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谷场的人比昨儿挂横幅时还多,连邻村的都挎着竹篮凑过来了——有的是来瞅热闹,有的是提前打听程野那脱粒机的租金,还有几个婶子围着小敏妈妈的糖稀锅,吵着要先预定丰收节的糖画。程野刚走到人群边,就被周大爷拽着胳膊往田埂方向拉:“别愣着!开镰仪式得先去地头祭拜,这规矩可不能少!”
晚星像只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红色小褂子在人群里晃来晃去,手里还攥着个鼓囊囊的红布包,走路都小心翼翼的。程野瞥见那布包边角绣着朵歪歪扭扭的小稻穗,忍不住逗她:“藏啥宝贝呢?昨儿写作业时就看见你在缝,不会是给小敏编的稻草兔子提前交货了吧?”
晚星赶紧把布包往背后藏,脸颊红得跟天边的朝霞似的:“才不是!等会儿你就知道了!”话音刚落,就被前面的张叔回头喊了一嗓子:“晚星别闹,快过来帮着摆祭品!”她吐了吐舌头,小跑着追上张叔,程野看着她的背影笑了笑,转头就被周大爷塞过来一捧晒干的稻穗。
“等会儿祭拜时,你捧着这个站在最前面。”周大爷一边帮程野整理衣襟,一边叮嘱,“村里年轻人少,你又是帮着大伙儿干事的,该站这个位置。记住了,祭拜时别说话,心里想着盼着今年收成好就行,简单得很。”
程野点点头,双手捧着稻穗站到田埂边的小土坡上。土坡上早就摆好了一张木桌,上面放着三个粗瓷碗,碗里盛着新蒸的白米饭,还插着三炷香,旁边摆着两个红苹果,是李奶奶一早特意送来的。村长站在桌前,手里拿着把缠着红绸的镰刀,见人来齐了,清了清嗓子喊:“都静一静!开镰仪式开始了!”
晒谷场那边的喧闹声立马小了下去,大伙儿都围到田埂边,连邻村的人都踮着脚往这边看。村长先拿起火柴点燃香,递给程野和周大爷,三人一起把香插进桌前的泥土里。程野低头看着袅袅升起的烟,心里真跟周大爷说的那样,没别的念头,就盼着地里的稻子能顺顺利利收完,大伙儿都能笑着把粮食扛回家。
祭拜完,村长举起那把缠红绸的镰刀,高声喊:“按老规矩,开镰得由村里最会种稻子的人先割第一刀!老周,你来!”
周大爷应了声,撸起袖子接过镰刀,大步走进稻田。晨露刚散,稻叶上还沾着细碎的水珠,他弯腰左手抓住一把稻穗,右手镰刀往怀里轻轻一勾,“唰”的一声,金黄的稻穗就被割了下来,穗子上的稻谷颗颗饱满,在阳光下闪着光。周大爷把割下来的稻穗递到程野手里:“拿着,这第一把稻子,得交给咱村里的年轻人!”
程野赶紧双手接过来,稻穗沉甸甸的,还带着泥土和露水的气息。周围的人都鼓起掌来,晚星站在人群最前面,拍得小手都红了,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程野手里的稻穗,比自己得了糖画还高兴。
村长等掌声小了点,又喊:“接下来,让咱村的年轻代表程野说两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到程野身上,他心里虽有点紧张,可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张叔在笑,周大爷在笑,晚星踮着脚朝他挥手,连邻村那个陌生的大叔都笑着点头——他深吸一口气,举起手里的稻穗说:“我没啥大道理说,就想跟大伙儿说一句:今年收稻子,有啥活儿尽管喊我!脱粒机我都检修好了,谁家需要随时来铺子里找我,保证不耽误大伙儿收粮!”
话音刚落,掌声比刚才还响,周大爷拍着大腿喊:“好!就喜欢程野这实在劲儿!”张叔也笑着喊:“程野说得对!咱们大伙儿一起干,保证把稻子都顺顺利利收回家!”
热闹了一阵,村长挥挥手:“行了!开镰了!大伙儿各自去自家地里忙活吧!”
