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者”计划的启动,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战后致力于重建和消化技术的人类社会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支持者视其为文明迈向成熟的必然一步,是摆脱“摇篮”命运、主动掌握自身未来的壮举;反对者则担忧这会过度消耗本就紧张的资源,甚至可能过早暴露人类的存在,引来更强大的敌人。
但在莫凡、霍斩将军等最高决策层的强力推动下,以及那场惨烈胜利所带来的信心加持下,计划最终还是以最高的优先级得以实施。
位于小行星带的巨型船坞“星璇”开始全功率运转,无数工程船如同工蚁般忙碌,将采集自谷神星、灶神星等天体的稀有金属,以及冶炼好的“源质合金”运送到这里。基于“规则共振超距传输”技术和部分逆向自“收割者”残骸的超光速航行原理,新一代的恒星际飞船设计图被反复论证、优化。
与此同时,对那个来自银河系中心方向的未知信号的破译工作,也在“希望之城”最核心的密级实验室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由灵灵亲自牵头,组建了一支囊括了语言学、信息学、规则物理学等领域顶尖专家的团队。
实验室中央,全息投影上不断流动着那段复杂而微弱的规则波动数据。它不像任何一种已知的语言或编码,更像是一种……多维度的、蕴含了图像、声音、概念甚至情感的综合信息流。
“我们尝试了元始文明、烬族乃至‘播种者’数据库中所有的解密逻辑,都无法有效解析其核心结构。”一位信息学专家皱着眉头汇报,“它的规则基底非常奇特,似乎……更偏向于某种生物性的感知共鸣,而非纯粹的逻辑符号。”
“生物性共鸣?”灵灵若有所思。她回想起莫凡带回的关于“播种者”的信息,那个古老文明似乎更倾向于观察和引导,而非直接干预。难道这个信号源,是另一种类型的文明?
“或许,我们不应该只用‘机器’的逻辑去理解它。”莫凡的声音从实验室门口传来。他刚刚结束了对新一代飞船引擎的测试,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不少,但眼神中的深邃更胜往昔。
他走到全息投影前,凝视着那流动的数据,缓缓伸出手。他没有试图去解析,而是闭上了眼睛,调动起灵魂深处那丝与“源初之火”的共鸣,将自己的感知频率调整到与那未知信号尽可能接近的波段,然后……轻轻地“触碰”了过去。
这是一种极其冒险的尝试,如同在黑暗中向未知的存在伸出手。实验室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起初,是一片混乱的、无法理解的噪音。但渐渐地,随着莫凡将“源初”那充满生机与秩序的特性如同滤镜般融入感知,噪音开始褪去,一些模糊的“意象”开始浮现——
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散发着柔和荧光的紫色星云,星云中似乎有巨大的、如同水母般的生物在优雅地游弋……一颗被绿色藤蔓完全包裹的行星,藤蔓如同神经网络般搏动着光芒……一种充满了哀伤与急切的韵律,如同跨越了亿万光年的求救呼喊……最后,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指向某个具体星域坐标的定位信标!
莫凡猛地睁开眼睛,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不是一个科技文明的通讯……更像是一个……生态圈,一个活着的星域文明,在发出求救信号!”他语出惊人。
“生态圈文明?活着的星域?”灵灵和专家们都愣住了。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是的,”莫凡肯定道,他将自己感知到的意象共享给了实验室的主机,“你们看,这些意象并非独立的,它们是一个整体。那片紫色星云、那些生物、被藤蔓包裹的行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我们无法理解的生命联合体。而它们正在遭受威胁,它们在求救,并且给出了坐标!”
