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七国之乱中,有位军事天才把苟住就能赢的战术玩出了花。别的将军打仗靠冲锋陷阵,他倒好,天天在军营里躺着喝茶,愣是把叛军熬到怀疑人生。这位堪称古代版躺赢大师的人物,就是周亚夫。汉文帝临死前还拉着儿子的手念叨:儿啊,以后要是出大事,赶紧找周亚夫,这人能处!没想到老爷子一语成谶,真让他押中了宝。
七国联军举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大旗杀来那会儿,汉景帝正抱着脑袋发愁:完犊子,这可咋整?突然灵光一闪,想起老爹的临终遗言,一拍大腿:就决定是你了!周亚夫!当即封他为太尉,带着三十六路将军去收拾叛军。接到任命的周亚夫嘴角微微上扬,心里早有了一套。
当时叛军里最生猛的就属吴楚联军,尤其是楚军,那战斗力堪称西汉战狼部队。周亚夫摸着下巴琢磨:硬刚肯定吃亏,得想个骚操作。结果他想出的第一招就让人大跌眼镜——直接放弃梁国!要知道梁国可是叛军西进的必经之路,梁孝王还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消息传到梁国,梁孝王差点把桌子掀了:周亚夫你个老六!这是把我当炮灰啊!
周亚夫才不管这些,带着大军跑到昌邑就扎下营寨,开启了躺平模式。白天躺在帐篷里晒太阳,晚上点着油灯数星星,任凭梁孝王的求救信像雪花一样飞来,他眼皮都不抬一下。手下将领急得直跺脚:大帅!再不去救梁国,陛下怪罪下来可怎么办?周亚夫翘着二郎腿慢悠悠道:慌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要说这位周大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原来他早就盯上了叛军的命门——粮草。古代打仗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周亚夫决定来一招釜底抽薪。他暗中派出一支轻骑兵,像幽灵一样摸到淮泗口,对着叛军的运粮队就是一顿狂揍。这下可好,吴楚联军的粮仓直接被端了,士兵们啃了几天野菜,饿得连刀都拿不稳。
叛军这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吴王刘濞咬咬牙:拼了!去端了周亚夫的老巢!结果士兵们饿得眼冒金星,刚冲到周亚夫营寨前就瘫倒一片。周亚夫这才不慌不忙下令反击,叛军哪还有还手之力,被打得哭爹喊娘。吴王刘濞见势不妙,连夜带着几个亲信撒丫子就跑,楚王刘戊更惨,直接抹脖子自杀了。
这边吴楚联军刚被收拾完,另一边栾布、郦寄等人也没闲着。栾布带着部队在齐地一顿猛操作,把造反的王爷们打得找不着北;郦寄则带着大军把赵国围得水泄不通,最后顺利破城。这场来势汹汹的七国之乱,愣是被周亚夫带着大伙用三个月就给收拾干净了。
更绝的是,直到打完仗,梁孝王还在生周亚夫的气。不过事实证明,周亚夫这招放弃梁国虽然缺德,但确实管用。后来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故意不给他筷子,就是想试探他的脾气。结果周亚夫当场就炸毛:没筷子让我咋吃?可见这位爷打仗是把好手,情商却着实不咋高。
司马光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点评:亚夫之用兵,持重如山,制敌以计。虽弃梁不救,然终收全功。他认为周亚夫深谙兵法精髓,懂得避其锋芒、攻其要害。这种不拘泥于常规的战术,看似冒险实则高明。但司马光也指出,周亚夫性格过于刚直,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警示后人:能力再强,也要懂得处世之道。
作者说
看完周亚夫的平叛操作,不得不说这位大帅简直是反向操作的鼻祖。别人都在前线拼杀,他却在后方;别人都把盟友当宝贝,他却拿梁国当诱饵。但正是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打法,反而让叛军乱了阵脚。不过话说回来,周亚夫这招虽然赢了战争,却也得罪了梁孝王,最后还因为脾气太倔把自己作死了。历史告诉我们:职场上光有实力还不够,情商同样重要。要是周亚夫能圆滑点,说不定能落个善终。但历史没有如果,他用传奇的一生为我们演绎了一场精彩的大戏,至今读来仍让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