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百年,冬,腊月。
距离皇上的六十大寿庆典越来越近,沧京城内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商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贺寿礼品,来来往往的行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苏慕言已经连续多日在文渊阁加班加点,整理和编撰赈灾档案。随着整理工作的深入,他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江南地区的赈灾款项不仅屡次短缺,而且账目上的漏洞百出,许多支出都没有相应的凭证,显然是有人在暗中做了手脚。
“张大人,您看这里。”苏慕言拿着一份江南赈灾的账目,找到了文渊阁的老待诏张敬,“这笔五千两白银的赈灾款,账目上写着用于购买粮食,但却没有任何购买凭证和发放记录,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张敬接过账目,仔细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苏大人,你说得没错。这账目确实有问题。江南地区近年来灾害频发,朝廷每年都下拨了大量的赈灾款,可为什么还会屡次出现短缺呢?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我怀疑,有人在暗中挪用赈灾款。”苏慕言语气严肃地说道,“而且,从账目的漏洞来看,这绝对不是一个人所为,而是一个团伙作案。”
张敬点了点头:“苏大人的猜测很有道理。不过,这件事牵扯重大,涉及到江南地区的地方官员,我们必须谨慎处理。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贸然上报,很可能会打草惊蛇,甚至引火烧身。”
“张大人说得对。”苏慕言说道,“我已经暗中让人去江南调查此事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先不动声色,继续整理档案,以免引起别人的怀疑。”
“好。”张敬点了点头,“苏大人做事沉稳,考虑周全,老夫佩服。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有任何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与此同时,翰林院的姜承宇也将自己发现的地方官员虚报政绩的情况,向父亲姜毅做了汇报。
“父亲,这些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竟然虚报赋税和人口,欺骗朝廷,实在是太可恶了!”姜承宇愤怒地说道,“我已经把这些情况整理成了一份奏折,准备明天呈给皇上。”
姜毅接过奏折,仔细看了一遍,脸色变得十分凝重:“承宇,你做得很好。这些地方官员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利益和百姓的福祉。不过,你在呈给皇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这些官员背后,很可能牵扯到一些朝中的势力,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更大的动荡。”
“父亲,您的意思是……”姜承宇疑惑地看着姜毅。
“我的意思是,你先不要直接弹劾这些官员。”姜毅说道,“你可以先把奏折交给御史大夫张大人,让他先暗中调查一下。等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之后,再一起呈给皇上。这样既可以避免打草惊蛇,又可以确保弹劾的成功率。”
“孩儿明白了。”姜承宇点了点头,“多谢父亲指点。”
“好了,你先下去吧。”姜毅摆了摆手,“记住,做事一定要谨慎,不可冲动。”
姜承宇躬身行礼,转身离开了书房。
姜毅看着姜承宇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随着承宇和苏慕言在朝中逐渐崭露头角,他们必然会成为某些人眼中的眼中钉、肉中刺。而二皇子的党羽,尤其是柳明等人,更是不会善罢甘休。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他们。
这日,苏慕言正在文渊阁整理档案,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他派去江南调查赈灾款挪用案的人,在途中遭遇了意外,不幸身亡。
“什么?!”苏慕言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怎么会这样?他怎么会突然遭遇意外?”
“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前来汇报的人说道,“只知道他在路过江南的一条河边时,不小心失足落水,溺水身亡了。”
“失足落水?”苏慕言皱起了眉头,“他水性很好,怎么会轻易失足落水?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他意识到,这绝对不是一场意外,而是有人故意杀人灭口。这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江南的赈灾款挪用案,背后一定牵扯到了强大的势力。
“你立刻去江南,务必查清他的死因,同时继续调查赈灾款的事情。”苏慕言严肃地说道,“记住,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是,苏大人。”
那人离开后,苏慕言的心情变得十分沉重。他知道,调查工作已经引起了对方的注意,接下来的调查将会更加困难和危险。但他并没有退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真相,将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绳之以法。
而在户部侍郎柳明的府邸内,柳明正和赵坤等人庆祝。
“哈哈哈,那个调查赈灾款的人已经被我们处理掉了。”赵坤得意地说道,“我看苏慕言还怎么查!”
“做得好。”柳明点了点头,“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苏慕言那个人很狡猾,他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我们必须加快计划的实施,在皇上的寿宴之前,除掉姜毅和苏慕言。”
“柳大人放心,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赵坤说道,“寿宴当天,我们会在姜毅和苏慕言的酒里下毒,让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死去。到时候,谁也不会怀疑到我们头上。”
“好。”柳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一定要做得干净利落,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是,柳大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皇上的六十大寿庆典越来越近。沧京城内的喜庆气氛也越来越浓厚。然而,一场针对姜毅和苏慕言的致命陷阱,已经悄然布置好了。
苏慕言派去江南的人,终于传来了消息。他们不仅查清了之前那人的死因,确实是被人谋杀的,而且还找到了一些关于赈灾款挪用案的重要证据。证据显示,江南地区的几位知府和县令,与户部的一些官员相互勾结,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挪用赈灾款,中饱私囊。而户部侍郎柳明,正是这个贪腐团伙的头目。
“柳明!”苏慕言看着手中的证据,眼中充满了愤怒,“没想到竟然是他!”
他立刻拿着证据,来到了永宁侯府,找到了姜毅。
“永宁侯,我找到了证据!江南的赈灾款挪用案,幕后黑手就是柳明!”苏慕言激动地说道,将证据递给了姜毅。
姜毅接过证据,仔细看了一遍,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果然是他!这个柳明,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挪用赈灾款,残害百姓!”
“我们必须立刻将这件事禀报给皇上,将柳明等人绳之以法!”苏慕言说道。
“不行。”姜毅摇了摇头,“现在距离皇上的寿宴只有几天了,我们如果在这个时候弹劾柳明,必然会引起朝堂的动荡,影响寿宴的顺利进行。而且,柳明是二皇子的舅父,他的党羽众多,我们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很难将他扳倒。”
“那我们怎么办?”苏慕言焦急地问道,“难道就这样放过他吗?”
“当然不是。”姜毅说道,“我们可以先将这件事压下来,等寿宴结束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将柳明等人一网打尽。而且,我怀疑柳明等人在寿宴上会有异动,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将他们的阴谋彻底揭露。”
“永宁侯的意思是……”苏慕言似乎明白了姜毅的意图。
“没错。”姜毅点了点头,“我们可以假装不知道这件事,继续按部就班地准备寿宴。同时,暗中加强戒备,监视柳明等人的动向。一旦他们在寿宴上有所行动,我们就可以将他们人赃并获,让他们无从抵赖。”
“好主意!”苏慕言点了点头,“就按照永宁侯说的办。”
两人又详细地商议了一番,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他们决定,由姜毅负责联系禁卫军统领赵刚,让他暗中加强皇宫的戒备;由苏慕言负责监视柳明等人的动向,收集他们的罪证;由姜承宇负责在寿宴上密切关注柳明等人的行动,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发出信号。
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在皇上的六十大寿庆典上展开。姜毅、姜承宇和苏慕言,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决心要将柳明等人的阴谋彻底粉碎,守护好长明国的和平与稳定。而柳明等人,还在为自己的计划沾沾自喜,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一步步走进了姜毅等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