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公主看气氛很凝重,站出来说到:“你们看,父皇就是偏心!对我就是罚银子,叫我拿宫女份列!
对三皇兄,就是这么好!知道他想去军营,就趁此机会把三皇兄送到军营去。这是惩罚吗?这分明是满足三皇兄的愿望嘛!”
听到她的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才是小孩子该有的嘛,你看,连惩罚都要对比一下,罚轻了都会觉得自己亏了。
皇后娘娘叫她到自己身边,又戳了戳她的额头,才说:“你可真的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你父皇是舍不得罚你!
一等宫女的份列又能把你饿到冻到了?你还不是一样的吃吃喝喝,还不是一样的当你的小公主!
你三皇兄就不一样了,去军营里就算了,还是以大臣族人的身份,一点优待都没有没有。”
安宁公主不在意:“这不是三皇兄想要的吗?那句话这么说的来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饿其筋骨!
现在我三皇兄就是苦其心志,劳其体肤,饿其筋骨!”
皇后娘娘忍不住了,又戳了戳她的额头:“你说得好听!要不,你以后吃住也按一等宫女的来好了!”
安宁公主一听,马上哀嚎起来:“这怎么可以?母后,你怎么舍得?”
众人听到她夸张的嚎叫,都笑了起来。
庆宁公主说:“安宁还是知道银子的重要性的嘛!”
安宁反驳:“我又不是傻!我只是错在不该想着让两个姑姑结账就使劲乱买东西而已,我现在已经知错了好吗?”
庆宁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孺子可教也!”
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气氛终于不再那么沉重了。
皇后看时辰不早,本来要庆宁和两位长公主吃了午膳再出宫的,但是三人都婉拒了。
庆宁公主是要赶着回去给温知武说去西郊大营的事,本来还说慢慢来,现在三弟明天就要去军营了,温知武自然明天也要去的,东西还没有收拾,温知武也还不知道他突然就升官了,明天就要走马上任了。
玉欣长公主和玉沁长公主则是想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给三皇子准备的,既然他是以王家族人的身份去军营的,那肯定不能用宫里的东西,裕贵妃肯定是不好准备的,而且有陛下看着,裕贵妃也不敢给他准备什么东西。还是她们回去准备好了送去王侍郎的府上去,由王侍郎送给三皇子更合适。
不管怎么说,王侍郎也是三皇子的外祖父,外祖父给外孙准备点东西,陛下不能这都不通融吧?
裕贵妃则是想赶紧回去给自己的父亲去信,给他讲今天发生的事,还有要拜托他在宫外要好好照顾老三。
三皇子是因为明天就要去军营了,要赶紧去找其他的兄弟姊妹们炫耀一下!他,老三,还没有成婚就可以出宫了,是你们羡慕不来的!
最后,只剩下皇后娘娘和安宁公主了。
安宁公主还是那么没心没肺的,虽然她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也想要改变,但是,她始终不能理解八千两银子的份量。
皇后很头疼,想着陛下走之前交代的,重新想想皇子公主的教育问题,想着就头疼!
安宁还是很不平:“凭什么三皇兄可以出宫去军营?我就要拿着宫女的份列留在宫里?”
皇后:“你先给我闭嘴吧!”
安宁偷偷翻了一个白眼:“知道了母后!”
皇后心疼的看着自己这个小女儿,很头疼!
太子,老二,庆宁都很懂事,很省心,自己一度以为,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懂事又可爱的,直到这个小女儿的到来,她才明白了,前面三个的乖巧懂事都和这个小女儿无关!
侯府里,温知武从庆宁公主嘴里知道了明天就要去西郊大营报告的消息,差点没有反应过来!
前天不是还说慢慢来吗?不是说让自己和爹爹商量一下再说吗?怎么突然就变了?
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和家人商量呢!
自己一家人,爹爹虽然退了下来,但是也还有个闲置,大哥二哥现在都身居要职,自己已经是驸马,不管是从自己两个哥哥的情况,还是自己驸马的身份,都不该去西郊大营,还担任正三品副将,这可是三品啊,已经是高阶武官了!
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他很忐忑,不知道是不是陛下试探自己的。
看一会庆宁公主,他还是鼓起勇气问了:“庆宁,父皇这是什么意思?这是真的还是试探我?”
庆宁公主气笑了:“你把我父皇想成什么人了?不是都跟你说过吗?我父皇一直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他都不怕,你怕什么?”
说完,又把今天在宫里的事都和他说了。
温知武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要自己去看着三皇子,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
陛下这会是生气,想惩罚三皇子,但是,过几天万一不气了呢?
那这个三皇子在军营不得是横着走的存在?
他想到这里,就把顾虑和庆宁公主说了。
庆宁公主失笑:“你就别多想了!不是说你们武将脑子简单吗?怎么到了你这里你是这么多想法啊?
我们分析过了,父皇对三皇弟这也不算是惩罚,他一直知道三皇弟的想法,所以,也是借此机会满足三皇弟的愿望吧。”
温知武听完,不置可否。
晚上,一家人吃了晚膳,庆宁公主两个嫂子,还有温暖去了院子里散步消食,温夫人早早回了自己院子。温家父子四人就在花厅说话。
温知武就说了今天庆宁公主带回来的陛下口谕,听完,大家都沉默了。
温知武见大家不说话,又把今天宫里的事又说了一遍。
温知闲点头:“前面的和阿笙回来和我说的一致,后面他被陛下带走了,所以不知道了。”
温侯爷和温知新,温知华都皱起了眉头,三人想了没几分钟,就想通了。
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就明白了三人想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