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冻冰川一役的余波逐渐平息,神庭这艘巨舰按照范尘定下的方略,由高速扩张转向了内敛深耕。对外,边境线趋于稳定,与周边势力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对内,一场更为细致、更为深刻的变革,正以仪陇城为核心,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向着周边的村镇蔓延。
范尘深知,真正的统治根基在于基层。仅仅控制县城和少数重镇是远远不够的,那些散布在山野河泽之间的村落、集镇,才是人口与信仰的基础,也是秩序链条上最脆弱却又最关键的一环。圣教的阴影无处不在,若不能将这些基层之地牢牢掌握,神庭的秩序便是无根之萍。
星火计划,教化先行
这一日,范尘召见了劝善神使静心师太与启明神官慧明。
“神庭疆域已定,然根基尚浅。尤其周边村镇,多为山野之民,或信奉祖灵,或受旧俗桎梏,对神庭理念知之甚少,易为邪魔所乘。”范尘开门见山,“本君欲推行‘星火计划’,将神庭之光,播撒至每一处村落。静心,慧明,此事由你二人总领。”
“星火计划”的核心,并非武力征服,而是“教化”与“惠泽”双管齐下。
首先,设立“乡学祠”。 在每一个达到一定规模的村落,由神庭出资出人,建立简朴却功能齐全的“乡学祠”。祠内不仅供奉简化版的神君牌位(强调秩序与庇护,而非个人崇拜),更重要的功能是作为蒙学堂、医馆、律法宣讲所乃至小型物资交换点。派遣经过育德殿严格培训的“劝善使”与“蒙师”常驻,教授孩童识字明理,宣讲《神庭宪章》与《万物初辨录》中的浅显道理,为村民提供基础的医疗与法律咨询服务。
其次,推行“三惠政策”。
· 惠农: 百工殿培育的高产“星纹米”稻种、改良农具,优先向归附村落发放;精通地脉生机之术的神官或修士,定期巡视,帮助梳理地气,改善农田。
· 惠工: 组织村民学习简单的符文编织、草药辨识、器物修缮等手艺,并由百工殿统一收购其产出,纳入神庭物资体系,增加村民收入。
· 惠安: 由巡界司与当地城隍庙(若有)协调,组建村勇队,配备最低等级的制式符器,负责巡逻警戒,清剿小型妖兽匪患,并直接与上级神庭机构保持联系,遇险可快速求援。
再者,完善“轮回接引”。 随着乡学祠的建立,轮回司的力量也开始向下延伸。在每个乡学祠设立简易的“安魂法坛”,由驻守的劝善使兼任“引魂人”,负责引导村中正常死亡的亡魂前往最近的城隍庙或直接通过法坛接引至轮回司,避免其沦为孤魂野鬼或被邪法利用。同时,宣扬善恶有报、轮回有序的观念,进一步巩固秩序根基。
计划一出,静心师太与慧明立刻行动起来。育德殿加快了劝善使与蒙师的培养,百工殿则开足马力生产用于建设乡学祠的标准化构件与惠民物资。功勋殿也发布了大量相关任务,鼓励神庭修士、乃至有能力的凡人参与到这项浩大的基层建设中来。
阻力与化解,暗流与曙光
“星火计划”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
在仪陇城西三百里外的“溪源村”,计划就遭遇了阻力。该村世代供奉一条所谓的“河神”,每年需以童男童女祭祀,由村中巫师把持,愚弄乡民。神庭劝善使与一支小型工程队抵达后,宣讲秩序,欲建乡学祠,却遭到了村民的集体抵制,甚至被巫师煽动围攻。
消息传回,铁冠道人当即请命,欲率战神卫踏平该村,擒拿妖巫。
范尘却摇了摇头:“武力可平一时之乱,难收长久之心。此事,当以教化破愚昧,以实利争民心。”
他派出了以善于沟通、精通幻术与药理的神官“苏芷”(原千蛊沼投诚修士,已通过考核晋升八品)为首的小队,携带大量粮食、药品与精美的日用符器,再赴溪源村。
苏芷并未强行闯入,而是在村外扎营,免费为生病的村民诊治,展示精妙的幻术演绎神庭故事,并以粮食和符器与村民交换山货。她更设计揭穿了“河神”不过是那巫师操纵的一头低阶水妖,并当着村民的面,由随行的战神卫修士轻松将水妖斩杀。
