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透过段家草药铺的木窗,在青砖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中飘着当归与甘草混合的温润香气,还夹杂着蒸馒头的麦香,把寻常日子衬得格外暖。
李秀莲正围着灶台转,锅里的玉米馒头在笼屉里慢慢鼓胀,白汽顺着笼缝往上冒,氤氲得她眉眼都柔和了。“筱棠,把案板上的茴香递过来,你陆叔爱吃茴香馅的饺子。”她回头喊了一声,看见女儿正踮着脚,帮苏婉把刚摘的青菜摆进竹篮,辫梢上的红绸带随着动作轻轻晃。
“来啦!”筱棠应着,手里攥着一把翠绿的茴香,脚步轻快地跑过来。她指尖还沾着点灵泉水浸润过的露水——早上特意去空间摘的青菜,叶片比寻常的肥厚,带着清冽的甜气。“妈,苏阿姨说陆衍哥小时候不爱吃葱姜,包饺子咱少放点儿。”
苏婉正坐在桌边择菜,闻言笑着抬头:“这孩子,啥老底都被你揭了。小时候给他包葱姜馅的饺子,他能把馅挑出来,就吃皮儿。”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自行车铃铛的清脆声响,接着是陆振国爽朗的笑声:“老远就闻见麦香了,秀莲的手艺又进步了吧?”
段建军连忙迎出去,只见陆振国推着自行车进门,车后座绑着一坛省城捎来的米酒和一包红枣;苏婉起身接过东西,笑着嗔怪:“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跟自家客气啥?”陆衍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个木盒,看见筱棠时,耳尖悄悄泛红,把木盒往她手里塞:“给你带的,农大图书馆借的农书,上面有几种新培育的菜苗图谱。”
筱棠接过木盒,指尖碰到他的手,两人都下意识缩了缩,相视一笑,满是青涩的默契。柳玉梅从里屋出来,手里攥着块刚缝好的鞋垫,看见陆家三口,笑得眼睛都眯起来:“快坐快坐,守业去后院翻晒草药了,我去喊他。”
不多时,段守业披着件旧棉袄回来,手里还拿着本草药图谱。他和陆振国握了握手,两人并肩坐在八仙桌边,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从农科院新研发的种苗,聊到县城里的草药行情,又说到两家孩子的近况,越聊越投机。
“明阳考上北师大研究生,明辉进了省城理工,你家这两个小子,都是有出息的。”陆振国喝了口热茶,语气里满是赞许,“我们家陆衍,打小就闷,多亏了筱棠,现在也开朗多了,搞科研都更有劲头了。”
段守业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光落在筱棠和陆衍身上——两个孩子正凑在窗边看农书,筱棠指着图谱上的菜苗叽叽喳喳说着什么,陆衍侧耳听着,偶尔点头,眼神里的温柔藏都藏不住。他心里暗暗点头,轻声道:“孩子们合得来,比啥都强。筱棠这孩子,打小就心思重,能有个知根知底的人陪着,我们老两口也放心。”
这话一出,屋里忽然静了下来。李秀莲手里的饺子皮顿了顿,偷偷抬眼看向苏婉,见她眉眼含笑,便放下心来,继续麻利地包起饺子。陆衍和筱棠也察觉到气氛不对,停下话头,脸上都泛起红晕,筱棠更是往苏婉身后躲了躲,只露出半张脸,偷偷看陆衍。
苏婉握住李秀莲的手,笑着打破沉默:“秀莲,不瞒你说,我和振国早就把筱棠当成亲闺女了。上次陆衍回来,拿着他磨的那枚木戒,翻来覆去地看,嘴里念叨着‘怕筱棠不喜欢’,那模样,我这辈子都没见过他那样。”
陆振国放下茶杯,语气郑重起来:“守业,建军,秀莲,我和苏婉今天来,是真心实意想跟你们商量孩子们的事。陆衍和筱棠,都是经历过事儿的孩子,能在这世上再遇见,是天大的缘分。我们陆家没别的要求,就想让孩子们好好的,以后互相扶持,把日子过红火。”
段守业看向段建军和李秀莲,见两人都点头,便缓缓开口:“陆家的心意,我们懂。这两年,多亏了陆衍帮衬,我们家的草药才能走进农科院,明杰的木工坊才能开起来。孩子们情投意合,我们段家没意见。”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陆衍身上,“陆衍,筱棠是我们家的宝贝,以后你可得好好待她,不能让她受半点委屈。”
陆衍连忙站直身子,眼神坚定:“爷爷,叔叔阿姨,您们放心,我会用一辈子护着筱棠。末世里我没能护好她,这一世,我绝不会再让她受一点苦。”他说着,伸手轻轻拉住筱棠的手,两人的指尖紧紧相扣,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彼此的心意。
李秀莲看着两个孩子,眼眶微微发热,笑着抹了抹眼角:“好,好,都是好孩子。以后啊,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她转身往厨房走,“饺子快熟了,我去端出来,咱边吃边聊,好好合计合计孩子们的事。”
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冒泡,白胖的饺子浮在水面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米酒被温在火上,飘出清甜的酒香;红枣摆在盘子里,红得喜庆。两家人围坐在八仙桌边,说说笑笑,筷子碰着碗碟的声响,夹杂着孩子们的笑声,在草药铺里久久回荡。
筱棠咬了一口饺子,茴香的清香混着灵泉水提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抬头看见陆衍正往她碗里夹饺子,眼神温柔;旁边苏婉正给柳玉梅添茶,陆振国和段守业、段建军聊着家常,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真切的笑意。她忽然觉得,这就是重生以来最圆满的时刻——家人在侧,爱人在旁,两家长幼和睦,烟火气里藏着稳稳的幸福,把末世所有的遗憾,都悄悄填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