人群立马散开,有的扛着镰刀往自家稻田走,有的回家去推板车,还有几个年轻人围到程野身边,问他脱粒机啥时候能租。程野正跟他们说着,晚星挤过来拉他的袖子:“程野哥,你快跟我来!我有东西给你!”
她拉着程野往巷口跑,红布包在怀里颠来颠去,跑到李奶奶家墙根下才停下。这儿种着棵老槐树,枝叶茂密,正好挡着太阳。晚星松开程野的手,把红布包从怀里掏出来,小心翼翼地递给他:“你打开看看。”
程野接过布包,触手软软的,还带着晚星身上的热气。他慢慢打开红布,里面竟是一副粗布护腕,藏蓝色的布面,上面绣着两串金黄的稻穗,针脚不算整齐,有的地方线还露了点出来,可看得出来缝得特别用心。
“这是我昨天缝的。”晚星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周大爷说割稻子的时候容易被稻叶划着手腕,我就想着给你做副护腕。布是小芳姐给我的,她说这布结实,不容易破。稻穗是我照着田埂上的画的,是不是有点丑?”
程野拿起护腕往手腕上套,大小正好,粗布贴在皮肤上,暖暖的。他看着晚星亮晶晶的眼睛,心里比喝了蜜还甜,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不丑,比年画里的还好看。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谢谢你晚星。”
晚星立马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你喜欢就好!那你割稻子的时候一定要戴着,别弄丢了!”
“嗯,一定戴。”程野把护腕戴好,又把红布包叠好递给晚星,“这个你帮我收着,等会儿收工了再装起来。”
两人正说着,就听见张叔在巷口喊:“程野!晚星!快来帮忙推板车!”
程野赶紧拉着晚星往巷口跑,张叔正站在自家门口,旁边放着辆木板车,车上放着两个竹筐和一把镰刀。“张叔,咱先去谁家地里?”程野问。
“先去周大爷那儿,他年纪大了,地里活儿多,咱先帮他割一阵。”张叔说着,弯腰去推板车,程野赶紧上前搭把手,两人一起把板车往周大爷的稻田推。晚星跟在旁边跑,手里还攥着那个红布包,时不时伸手帮着扶一下车上的竹筐。
到了周大爷的稻田,就看见他正弯腰割稻子,裤脚已经被露水打湿了,脸上却全是汗。程野赶紧拿起车上的镰刀,学着周大爷的样子,左手抓住稻穗,右手镰刀往怀里勾。刚开始还不太熟练,割了几把就找到了感觉,“唰唰”的割稻声跟着周大爷的节奏一起,在稻田里响起来。
晚星则蹲在田埂边,把程野和周大爷割下来的稻穗往竹筐里装。她怕把稻穗弄掉了,每次都轻轻拿起稻穗,整整齐齐地码在竹筐里。装了半筐,她就站起来捶捶腰,然后继续蹲下来装。
太阳慢慢升高了,晒得人身上发烫,程野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稻田的泥土里。晚星看见他的汗衫都湿透了,赶紧从兜里掏出块手帕,跑到田埂边递给他:“程野哥,你擦擦汗!”
程野接过手帕擦了擦汗,刚要还给晚星,就听见远处传来喊声:“程野!程野!你铺子有人找!”
三人抬头一看,是王强从村头跑过来,手里还挥着个草帽。程野赶紧放下镰刀,往田埂上走:“王强,谁找我?”
“是邻村的刘叔,说要租你的脱粒机,还说想现在就去看看机器好不好使。”王强跑到田埂边,喘着气说,“他说家里有十亩地,要是机器好用,就先订下三天的。”
程野一听,赶紧对张叔说:“张叔,我先回铺子一趟,等会儿就来。”又转头对晚星说,“你在这儿帮着张叔装稻穗,别乱跑。”
晚星点点头:“你快去快回!我会好好装稻穗的!”
