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驻马店总带着股黏腻的热,清晨的露水刚被朝阳晒透,田垄间的蝉鸣就聒噪起来。老张天不亮就起了床,揣着个馒头往番茄田走——自从上次念衍说过“显蕾后要多留意病虫害”,他每天都要绕着自家三亩番茄田转两圈,生怕哪片叶子出了岔子。
可今天刚走到田埂头,老张的脚步就顿住了。他蹲下身,手指捏起一片番茄叶的背面,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那深绿的叶背上,爬着十几只米粒大的蚜虫,正密密麻麻地啃食着叶肉,叶片边缘已经泛起了淡淡的黄晕。“坏了!”老张心里一慌,手里的馒头都掉在了地上,转身就往村头的合作社跑,沿途还不忘喊着:“念衍小同志!念衍小同志!俺家番茄长蚜虫了!”
此时念衍正在合作社的院子里整理苗情数据,听见老张的喊声,立刻抓起桌上的工具箱就往外跑。刚出门就撞见了提着竹篮去摘菜的筱棠,筱棠见老张脸色发白,也跟着急了:“张叔别急,我们先去田里看看,蚜虫不一定是大问题。”说着便让念衍开车,三人很快赶到了老张的番茄田。
念衍蹲下身,从工具箱里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着蚜虫的种类和数量,又翻了几片附近的叶子,眉头渐渐舒展:“张叔,您别慌,这是棉蚜,数量不算多,而且只有东边这两垄有,没扩散到其他地块。”他抬头看向赶来的农技员小李,“小李,把咱们带来的‘空间植物源杀虫剂’拿出来,再准备个喷雾器。”
小李立刻从车上搬下一个白色的塑料桶,桶身贴着“生态无害”的标签——这是科研中心用空间里的薄荷、艾草提炼的天然药剂,既能杀虫,又不会污染土壤,还能在叶片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后续病虫害。筱棠则拿出手机,对着蚜虫和叶片拍了几张照片,发给了省城的科研中心:“我跟王教授说一声,让他确认下药剂的用量,确保万无一失。”
老张站在一旁,看着小李稀释药剂,心里还是没底:“念衍啊,这天然的药真能管用?俺以前种番茄,长了蚜虫都得用农药,不然几天就把叶子啃光了,到时候连果都结不了。”
“张叔,您放心,这药剂在实验室试过好几次了。”念衍一边帮小李组装喷雾器,一边解释,“空间里的薄荷和艾草,比普通的药效强三成,而且对人对土都没伤害,喷完三天就能降解,等番茄成熟了,一点残留都没有。”他说着,接过小李递来的喷雾器,对准有蚜虫的叶片,细密的雾滴均匀地落在叶背上,“您看,要重点喷叶背和叶腋,蚜虫都躲在这些地方,正面喷多了没用。”
陆衍此时也从合作社赶了过来,他没直接去看蚜虫,而是绕着番茄田走了一圈,又用测土仪测了东边两垄的土壤湿度:“这两垄靠近排水沟,土壤湿度比其他地方高,加上最近没怎么通风,才容易招蚜虫。”他对念衍说,“喷完药剂后,让农户把田埂间的杂草除了,再在番茄架之间拉几根绳子,通通风,能减少蚜虫复发的可能。”
正说着,筱棠的手机响了,是科研中心王教授打来的:“筱棠同志,照片我看了,就是普通棉蚜,按1:50的比例稀释药剂,连喷两天就能除干净,后续隔一周再喷一次预防,不会影响坐果。”筱棠挂了电话,把王教授的话转告给老张,老张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弯腰捡起地上的馒头,拍了拍上面的土:“俺就说跟着你们准没错,这要是俺自己瞎用农药,说不定还伤了苗。”
没一会儿,村里其他几户试点农户也闻讯赶了过来,老李手里还拎着个小竹筐,里面装着刚摘的黄瓜:“张叔,蚜虫除了没?俺们也来学学怎么用药,回去好给自家苗防着点。”
念衍干脆把喷雾器交给小李,让他现场演示怎么稀释药剂、怎么精准喷洒,自己则拿着笔记本,给农户们讲解:“大家记住,不管是蚜虫还是其他虫子,发现了先别慌,第一时间联系合作社,咱们有生态药剂,不用靠化学农药。而且咱们的空间番茄苗本身抗病性就强,只要平时多留意叶片和花苞的状态,及时通风、合理浇水,病虫害很少会大规模爆发。”
陆衍走到老李身边,看着他田垄里已经坐果的番茄——那青色的小番茄像颗颗翡翠,挂在枝头,比普通番茄的果型更圆润。“你家的苗坐果率不错,”陆衍笑着说,“后续要注意疏果,每根枝条留3-4个果就行,太多了养分不够,果子长不大。”老李赶紧掏出手机,把陆衍的话记在备忘录里:“俺记着了,俺家那口子还说要多留几个果,回头俺跟她说,听陆老的准没错。”
夕阳西下时,老张的番茄田已经喷完了药剂,念衍又蹲下身检查了一遍,叶背上的蚜虫大多已经不动了,只有零星几只还在挣扎。“明天再喷一次,就能彻底除干净了。”他对老张说,“我已经跟收购商那边沟通过了,下周他们会来驻马店考察,到时候直接跟咱们签收购协议,保证给大家的价格比市场价高两成。”
“真的?”老张眼睛一亮,手里的锄头都差点掉在地上,“那俺们今年可就能多赚不少了!俺还想着,要是卖得好,明年就把隔壁的荒地也租下来,全种空间番茄!”
其他农户也跟着附和,有的说要种空间玉米,有的说想试试空间大豆,合作社的院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筱棠看着农户们脸上的笑容,悄悄对陆衍说:“你看,解决了一个小问题,他们的信任就多了一分。”
陆衍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连片的番茄田——夕阳的余晖洒在叶片上,泛着温暖的光泽,那些青色的小番茄在暮色里若隐若现,像一个个等待成熟的希望。“这只是开始,”陆衍轻声说,“等秋收的时候,看着他们捧着满筐的果实,才是咱们最该高兴的时候。”
念衍收拾好工具箱,看着农户们三三两两地往家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他拿出手机,在工作群里写下:“驻马店试点蚜虫问题已解决,农户信心提升,下周对接收购商,同步推进示范田玉米种植准备。”发送成功后,他抬头看向陆衍和筱棠,眼里满是干劲:“爷爷,奶奶,咱们明天去看看那片荒地吧,争取早点把玉米种下去,赶上最佳播种期。”
夜色渐浓,田垄间的虫鸣又响了起来,只是这一次,不再有农户因病虫害而焦虑——空间农业带来的不仅是优质的种苗和先进的技术,更是让农民安心的底气,而这份底气,正随着田垄间的绿意,在驻马店的土地上,慢慢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