全息投影上,根据莫凡提供的意象和那个定位信标,星图迅速更新,在银河系中心方向的某个悬臂区域,标注出了一个遥远的光点。
“这个坐标……距离我们超过两万光年!”导航专家计算后倒吸一口凉气。以人类目前正在建造的新飞船的理论最大速度,往返也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
“威胁来自哪里?是‘收割者’吗?”霍斩将军通过远程连线参与了讨论,他的声音严肃。
“无法确定,”莫凡摇头,“信号中的‘哀伤与急切’很清晰,但关于威胁源的信息非常模糊,似乎被某种干扰或者其本身的信息表达方式所限制。但无论如何,一个能够进行跨星域信息投射的文明在求救,这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危机,也可能意味着……机遇。”
他看向众人:“如果我们响应这个求救,不仅可能接触到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获得难以想象的知识和技术,更可能找到一个潜在的、共同对抗‘收割者’的盟友。毕竟,‘收割者’是秩序与生命的天敌。”
会场陷入了沉默。两万光年,未知的威胁,全新的文明形态……这一切都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我们需要更多信息。”灵灵打破了沉默,“或许,我们可以先尝试发送一个回应信号?用我们刚刚解析出的、它们可能理解的‘意象’方式,表达我们的存在和善意,并询问具体状况。”
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建议。
“同意。”莫凡点头,“同时,‘远航者’计划的第一艘试验舰,必须加快进度。我们需要一艘能够真正进行超远航行的船只,无论是为了回应这个求救,还是为了我们自身的未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人类首次尝试与地外文明进行主动的、非敌对意义上的沟通。集合了最顶尖的规则架构师和艺术家(是的,艺术家被邀请加入了这个项目),人类创作了一段融合了地球自然景象(蔚蓝海洋、绿色森林、生命的多样性)、太阳系防御网络的秩序光芒、以及莫凡提供的“源初”温暖波动的复合规则信息,朝着那个遥远的坐标,小心翼翼地发送了出去。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与此同时,“星璇”船坞中,人类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恒星际探索舰——“远航者一号”的龙骨已经铺设完毕。它采用了流线型的梭状设计,舰体核心融入了“源质合金”和规则谐振器,动力系统结合了改进型的“恒星之心”共鸣技术和部分逆向自“收割者”的跃迁科技,使其理论上具备了在银河系内进行有限次数的、超长距离规则跃迁的能力。
莫凡几乎将大半精力都投入到了这艘船的建造中。他隐隐有种预感,这艘船,将成为人类走向深空的关键。
就在“远航者一号”主体结构即将完工的前夕,那个来自遥远星域的回应,终于到来了!
信号比之前清晰了许多,显然对方接收并理解了人类的善意,并且加强了发送功率。
这一次,无需莫凡亲自感知,灵灵的团队利用改进后的解析算法,结合莫凡提供的“意象词典”,成功破译了回信中的部分核心内容。
回信依旧充满了生物性的意象,但表达更加清晰:
【感谢……秩序的共鸣……生命的回响……】
【威胁……源自黑暗……吞噬星辰之巢穴……非汝等所知的‘终结者’……更古老……更贪婪……】
【吾等……‘灵漪星域’……屏障将破……急需‘源初’之力……或类似秩序本源……稳固核心……延缓吞噬……】
【坐标……(与之前一致)……恳请……帮助……】
信息到此中断,但其中蕴含的内容却让所有知情者心头沉重。
不是“收割者”?是另一种名为“吞噬星辰之巢穴”的古老威胁?它们正在攻击这个“灵漪星域”?而对方,竟然精准地指出了需要“源初”之力或类似的秩序本源?
“它们……它们怎么知道‘源初’?”灵灵感到一阵寒意。
莫凡沉默片刻,缓缓道:“或许,对于宇宙中某些高等存在而言,‘源初’这种秩序本源,并非独一无二的秘密。这个‘灵漪星域’显然感知到了我们信号中蕴含的‘源初’特性,所以才如此明确地求助。”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甲板,望向船坞中那艘即将成型的“远航者一号”。
“看来,我们的首次远航,目的地已经明确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探索,更不是一次轻松的外交。
这是一次奔赴两万光年之外的、生死未卜的救援行动,是人类文明真正踏入宇宙黑暗森林的第一次重大抉择。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未知的盟友,以及比“收割者”可能更加古老的恐怖威胁。
人类的星空纪元,在和平的曙光尚未完全普照之时,便已迎来了新的、更加深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