真相大白,实利在前,村民的态度迅速转变。那巫师见大势已去,欲以邪术顽抗,被苏芷以蛊术反制,擒拿归案。乡学祠得以顺利建立,苏芷暂留此地担任首任祠主,溪源村自此归心。
类似的情况在各地皆有发生,有的是被旧有势力阻挠,有的是村民因闭塞而排外。但在神庭软硬兼施、耐心细致的“星火”之下,一点点的愚昧与阻碍被逐渐融化。一个个乡学祠如同星星之火,在仪陇县周边的荒野中点亮,并与仪陇城、黑石城、岩铸城等节点通过新建的“驰道”(由百工殿以土系法术辅助修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张越来越密集的秩序网络。
圣教渗透,无声交锋
神庭在基层的稳步扩张,自然引起了圣教的注意。他们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建造生机熔炉,便转而采取了更隐蔽的渗透方式。
在南部新附的“林榕镇”,就发现了一种诡异的“枯萎病”。并非瘟疫,而是镇中居民,尤其是老人与孩童,会无缘无故地精神萎靡,生命力缓慢流逝,仿佛被什么东西悄无声息地汲取着生命。镇中乡学祠的劝善使查无所获,上报之后,慧明亲自派出了侦查小队。
小队由精通生命感知的涟心弟子带队,配合巡界司的追踪高手。他们最终在镇外一座废弃的山神庙地下,发现了一个小型的、由扭曲根系构成的“汲能法阵”。法阵极其隐蔽,与地脉混杂,缓慢地抽取着镇上生灵的微量生机,并通过地下暗河,流向未知的远方。
这显然是圣教的手笔,规模虽小,但极其恶毒,难以察觉。若非神庭已将影响力延伸至此,建立了乡学祠监测体系,恐怕直到镇子衰败都难以发现。
侦查小队摧毁了法阵,但未能追踪到最终接收者。此事给神庭敲响了警钟,圣教的威胁已从明面的战争,转向了暗处的生态破坏与根基腐蚀。
范尘下令,加强各乡学祠对辖区内生灵健康状况与环境能量的监测,并将“侦测隐匿邪阵”列为功勋殿的长期任务。同时,加速“生生不息阵”在重要村镇的布设,以精纯的生机力场,对抗这种潜移默化的侵蚀。
根基渐厚,气运自生
春去秋来,在“星火计划”持续推行数年后,效果开始显现。
神庭实际控制的人口因基层的归附而稳步增长,渐渐逼近两百万大关。更重要的是,统治根基变得前所未有的扎实。来自万千村落的、精纯而稳定的信仰愿力,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江河,使得神庭的气运愈发浩大磅礴,仪陇城上空的华盖几乎化为实质,金光万丈中带着勃勃生机。
范尘能清晰地感觉到,自身与这片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调动地脉、运转领域都顺畅了许多。那轮回秩序领域雏形,在疆域气运与万民愿力的滋养下,也似乎凝实了一丝。每日通过轮回司获得的功德,更是水涨船高。
这一日,他巡视至一个名为“桑梓里”的新附村落。只见村口乡学祠书声琅琅,田间星纹稻谷长势喜人,村民脸上带着安宁与希望,见到他降临,纷纷自发跪拜,眼神中充满了纯粹的感激与敬畏。
看着这祥和的一幕,范尘心中欣慰。这才是他想要建立的秩序,非以力压人,而以教化惠民,以秩序安民。
“星火已燃,终成燎原之势。”他望向更远方那些尚未被秩序之光覆盖的地带,心中充满了信心。
然而,他也知道,圣教绝不会坐视神庭如此安稳地发展壮大。表面的平静之下,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根据慧明最新的情报,在更遥远的西漠与南荒,圣教的活动迹象再次变得频繁起来,似乎在进行着某种新的、未知的谋划。
“传令各部,星火计划不可松懈,同时加强边境戒备,尤其是西、南两个方向。”
“通知青岚剑宗,共享情报,警惕圣教新动向。”
“本君感觉,距离那‘玄黄血月’之期,怕是越来越近了……”
范尘收回目光,眼神重新变得锐利。休养生息的时间是宝贵的,必须利用这难得的窗口期,让神庭变得更加强大,以应对那必将到来的、决定玄黄界命运的最终之战。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