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风带着清爽的凉意,吹遍了跨域学堂的每一个角落。灵植田里的青霖籽已结出饱满的种子,草药圃的秋菊绽放出金黄的花朵,藏书阁外的银杏树下,时常能看到五国学子围坐讨论的身影。就在这时,紫穹境主的邀约如期而至——邀请跨域学堂的三十名优秀学子,前往紫穹境开展为期十日的“灵脉研学”,亲身感受灵脉与自然共生的守护之道。
选拔学子时,姜玥瑶特意兼顾了各国与不同专长:李承擅长记录与总结,负责整理研学笔记;林小墨精通草药与灵植,可与紫穹境灵植师深入交流;西域少年巴特尔熟悉野外生存,能协助保障团队安全;安禾国的学子阿禾擅长农耕,想探寻灵脉对作物的滋养奥秘;还有来自长明国的医学生苏晓、苍梧国的阵法爱好者陈砚等,各有擅长,互为补充。
出发前,姜玥瑶特意召集学子们,递过三十个特制的“研学锦囊”——每个锦囊里都装着本国的特色物品:长明国的宣纸、安禾国的稻种、苍梧国的草药标本、西域的羊绒帕,还有紫穹境的灵植图谱副本。“带着这些锦囊,不仅是为了记录研学所得,更是为了让你们记住,无论走到哪里,你们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也代表着跨域联盟的同心。”
乘坐传送阵抵达紫穹境时,境主已带着灵植师和弟子在樱花谷外等候。与春日的绚烂、夏日的葱郁不同,秋日的紫穹境别有一番韵味:樱花树的叶子染上金黄,灵脉旁的溪流泛着粼粼波光,空气中弥漫着灵草与泥土混合的清新气息。
“欢迎各位少年朋友来到紫穹境。”境主笑着迎上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好奇的脸庞,“这次研学,我们不设固定课程,只希望你们能用心观察、用心感受——灵脉不是冰冷的能量源,而是与万物共生的‘生命纽带’,守护灵脉,就是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
首日的研学地点是紫穹境的核心灵脉区——“万象谷”。谷中一条蜿蜒的灵脉如银色丝带,穿梭在山林之间,所到之处,草木格外繁盛,连秋日的落叶都透着淡淡的灵气。灵植师带领学子们沿着灵脉行走,指尖轻触灵脉附近的土壤:“大家试试,能感受到土壤里的不同吗?灵脉的能量会缓慢渗透到土壤中,滋养微生物与植物根系,让这里的生态形成良性循环。”
林小墨蹲下身,将手指插入土壤,闭目感受片刻后,眼中满是惊叹:“比跨域学堂的土壤更温润,还带着一丝微弱的能量流动,难怪这里的灵植长得这么好!”阿禾也凑近观察,轻声说道:“要是能把灵脉滋养土壤的原理带回安禾国,说不定能让更多农田受益。”
境主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补充:“灵脉的能量虽强,却不能强行掠夺。紫穹境守护灵脉的秘诀,在于‘顺应’——不破坏灵脉周边的植被,不随意开采灵脉资源,让能量自然循环。就像你们跨域联盟守护和平,不能只靠一方的力量,而是要顺应各国的需求,互相扶持。”
接下来的几日,学子们的研学内容愈发丰富。在“灵植培育园”,他们看到紫穹境灵植师如何利用灵脉余温,培育出能在寒冬生长的耐寒灵植;在“灵脉防护阵”遗址,境主讲解了百年前紫穹境如何联合周边部族,共同抵御外敌破坏灵脉的故事——那时的紫穹境尚未封闭,曾与周边部族约定,共同守护灵脉,互通有无,后来虽因战乱暂时隔绝,却始终记得“联合守护”的初心。
“这和我们跨域联盟太像了!”李承停下笔,激动地说,“百年前紫穹境与部族联合护脉,如今我们五国联合守护和平,都是‘同心为守’啊!”
