情形下,即将来的是大暴雨,不会是小雨,这茅草屋能坚持得住吗?
宁媛观察着窗外的云层,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