程野跟着王强往村头跑,路上王强说:“刘叔是我远房表哥,昨天听我哥说你这脱粒机好用,今天一早就过来了。他那人实在,只要机器没问题,肯定能租下来,说不定还能帮你拉来别的生意。”
“那太谢谢你了。”程野说,心里盼着能把脱粒机租出去——这机器是他攒了大半年的钱买的,就是想帮着村里人和邻村的人省点力气,要是能多租出去几次,不仅能回本,还能给铺子里添点新货。
到了铺子里,就看见一个穿着蓝色褂子的中年男人站在柜台前,正打量着货架上的家电。王强赶紧喊:“刘叔!这就是程野!”
刘叔转过身,笑着握住程野的手:“你就是程野啊?早就听王强说你年轻能干,今天一见果然没错。”
“刘叔您过奖了。”程野笑着说,“您是来租脱粒机的吧?机器就在铺子后院,我带您去看看。”
他带着刘叔往后院走,脱粒机就放在墙角,擦得干干净净,旁边还放着几个备用的零件。程野打开机器开关,脱粒机“嗡嗡”地转起来,声音平稳,没有杂音。“刘叔您看,这机器是新的,我上个月刚买回来的,已经帮张叔家脱过一次稻子了,脱得干净,还快。”
刘叔凑过去看了看,伸手摸了摸机器的外壳:“这机器看着就结实。租金怎么算?我想租三天,要是不够再续。”
“一天五十块,租三天一百四十块,再送您一袋新的零件。”程野说,“您要是今天就用,我等会儿收完稻子就把机器给您送过去,再教您怎么用。”
刘叔点点头:“行!就这么定了!我先给您交五十块定金,剩下的等你送机器的时候再给。”他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递给程野,程野接过钱,拿出个小本子记下来,又给刘叔写了张收据。
送刘叔走后,王强笑着说:“程师傅,我就说刘叔肯定能租吧!这下你放心了吧?”
“放心了,太谢谢你了王强。”程野说,“等丰收节那天,你一定要来摊位上,我让晚星给你讲故事。”
王强哈哈笑起来:“那我可等着!对了程师傅,我姐让我告诉你,丰收节那天她一早来帮忙,还给你和晚星做了肉包子。”
两人又聊了几句,王强就回家帮忙收稻子去了。程野锁好铺子门,刚要往田埂走,就看见李奶奶挎着个竹篮从巷口过来:“程野!你可在这儿!快,奶奶给你和晚星煮了鸡蛋,趁热吃!”
李奶奶从竹篮里拿出两个热乎乎的鸡蛋,递给程野:“一个你吃,一个给晚星。这孩子早上就吃了点玉米,肯定饿了。”
程野接过鸡蛋,心里暖暖的:“谢谢您李奶奶,您真是太贴心了。”
“谢啥!你帮村里做了这么多事,奶奶给你煮个鸡蛋算啥。”李奶奶笑着说,“对了程野,晚星说丰收节那天要给我讲周大爷躲雨的故事,你可别忘了提醒她把小本子带来。”
“忘不了,我肯定提醒她。”程野说着,把鸡蛋揣进兜里,“李奶奶,我先去田埂帮着收稻子了,等会儿收工了再来看您。”
谢过李奶奶,程野往田埂跑,兜里的鸡蛋还热乎着,贴着胸口暖融融的。刚跑到周大爷的稻田,就看见晚星正蹲在田埂边,手里拿着个馒头,小口小口地吃着。张叔和周大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也在吃馒头,旁边放着个装着水的军用水壶。
“程野回来了!”张叔看见他,挥了挥手,“快过来吃点东西,刚让晚星回家拿的馒头。”
程野走过去,从兜里掏出鸡蛋,递给晚星一个:“李奶奶给的,趁热吃。”
晚星接过鸡蛋,高兴地剥开壳:“哇!是茶叶蛋!李奶奶的茶叶蛋最好吃了!”她咬了一口,眼睛都眯成了缝,“程野哥你也吃,别光顾着看我。”
程野笑着点点头,剥开自己的鸡蛋吃起来。茶叶蛋的香味在嘴里散开,混着馒头的麦香,比城里的大餐还好吃。他一边吃,一边跟张叔和周大爷说刘叔租脱粒机的事儿,周大爷听了,拍着大腿说:“好!这机器租出去就好!以后肯定有更多人来租!”
