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百一十年,冬。
沧京城外的西山,早已银装素裹。一场鹅毛大雪刚刚落下,将整个世界都覆盖在一片纯净的白色之中。忘尘居的庭院里,几株红梅傲然挺立,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
姜承宇与苏慕言已经步入暮年。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青丝也早已变成了白发,但他们的眼神依旧清澈,彼此对视时,依旧能看到那化不开的浓情蜜意。
姜承宇穿着厚厚的狐裘大衣,坐在窗边的暖榻上,手中捧着一个暖炉。他的身体大不如前,尤其是在这样寒冷的冬天,总是觉得手脚冰凉。苏慕言则坐在他的身边,正在为他缝制一件厚实的护膝。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宁静。
“慕言,别缝了,歇会儿吧。”姜承宇轻声说道,眼中满是心疼,“你也累了。”
苏慕言抬起头,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针线:“快好了,再缝几针就成。你这膝盖,一到冬天就疼,有了这个护膝,能暖和不少。”
他将护膝递到姜承宇面前,小心翼翼地为他戴上。指尖拂过姜承宇微凉的皮肤,苏慕言的心中泛起一丝酸楚。他知道,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少了。
“还是你最疼我。”姜承宇握住苏慕言的手,放在自己的脸颊上,“有你在身边,真好。”
苏慕言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却依旧笑着说道:“傻瓜,我们是夫妻,我不疼你疼谁。”
这些年来,他们的生活平静而幸福。姜承宇依旧喜欢在院子里摆弄花草,只是动作慢了许多;苏慕言则常常坐在廊下,晒着太阳,回忆着他们年轻时的往事。偶尔,姜毅也会带着家人来看望他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其乐融融。
新帝对他们也十分敬重,时常派人送来各种补品和慰问。只是,他们早已看淡了名利,只希望能在这宁静的别院中,相守到最后。
这日,姜毅带着他的孙子姜轩来看望他们。姜轩已经长成了一个挺拔的少年,眉眼间依稀有姜承宇年轻时的影子。
“祖父,苏爷爷。”姜轩恭敬地行礼,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
“快起来,快起来。”姜承宇笑着招手,“轩儿来了,快过来让爷爷看看。”
姜轩走到姜承宇面前,甜甜地喊道:“祖父,您身体还好吗?”
“好,好,看到你就更好了。”姜承宇摸了摸他的头,眼中满是慈爱。
苏慕言也笑着说道:“轩儿越来越懂事了。来,尝尝苏爷爷亲手做的桂花糕。”
几人围坐在暖炉旁,聊起了家常。姜毅说起了朝中的事情,新帝勤政爱民,国家依旧繁荣昌盛,只是近年来,西北边境又有些不太平,大食国时常派人骚扰边境。
“父亲,西北的事情,朝廷打算如何应对?”姜承宇问道,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
姜毅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秦将军已经年迈,力不从心了。朝中年轻的将领虽然不少,但缺乏经验,陛下正在发愁,不知道该派谁去镇守西北。”
姜轩突然开口说道:“祖父,苏爷爷,父亲,我愿意去西北!我从小就跟着师傅学习武艺,熟读兵书,我一定能守住西北的边境!”
姜承宇和苏慕言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欣慰。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稚嫩的少年,竟然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和勇气。
“轩儿,西北边境凶险万分,你还太小,不能去。”姜毅连忙说道,他虽然为孙子的勇气感到骄傲,但更担心他的安全。
“父亲,我不小了!我已经十六岁了,我能行!”姜轩坚定地说道,“我不想一辈子都待在京城,我想像祖父、父亲和苏爷爷一样,为国家效力,保卫家园!”
