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破晓之前
最后的话语,如同最后一记重锤,将那块名为“技术救国”的顽石彻底击碎,也同时为邓枫清出了一片广阔而坚实的思想地基。他没有再追问,也没有再激昂陈词,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中翻涌的惊涛骇浪渐渐平息,沉淀为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坚硬的清明。
邓枫缓缓抬起头,目光不再迷茫,也不再是之前那种基于天赋的锐利,而是一种洞穿了表层迷雾后,看到本质的沉静。千言万语在喉头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句低沉却无比清晰的话:
“我……明白了。技术是利刃,但握刀的手,和驱使这双手的意志,才是根本。”
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知道,思想的犁铧已经深耕至此,剩下的,需要时间和实践去孕育和验证。他微微颔首,没有再多言,只是提起已然微凉的茶壶,将最后两杯温茶斟满,递了一杯给邓枫。
两人相对无言,默默饮尽杯中残茶。所有的激荡、所有的颠覆、所有的指引,都已在这寂静的珠江之夜完成。茶水的苦涩与微甘交融,恰如这一刻邓枫心中的滋味——旧信念破碎的痛楚与新时代召唤的振奋交织难分。
“时候不早,你该回去了。”放下茶杯,声音恢复了往常的温和,“路上小心。”
邓枫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襟,向着他深深鞠了一躬。这一躬,并非下属对上级的礼节,而是求道者对引路人的由衷敬意。他没有再说“感谢”之类的话,因为任何言辞在此刻都显得苍白。
他转身,弯腰钻出低矮的乌篷。
舱外,雨已彻底停歇。湿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江水特有的腥甜气息,却让他感觉前所未有的清醒。东方天际,浓墨般的云层背后,已透出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灰白。长夜将尽,破晓在即。
他独自一人走在空旷无人的江畔,脚下的青石板被雨水冲刷得干净清亮,发出清晰的回响。脑海中,描绘的那幅由独立主权、重工业脊梁、交通血脉与教育基石构成的宏伟蓝图,正与眼前这片沉睡中的、饱经苦难的国土缓缓重叠。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渴望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军事天才,他的肩上,仿佛压下了一份更为沉重的担子——如何去参与创造那个能让所有技术、所有理想得以实现的“新中国”。
他忍不住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那艘承载了一场思想风暴的乌篷船,依旧静静地泊在迷离的晨雾与江波之中,像一个已然闭合的秘密,又像一个刚刚开启的传奇的序章。它模糊的影子,正一点点融入背后广州城庞大而朦胧的轮廓里。
邓枫转回身,不再回头,迈步向着军校的方向走去。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踏碎了地上残留的水洼,也踏碎了内心最后的犹豫与彷徨。
天光,正在他前方的道路上,一丝一丝地,艰难而顽强地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