境主眼中闪过赞许:“正是如此。守护从无新旧之分,也无地域之别。无论是灵脉、农田,还是边境安宁,核心都是‘共生’——万物共生,各国共生,才能长久。”
研学的第五日,境主提议开展一场“灵脉护植”实践活动:让学子们分组,在灵脉周边种植新培育的“灵泽草”。这种草既能吸收灵脉多余的能量,防止能量外泄破坏生态,又能净化土壤,是灵脉与周边环境的“平衡使者”。
分组时,学子们自然而然地打破了国籍界限:李承与陈砚一组,负责规划种植区域;林小墨与苏晓一组,筛选健康的草苗;巴特尔与阿禾一组,负责翻土与种植。大家分工协作,默契十足。阿禾在翻土时,发现灵脉周边的土壤结构特殊,便结合安禾国的农耕经验,建议在草苗周围铺一层碎秸秆,既能保墒,又能防止杂草生长;巴特尔则用西域的打结技巧,将草绳编织成防护网,围在种植区外围,避免小动物踩踏幼苗。
紫穹境的灵植师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称赞:“你们将各自国家的经验融入灵植培育,比我们单一的方法更周全!这就是跨域交流的意义啊。”
实践结束后,学子们围坐在灵脉旁的石桌旁,分享各自的感悟。苏晓拿出随身携带的医书,认真地说:“我发现灵脉周边的草药药效更强,或许可以研究灵脉能量与草药成分的关系,以后能配制出更好的药膏,帮助边境受伤的士兵。”陈砚则指着地上的防护网:“巴特尔的编织技巧给了我启发,或许可以将这种方法融入阵法,让防护阵更轻便、更易搭建。”
境主坐在一旁,静静聆听着少年们的畅想,眼中满是欣慰。他转头对陪同研学的姜玥瑶说:“你看这些孩子,他们已经懂得将‘守护’从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还能跨越国界融合智慧——这比任何典籍都更有力量。”
研学的最后一日,境主带着学子们来到紫穹境的“守脉阁”。阁内陈列着百年前各国联合守护灵脉的信物:刻着部族图腾的石斧、记录合作约定的竹简、象征友谊的灵植种子……境主指着这些信物,缓缓说道:“这些信物,记录着紫穹境与周边部族的守护约定。今天,我也想请你们留下一件信物,作为跨域学堂与紫穹境的联结,也作为你们对未来守护的承诺。”
学子们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物品:李承将十日来整理的研学笔记郑重放下,上面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与感悟;林小墨献上一株用灵脉水培育的青霖籽幼苗,象征灵植与友谊的延续;巴特尔递上一把西域弯刀的缩小模型,代表西域部落守护和平的决心;阿禾则拿出安禾国新收获的稻穗,寓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三十件信物整齐地摆放在守脉阁中,像一座小小的“跨域同心塔”。
离开紫穹境时,学子们站在传送阵前,向境主与灵植师挥手告别。巴特尔大声喊道:“境主爷爷,下次我们还来!要把紫穹境的守护之道,带回跨域学堂,教给更多同学!”
境主笑着点头,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传送阵中。姜玥瑶看着境主眼中的暖意,心中忽然明白:这场灵脉研学,不仅让学子们学到了知识,更让他们在心底埋下了“深度共生”的种子——跨域守护从不只是“合作”,而是像灵脉与万物那样,彼此滋养、彼此成就,形成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返回跨域学堂后,学子们立刻将研学所得整理成《灵脉守护要义》,还在学堂内举办了“灵脉研学展”:展板上贴着研学照片与笔记,展台上摆放着从紫穹境带回的灵植标本与信物复制品,吸引了无数师生与青禾镇百姓前来参观。
阿禾站在展台前,向围观的百姓讲解灵脉对作物的滋养:“以后我们可以尝试在农田旁种植灵泽草,虽然没有紫穹境的灵脉,但或许能改善土壤,让庄稼长得更好!”苏晓则在一旁演示用灵脉周边草药改良的药膏,为一位老奶奶涂抹在干裂的手上,很快便缓解了疼痛。
姜玥瑶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又望向远处的田野——夕阳下,五国学子在灵植田里一起收割青霖籽,他们的笑声与农具碰撞的声响交织在一起,与青禾镇的炊烟、学堂的灯火共同构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她知道,这场秋日灵脉研学,不是结束,而是跨域守护联盟向“深度共鸣”迈进的新起点。未来,这些少年会带着在紫穹境收获的感悟,将“共生共守”的理念传递到五国的每一个角落,让和平的根基扎得更深、更稳。
当晚,姜玥瑶在给明慧公主、巴图首领与苍梧国林墨爷爷的传讯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灵脉之守,在顺应共生;跨域之守,在同心共鸣。今秋紫穹研学,让少年们知‘共生’之要义,明‘共鸣’之珍贵——此乃跨域联盟最宝贵的收获,亦是未来和平最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