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航天局的支持下,初航科技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一年后,初航二号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发回了清晰的月背影像。
看,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家园。予初言指着屏幕上的艾特肯盆地,激动地说。
接下来,就是建立月球基地。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解决氧气、水、能源等一系列问题。
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氧元素,我们可以通过电解法提取氧气。李浩然介绍道,水的话,可以从月球两极的冰盖中获取。能源方面,太阳能电池板和小型核反应堆可以提供充足的电力。
苏晚晴补充道:我们还设计了3d打印月球基地,利用月球土壤作为建筑材料,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经过半年的努力,初航三号货运飞船成功将月球基地的组件运抵月球背面。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控制下,这些组件像搭积木一样自动组装起来。
当第一座月球基地广寒宫在月球背面拔地而起时,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联合国秘书长发表声明,称赞这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又一个里程碑。
予初言站在控制中心,看着屏幕上的月球基地,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知道,自己已经迈出了实现航天梦想的第一步。但这仅仅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他。
氦-3开采与地球能源革命
月球基地建成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氦-3的开采。这项技术,是初航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采矿方法效率太低,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李浩然皱着眉头说。
予初言微微一笑:我有个想法。他拿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个奇特的装置。
这是...张启明惊讶地看着图纸。
微波加热提取装置。予初言解释道,月球土壤中的氦-3,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来。我们用微波加热月球土壤,然后通过冷凝收集氦-3。这种方法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对月球环境的影响最小。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经过三个月的研发,第一台氦-3开采装置在月球基地成功运行。当第一批氦-3被成功提取出来时,整个控制中心沸腾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提取氦-3了!李浩然激动地跳了起来。
予初言拿起电话,拨通了国家能源局的号码:王局长,我是予初言。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成功提取出氦-3了。
电话那头,王局长的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真的?太好了!这意味着中国将率先进入清洁能源时代!
氦-3的成功开采,引发了全球能源市场的震动。国际油价应声下跌,各国纷纷表示希望从中国进口氦-3。
我们的氦-3产量,第一年可以达到10吨,足够满足中国全年的能源需求。张启明兴奋地说,五年后,产量可以达到100吨,满足全球的能源需求。
予初言点了点头:这不仅是能源革命,更是地缘政治的重塑。有了氦-3,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