吃完东西,几人又接着割稻子。太阳越来越晒,稻田里的温度也越来越高,程野的汗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手腕上的护腕却一直戴着,粗布贴着皮肤,一点都不觉得闷。晚星怕他渴,时不时就递过水壶让他喝水,自己却只喝一点点,说要省着点给他们喝。
快到中午的时候,周大爷的两亩地终于割完了。程野和张叔把割下来的稻穗装上车,满满一车,压得板车都有点沉。“多亏了你们俩,不然我这老骨头还不知道要割到啥时候。”周大爷笑着说,从兜里掏出烟袋,却被程野拦住了:“周大爷,先别抽了,咱们先把稻子拉到晒谷场去晒,等会儿再歇着。”
三人一起推着板车往晒谷场走,晚星跟在旁边,时不时帮着推一把。刚到晒谷场,就看见不少人已经把稻子拉过来了,晒谷场中间铺着一大片塑料布,上面摊着金黄的稻穗,像铺了层金子。
程野和张叔把板车上的稻穗卸下来,晚星则跑到旁边找了个耙子,帮着把稻穗摊开。她学着别人的样子,把耙子放在稻穗上,轻轻往前推,把稻穗摊得平平的,这样晒得均匀,干得也快。
正忙着,就听见有人喊:“程野!晚星!快来吃午饭!”
两人抬头一看,是小芳挎着个竹篮从巷口过来,竹篮上盖着块蓝布,里面飘出饭菜的香味。“小芳姐!”晚星跑过去,掀开蓝布一看,里面是两盒饭,还有一个装着菜的搪瓷缸,“这是给我们的吗?”
“是啊,我妈让我送来的。”小芳笑着说,“我妈说你们帮着村里收稻子,肯定饿坏了,特意多做了点红烧肉,快趁热吃。”
程野赶紧走过来,接过竹篮:“太谢谢你和阿姨了,真是麻烦你们了。”
“谢啥!你帮我们村做了这么多事,我们给你送点饭算啥。”小芳说着,又从兜里掏出个苹果递给晚星,“这个给你吃,刚从树上摘的,可甜了。”
晚星接过苹果,高兴地说:“谢谢小芳姐!”
三人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在石头上吃饭。搪瓷缸里的红烧肉炖得特别香,肥而不腻,还有炒青菜和番茄炒蛋,都是程野和晚星爱吃的。晚星吃了满满一碗饭,还吃了两块红烧肉,摸着肚子说:“小芳姐,你妈妈做的饭真好吃,比我妈做的还好吃!”
小芳笑着说:“你要是喜欢吃,丰收节那天来我家吃,我妈肯定高兴。”
吃完午饭,小芳帮着把碗筷收进竹篮,就回家帮忙收稻子去了。程野和晚星则继续在晒谷场帮着摊稻穗,张叔和周大爷回家歇着去了,说下午再来换他们。
晒谷场里人来人往,热闹得很。有的在摊稻穗,有的在翻稻子,还有几个孩子在稻穗堆旁边跑着玩,时不时被大人喊住,怕他们把稻穗踩坏了。晚星一边摊稻穗,一边跟旁边的小敏聊天,小敏说她妈妈已经熬好了糖稀,等下午收工了就给她做稻穗糖画,晚星听了,眼睛都亮了,说要跟着一起学。
程野则被几个婶子围着,问他脱粒机的租金和使用方法。他耐心地一一回答,还跟她们说,要是家里没人会用,他可以免费教,保证让她们顺顺利利把稻子脱完。婶子们听了,都笑着说要跟家里人商量商量,过两天就来租机器。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太阳最晒,程野怕晚星中暑,就让她坐在树荫下歇着,自己则继续帮着翻稻子。晚星坐在树荫下,从兜里掏出小本子,在上面画着什么。程野偶尔回头看一眼,看见她画的是晒谷场的场景,有摊稻穗的大人,有跑着玩的孩子,还有远处的稻田,虽然画得简单,却特别生动。
正忙着,就看见张叔和周大爷从巷口过来,手里还提着个水壶。“程野,你歇会儿,换我来。”张叔说,接过程野手里的耙子,开始翻稻子。
程野走到树荫下,晚星赶紧递过水壶:“程野哥,你喝点水,这是张叔刚泡的凉茶,可凉快了。”
程野接过水壶喝了几口,凉茶顺着喉咙下去,浑身的热气都散了不少。他坐在晚星旁边,看着她的小本子:“这画的是晒谷场?”
