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者号”沐浴在星海孤寂的航行光中,内部却仿佛被注入了某种无形的强心剂。那弥漫不散的、粘稠的悲伤依旧存在,但它不再是无底的深渊,而是化作了某种沉静而坚定的底色。希望的种子,哪怕再渺茫,一旦种下,便能撬动心灵的冻土。
舰长休息室如今也兼作了临时研究室。苏墨离将林战那本珍贵的笔记与“观察者一号”传递过来的、关于“精神烙印稳定技术”和“印记封装”的详解数据并排放在桌面上。淡蓝色的全息投影光映着她略显消瘦却线条紧绷的脸庞,眼中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光芒。
“他早就看到了更远的地方……”苏墨离指尖拂过笔记上那句“关键在于‘共鸣’与‘锚点’”,声音低沉却带着力量,“‘星火’是意志,‘心渊’是道路。当一条道路走到极致,由最坚定的意志走过,是否就能在那宇宙的根基上,留下无法磨灭的刻痕?这刻痕,就是‘回响’?”
林晚坐在她对面,眼睛还有些红肿,但此刻也完全被这些前所未有的理论所吸引,她快速操作着辅助光脑进行模拟推演:“哥的推测很可能触及了某种高维法则!如果‘星火’力量的本质是文明意志的凝聚,那么一个足够强大的个体意志,在完成某种具有重大‘因果权重’的事件后(比如封印‘源质之核’),其意识信息确实有可能不会完全消散,而是以一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方式‘烙印’在事件发生的时空坐标或者相关的能量结构上!”
她调出那枚星辰符印的持续监测数据(由“观察者一号”间接提供):“看!符印在持续吸收文明低语碎片和个散逸的能量残迹,这种行为,不像是一个无意识的能量结构,更像是一种……本能的‘信息收集’和‘自我补完’!它在试图维持某种‘存在’的完整性!这很可能就是‘回响’的雏形!”
“那么,‘锚点’呢?”苏墨离追问,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如何才能让这‘回响’从一种被动的烙印,变为可以互动、甚至……回归的引信?”
林晚指着“观察者”提供的“精神烙印稳定技术”中的一段复杂能量构型:“‘观察者’的技术里提到,高度凝练且具有特定意义的精神印记,可以作为稳定高维信息结构的‘坐标’。如果我们能创造一个与哥的‘星火’意志高度共鸣的‘锚点’,或许就能像用磁石吸引铁屑一样,为他那分散的‘回响’提供一个汇聚的核心!”
苏墨离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两样东西:第一,一个足够强大的、能与他产生深度共鸣的‘精神印记’作为‘锚点’。第二,足够多的、与他同源的能量或信息,作为‘回响’凝聚的‘材料’。”
她立刻意识到了什么,看向林晚:“昆仑山那个‘生机之印’的道痕!它蕴含的温和生命能量,虽然与星骸科技不同,但其‘生机’的本质,与林战‘星火’力量中守护生命的核心意志是高度契合的!它或许可以作为‘材料’的一部分,甚至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指向‘生命守护’的微弱‘锚点’!”
“对!”林晚兴奋地点头,“还有地球上其他可能找到的流散‘印记’线索!每一个印记都承载着星骸文明的一部分信息,收集它们,就是在收集‘文明的低语’,这同样是哥的‘回响’可能需要的‘信息材料’!”
一个清晰无比的计划框架,在苏墨离脑海中迅速成形。她站起身,走到通讯台前,接通了与地球陈老的加密频道。
“陈老,”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需要启动一项最高机密计划,代号——‘星火’。”
她言简意赅地将基于林战笔记和“观察者”信息推导出的“意识回响”理论,以及需要寻找“锚点”和收集“印记”材料的构想告知了陈老。
通讯另一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即使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陈清远,也被这个大胆到近乎玄幻的计划所震撼。这已经超出了现有科学的范畴,触及了意识与存在的本源。
“……墨离,”陈老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你确定吗?这希望……可能比星尘还要渺茫。投入的资源将是天文数字,而且,我们无法保证结果。”
“我确定。”苏墨离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她的目光落在桌面的笔记上,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书写者当时的思索与决心,“哪怕只有亿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也要尝试。这不仅是为了他,陈老。如果这个理论成立,它将为我们理解生命、意识乃至文明传承,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这可能是星骸文明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而且,我们需要这股力量。您传来的关于深空异常信号和‘收割’的情报,说明危机远未结束。如果林战的‘回响’能够归来,哪怕只是部分意识的回归,对我们应对未来的威胁,将是无可替代的力量。”
陈老再次沉默,似乎在权衡着巨大的风险与那丝微弱的希望。最终,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力量:“好!我明白了。地球这边,我会调动所有可信资源,全力支持‘星火’计划!”
“第一,加派最强力量守护和研究昆仑山‘生机之印’道痕,尝试引导其能量,看是否能与林战留下的力量产生共鸣。”
“第二,成立特别行动组,全球范围内搜寻其他流散‘印记’的线索,优先寻找与‘守护’、‘意志’、‘生命’概念相关的印记。”
“第三,我会秘密召集国内顶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神经意识学专家以及……一些可信的、研究古老传承的学者,共同攻关‘意识回响’理论。”
“谢谢您,陈老。”苏墨离由衷地说道。
“不用谢我。”陈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慈爱和痛惜,“那孩子……也是我看着成长的。记住,墨离,无论结果如何,保护好自己,带领大家安全回来。地球……需要你们。”
结束通讯,苏墨离立刻在“远征者号”内部召开了核心人员会议。她将“星火”计划(隐去了最核心的“意识回响”回归目的,只宣称是研究林战留下的力量遗产和应对未来威胁)向巴洛克、艾琳娜博士等骨干成员进行了通报。
出乎她的意料,没有任何人反对。悲伤化作了动力,失去催生了更强的凝聚力。每个人都从这看似渺茫的计划中,看到了延续的意义和战斗下去的方向。
“影刃小队随时待命,护卫任何后续探索任务。”巴洛克第一个表态,声音铿锵。
“科学部会全力分析所有相关数据,优化能量共鸣模型。”艾琳娜博士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
“我会试着用‘引路人’提供的封装技术,看能否安全地存储和分析哥留下的能量残迹样本。”林晚握紧了小拳头。
希望,如同星火,开始在每个人心中悄然复燃。
就在“远征者号”上下为“星火”计划而初步动员起来时,在遥远的银河系旋臂之外,那片连恒星都显得稀疏无比的冰冷虚空中……
一点微不可察的、与常见宇宙背景辐射截然不同的规则性波动,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荡漾开一圈无形的涟漪。
波动源自一个没有任何可见天体存在的绝对黑暗区域。那里,空间结构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非自然的平滑。波动持续着,断断续续,如同某种沉睡巨物无意识的鼾声,又像是在持续发送着某种加密到极致的……确认信号。
信号的内容,若是被破译,大意便是:
“‘播种者’信号中断……‘果实’成长环境出现未知变量……‘净化’协议被非标准单位触发……重新评估‘收割’优先级……潜伏周期延长……等待下一次‘成熟’契机……”
这波动太过微弱,太过深邃,远远超出了目前人类乃至“观察者一号”的常规监测范围。
唯有那枚远在星骸遗迹核心、静静脉动的星辰符印,在其吸收那些破碎的“文明低语”时,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遥远、极其隐晦、带着某种非善意“关注”意味的……宇宙背景噪音。
符印的光芒,微不可察地、应激性地……闪烁了一下。
归途仍在继续。
“星火”已悄然点燃。
而深空的低语,也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