姜承宇看着姜轩坚定的眼神,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也是这样意气风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
“父亲,我觉得轩儿说得对。”姜承宇说道,“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志向和勇气。我们不能因为他年轻就否定他的能力。不如,就让他去西北历练一下,说不定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苏慕言也点了点头:“是啊,侯爷。轩儿聪明勇敢,又有很好的基础,只要有人好好教导,一定能有所作为。我们可以写信给秦将军,让他多多关照轩儿。”
姜毅犹豫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就答应轩儿。不过,你到了西北,一定要听从秦将军的指挥,不可鲁莽行事。”
“谢谢祖父!谢谢父亲!谢谢苏爷爷!”姜轩兴奋地说道,眼中满是激动。
几日后,姜轩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前往西北的征程。姜承宇和苏慕言亲自为他送行,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既有不舍,也有骄傲。
“慕言,你看,我们的后辈已经长大了,能够为国家效力了。”姜承宇轻声说道。
苏慕言点了点头:“是啊,我们也可以放心了。我们这一生,为国家,为百姓,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是几年过去了。
姜轩在西北表现出色,在秦将军的教导下,他屡立战功,很快就晋升为副将。他不仅作战勇猛,而且体恤士兵,深得将士们的爱戴。西北边境在他的镇守下,再次恢复了平静。
姜承宇和苏慕言的身体却越来越差。姜承宇的咳嗽越来越严重,常常夜不能寐;苏慕言的眼睛也渐渐花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但他们依旧相互扶持,彼此照顾,用最后的时光,温暖着对方。
这日,天气格外晴朗。苏慕言扶着姜承宇,坐在院子里的红梅树下。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柔和。
“慕言,你看这红梅,开得真好看。”姜承宇轻声说道,声音有些微弱。
“是啊,真好看。”苏慕言笑着说道,眼中却满是泪水,“就像我们年轻时,在江南看到的那些梅花一样。”
“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在江南相遇,也是这样一个冬天,梅花盛开的时候。”姜承宇回忆道,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当然记得。”苏慕言的声音有些哽咽,“那时候,你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我也还是个青涩的书生。谁能想到,我们竟然能一起走过这么多年。”
“能和你在一起,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姜承宇握住苏慕言的手,“慕言,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和你在一起。”
“嗯,我也是。”苏慕言靠在姜承宇的肩上,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承宇,我好舍不得你。”
“傻瓜,别难过。”姜承宇轻轻擦去他的泪水,“我们只是暂时分开,下辈子,我们一定会再相遇的。”
他顿了顿,看着苏慕言,轻声说道:“慕言,我累了,想睡一会儿。”
“好,你睡吧,我陪着你。”苏慕言轻声说道,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
姜承宇靠在苏慕言的怀里,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脸上带着安详的笑容。他的手,渐渐失去了力气,垂了下去。
“承宇?承宇?”苏慕言轻声呼唤着,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知道,姜承宇已经离开了他。
巨大的悲痛席卷了苏慕言,他抱着姜承宇的身体,失声痛哭起来。哭声在寂静的庭院里回荡,惊飞了枝头的麻雀。
姜毅得知消息后,立刻赶了过来。看到姜承宇安详地躺在苏慕言的怀里,他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几日后,姜承宇的葬礼在忘尘居举行。新帝亲自前来吊唁,朝中的文武百官也纷纷前来送行。百姓们得知消息后,也自发地来到忘尘居外,为这位曾经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送行。
苏慕言穿着一身素色的衣服,静静地坐在姜承宇的灵前。他没有哭,只是默默地看着姜承宇的遗像,眼中满是思念。
姜毅走到他的身边,轻声安慰道:“慕言,你要保重身体。承宇也不希望看到你这样。”
苏慕言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地说道:“我知道,侯爷。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我还要替承宇,看着轩儿成长,看着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
在那之后,苏慕言依旧住在忘尘居。他每天都会坐在院子里的红梅树下,回忆着他和姜承宇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时常会拿出他们年轻时的书信,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仿佛姜承宇从未离开过他。
一年后,苏慕言在睡梦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他的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仿佛是去追寻姜承宇的脚步了。
新帝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他下令,将姜承宇和苏慕言合葬在一起,追封他们为“忠烈双公”,并为他们修建了一座宏伟的祠堂,供后人瞻仰。
忘尘居的庭院里,红梅依旧每年盛开。只是,再也没有那两个相互依偎的身影,在树下诉说着悄悄话。
但他们的故事,却永远流传了下来。百姓们为他们编写了歌谣,文人墨客为他们写下了诗篇。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忠诚,他们的功绩,成为了长明国历史上最耀眼的一抹光彩。
多年后,姜轩成为了西北大将军,他镇守西北多年,战功赫赫,成为了像姜毅、姜承宇一样的一代名将。他时常会来到忘尘居,坐在红梅树下,听老人们讲述着祖父和苏爷爷的故事。
他会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有这样两位伟大的先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责任。
而长明国,也在一代又一代像姜承宇、苏慕言这样的忠臣良将的守护下,继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他们的传奇故事,也成为了长明国历史长河中,一颗永不磨灭的明星,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不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