“是啊!”晚星把本子递给他,“我要把今天开镰的事儿都画下来,以后想起来的时候就看看。你看,这是你割稻子的样子,这是周大爷,还有小芳姐送午饭来的时候。”
程野看着本子上的画,每一个人都画得惟妙惟肖,尤其是画他的时候,还特意把手腕上的护腕画了出来,小小的稻穗绣得清清楚楚。他心里暖暖的,刚要说话,就听见远处传来“突突突”的声音,转头一看,是王强开着辆三轮车过来了,车上拉着程野的脱粒机。
“程野!刘叔让我来拉机器!”王强停下车,朝程野喊。
程野赶紧站起来,走到三轮车旁:“机器我已经检查好了,零件都在旁边的袋子里。你送过去的时候,记得教刘叔怎么用,别让他操作错了。”
“放心吧!我肯定教明白!”王强说着,和程野一起把脱粒机搬到三轮车上,“对了程野,我姐让我告诉你,晚上她来铺子里找你,给你送丰收节要用的稻草辫。”
“好,我知道了。”程野点点头,看着王强开着三轮车离开,心里松了口气——脱粒机顺利租出去,不仅能帮到刘叔,也让他更有信心把铺子里的生意做好。
回到树荫下,晚星已经把小本子收起来了,正看着晒谷场里的人发呆。“在想啥呢?”程野问。
“我在想,丰收节那天肯定特别热闹。”晚星转头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有糖画,有故事接龙,还有你铺子里的彩灯,肯定比过年还好玩。”
“肯定会的。”程野笑着说,“到时候你要给大伙儿讲周大爷的故事,可别紧张。”
“我才不紧张呢!”晚星挺起小胸脯,“我已经把故事背下来了,还画了好多画,到时候一边讲一边给大家看,肯定没人会走神。”
两人正说着,就看见小敏妈妈挎着个竹篮过来了,竹篮里放着几根糖画,有兔子的,有稻穗的。“晚星!程野!”小敏妈妈笑着说,“刚熬完糖稀,给你们送两根糖画尝尝。”
晚星高兴地跑过去,接过一根稻穗糖画:“谢谢小敏妈妈!您画的糖画真好看!”
小敏妈妈笑着说:“喜欢就好,丰收节那天你再来学,阿姨教你画最简单的小兔子。”
谢过小敏妈妈,晚星拿着糖画跑到程野身边,递给他一半:“程野哥,你也吃,可甜了!”
程野接过糖画,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和早上吃的烤红薯、中午吃的红烧肉一样,都是让人心里暖和的味道。他看着晒谷场里金黄的稻穗,看着身边笑着吃糖画的晚星,看着远处忙着翻稻子的张叔和周大爷,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有活儿干,有人疼,有盼头,就像田里的稻子一样,只要用心浇灌,就一定能结出饱满的果实。
太阳慢慢往西斜,晒谷场里的稻子也快晒干了。大伙儿开始把稻子装起来,有的装成麻袋,有的装成竹筐,扛着往家里走。程野和张叔、周大爷一起,把早上割的稻子装成麻袋,扛到板车上,准备拉回家。
晚星则跟在旁边,帮着扶着麻袋,生怕麻袋掉下来。走到巷口,就看见李奶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蒲扇,看见他们就喊:“快来歇会儿!奶奶给你们熬了绿豆汤!”
三人把板车停在门口,走进院里。李奶奶已经把绿豆汤盛好了,放在石桌上,还放着三个碗。程野拿起碗喝了一口,绿豆汤甜甜的,凉凉的,浑身的疲惫都散了不少。
“李奶奶,您真是太贴心了。”程野说。
“你们帮着村里收稻子,累坏了吧?”李奶奶笑着说,“等丰收节那天,奶奶给你们做饺子,猪肉白菜馅的,你们最爱吃的。”
晚星高兴地说:“太好了!李奶奶做的饺子最好吃了!到时候我要吃十个!”
