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新车间里,无菌灌装线的调试进入最后阶段,空气中还残留着新机器的金属味。林舟盯着设备显示屏上的参数,语气急促地对村民们说:“省农产品展销会还有一周就开始了,咱们加把劲,今晚加班把设备调试好,争取明天就能试生产,赶在展销会前备足库存!”
话音刚落,苏晓就皱起了眉头,上前拉住林舟的胳膊:“不行,村民们已经连续忙了半个月,每天只睡六个小时,再加班身体会扛不住的。振兴不是急于求成,慢一点才能保证品质,也才能留住人心。”
“可展位有限,咱们得拿出足够的样品和库存,才能吸引经销商!”林舟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车间里的村民们都停下了手里的活,齐刷刷地看向两人。争执间,调试机器的技术员也尴尬地停了手,现场气氛瞬间凝固。
当晚,林舟在老果园找到了独自坐在石凳上的苏晓。月光透过老果树的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苹果香。苏晓递给她一瓶玻璃罐封装的苹果酱,轻声说:“尝尝这个,是我今天下午慢慢熬的,用的是最熟的晚熟苹果,熬了整整三个小时。”
林舟拧开盖子,浓郁的果香立刻扑面而来,舀起一勺放进嘴里,甜而不腻,带着苹果本身的清香,比之前赶工做的样品口感醇厚太多。“我错了,”林舟放下玻璃罐,语气里满是愧疚,“我只想着赶进度、抓机会,却忘了最该珍惜的是村民们的付出,也忘了做产品的初心。”
苏晓笑了,伸手拂去落在他肩头的树叶:“我不是反对赶进度,只是希望咱们能兼顾效率和温度。你看这果酱,急火熬不出这样的味道,乡村振兴也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走。”林舟握住她的手,在月光下郑重承诺:“以后不管做什么决定,我都先听你的‘田间意见’,你比我更懂村民,也更懂这片土地。”
第二幕
村广场的路灯亮到了后半夜,苏晓带着一群年轻村民围坐在长木桌旁,忙着制作展销会的宣传册。封面用的是清晨老果园的照片,朝阳洒在百年果树上,露珠闪闪发光;内页详细印着苹果酱的制作流程,每一张图片里都有村民们的笑脸——王大爷分拣苹果时的专注,二柱操作设备时的认真,孩子们帮忙贴标签时的调皮。周明远还特意手写了一篇“老果园简史”,从1965年老支书栽下第一棵果树,到如今的产销联盟,字里行间满是情怀。
“宣传册要用环保纸,摸起来厚实有质感,也符合咱们生态种植的理念。”苏晓一边裁剪照片,一边叮嘱大家。村民们分工合作,有的粘贴图文,有的装订成册,指尖的动作虽然笨拙,却格外认真。直到天快亮时,第一批宣传册终于完成,每页都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展销会当天,苏家村的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林舟穿着整洁的衬衫,熟练地向来往的客商介绍:“我们的‘苏果源’苹果酱,没有任何添加剂,原料都来自百年老果园,采用传统工艺慢火熬制,保留了苹果最本真的味道。”苏晓则在一旁负责试吃,她特意在小碟子里放了片薄荷叶,笑着解释:“苹果酱偏甜,配一片薄荷解腻,口感会更好。”
王小丫带着几个小伙伴,举着画有“苏果源”logo的看板在展位旁穿梭,稚嫩的声音格外吸引人:“叔叔阿姨,快来尝尝我们村的苹果酱,是三个村子一起做的,可好吃啦!”正在巡视的省领导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走到展位前拿起一瓶苹果酱仔细查看,又尝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乡村振兴该有的样子——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有代代相传的文化,更有温暖人心的烟火气。”
听到省领导的肯定,林舟和苏晓相视一笑,连日来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展会间隙,有位大城市的经销商找到林舟,语气急切地说:“我们想代理你们的产品,每月能不能供应1万瓶?价格好商量!”林舟笑着答应:“我们正在扩建车间,很快就能满足您的需求,保证品质不变。”
第三幕
新车间正式投产的那天,阳光格外明媚。林舟和苏晓特意来到那棵最粗壮的百年老果树下,这棵树是老支书当年亲手栽种的,如今依旧枝繁叶茂,结满了青涩的苹果。林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薄荷艾编织的手环,轻轻戴在苏晓的手腕上:“这是我昨天编的,就当是我们的‘守护环’,以后一起守护这片果园,守护苏家村的每一个人。”
苏晓的眼眶微微发红,她握紧林舟的手,轻声说:“我愿意和你一起,把‘苏果源’做得越来越好,让老果园的故事一直传下去,让更多村民能靠这片土地过上好日子。”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老支书在无声地祝福。
此时,新车间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周明远手里捧着一面用老果树废木料做的“振兴锣”,锣身上刻着“2024年苏家村深加工投产”的字样。随着他用力敲响铜锣,浑厚的锣声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纷纷鼓掌欢呼。林舟和苏晓并肩走到无菌灌装线旁,在众人的注视下,一起按下了启动键。
机器缓缓运转,第一瓶量产的“苏果源”苹果酱顺着传送带缓缓下线,瓶身上的标签格外醒目——不仅有东夷太阳符和“苏果源·1965”的logo,还有林舟和苏晓的亲笔签名。村民们围上前,小心翼翼地捧着这瓶果酱,有人激动地说:“这瓶得好好珍藏,它是咱们苏家村产业升级的里程碑!”
就在大家庆祝的时候,林舟的手机响了,是北京的经销商打来的:“我们想独家代理‘苏果源’在北京的销售,已经准备好了仓储中心,就等你们的产品了!”挂了电话,林舟笑着对苏晓说:“咱们的青苹果,要走向全国了。”苏晓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老果园和新车间,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这时,省乡村振兴办公室的电话再次打来,邀请苏家村召开“振实振兴经验交流会”,让更多村子来学习他们的联盟模式和产业发展经验。林舟和苏晓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苏家村真实振兴之路的新起点,他们的约定,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步步变成现实。
(第九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