大伙儿都笑了起来,笑声在院子里回荡,和远处稻田里的蛙鸣混在一起,特别好听。
喝完绿豆汤,程野和张叔把稻子拉回家,卸在院里的墙角。晚星则跑到屋里,把早上程野戴的护腕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那个红布包里。程野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忍不住走过去,揉了揉她的头发:“谢谢你的护腕,今天戴着它割稻子,一点都没被划着手。”
晚星抬起头,笑着说:“真的吗?那以后你每次割稻子都戴着它!”
“嗯,都戴着。”程野点点头,刚要说话,就听见门口传来敲门声。他走过去开门,是小芳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几串稻草辫,还有一个布包。
“程野哥,这是稻草辫,我妈编的,你看看行不行。”小芳把稻草辫递给他,“还有这个,是我姐让我给你的,说是丰收节那天你摊位上用的小旗子。”
程野接过稻草辫和布包,打开布包一看,里面是几面小红旗,上面写着“故事接龙”“糖画体验”“脱粒机租赁咨询”,都是用毛笔写的,字虽然不算好看,却很工整。“太谢谢你和阿姨、姐姐了。”程野说,“这些东西都特别好,丰收节那天肯定能用得上。”
小芳笑了笑:“不用谢,能帮上忙就好。对了程野哥,我爸说明天他来帮你搭摊位的架子,他以前是木匠,搭架子肯定结实。”
“那真是太麻烦叔叔了。”程野说,心里满是感激——从来到这个村子,他就一直被大伙儿照顾着,不管是大事小事,总有村民主动来帮忙,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外人,而是这个村子里真正的一份子。
送小芳走后,程野把稻草辫和小旗子放在屋里,晚星凑过来看:“程野哥,这些稻草辫是用来挂在摊位上的吗?真好看!”
“是啊,挂在摊位架子上,再配上彩灯,肯定特别热闹。”程野说,“明天咱们就开始搭摊位,你也来帮忙,好不好?”
“好啊好啊!”晚星高兴地答应了,“我要帮你挂稻草辫,还要帮你插小旗子!”
两人正说着,张叔从厨房里出来,手里拿着个盘子,里面放着几个炸丸子:“快来吃点丸子,刚炸好的,垫垫肚子。”
程野和晚星赶紧走过去,拿起丸子吃起来。炸丸子外酥里嫩,咸香可口,是晚星最爱吃的。她吃了两个,忽然想起什么,跑到屋里把那个红布包拿出来,递给程野:“程野哥,这个给你,你把护腕放好,别弄丢了。”
程野接过布包,摸了摸里面的护腕,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个红布包和里面的护腕,不仅是晚星的心意,更是这个村子对他的接纳和认可。他看着眼前的张叔和晚星,看着院里的稻穗,看着远处天边的晚霞,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守着这个村子,守着这些可爱的人,把日子过得像这丰收的稻田一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晚饭的时候,张叔做了清蒸鱼、炒青菜,还有一锅冬瓜汤。三人坐在院里吃饭,夜来香的香味飘过来,晚风轻轻吹着,特别舒服。晚星一边吃,一边跟张叔和程野说明天搭摊位的事儿,说得眉飞色舞,连鱼都忘了吃。
吃完晚饭,晚星回房间写作业去了,程野则和张叔坐在院里喝茶。张叔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程野,你看村里的人多好,以后这儿就是你的家,有啥事儿大伙儿都会帮你。”
“我知道张叔。”程野说,“要是没有您和大伙儿,我也不会在这儿扎根。以后我肯定好好干,把铺子开好,帮着村里多做点事。”
张叔点点头:“你有这份心就好。对了,明天搭摊位的时候,我喊上老周和王强他爸,人多力量大,肯定能很快搭好。”
两人聊到夜深,张叔回房间休息了,程野也回到自己的房间。他躺在床上,手里拿着那个红布包,里面的护腕还带着淡淡的布香。他想着明天搭摊位的事儿,想着丰收节那天的热闹场景,想着晚星笑着给他递糖画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往上扬。
他知道,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而他的小日子,也会像这院里的稻穗一样,越来越饱满,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