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亲王福全去而复返,在云澈刚刚得知“五台山异动、幼主危”的惊悚消息后,如同幽灵般再次出现在承乾宫门外。他那沉稳而冰冷的声音,穿透厚重的宫门,直击云澈紧绷的心弦。
云澈瞬间敛起所有外露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对铃铛儿使了个眼色,示意其开门,自己则迅速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襟,垂首静立,面上恢复了一贯的恭顺与平静,仿佛刚才的惊涛骇浪从未发生。
宫门开启,裕亲王迈步而入,依旧是一身常服,但眉宇间的凝重较之昨夜更甚,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空荡的庭院,最终落在云澈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
“臣妾参见王爷。”云澈依礼福身。
“免了。”裕亲王抬手,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想捕捉一丝一毫的异常,但云澈掩饰得很好。“本王前来,是告知懿妃一事。刚接到五台山快马传书,四阿哥一行已安全抵达,入驻菩萨顶寺院,一切安顿妥当。”
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然,山路崎岖,阿哥年幼,偶染微恙,随行太医已悉心诊治,并无大碍,只需静养数日。为免懿妃忧心,特来知会。”
微恙?静养?云澈的心猛地一沉。这轻描淡写的“微恙”,与神秘人警告的“幼主危”、星辰龟甲显示的命星紊乱,岂能等同?这是裕亲王的安抚之词,还是真相确实如此?若是后者,为何会有那般强烈的预警?若是前者……他此刻前来告知,是试探她是否已得知消息,还是另有图谋?
她立刻露出恰到好处的担忧与感激:“有劳王爷亲自告知。胤禛年幼,远行辛苦,偶有不适也是常情,有太医和王爷安排的人手照料,臣妾自是放心。只是……不知是何微恙?可需注意些什么?”她试图获取更多细节。
裕亲王目光微闪,淡淡道:“不过是旅途劳顿,加之山中寒气侵体,略有风寒咳嗽,已服下驱寒汤药,并无大碍。懿妃不必过于挂怀,安心在宫中静修即可。皇上龙体亦需静养,宫中不宜多生事端。”话语中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让她安分守己。
“臣妾明白,谢王爷体恤。”云澈垂首应道,心中却寒意更甚。裕亲王越是轻描淡写,她越觉得此事蹊跷。但眼下,她没有任何证据和能力去质疑或深究。
裕亲王又看似随意地询问了几句云澈近日起居,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殿内陈设,尤其在云澈常坐的窗边榻桌和那个铺着细沙的木盘上停留了一瞬,才起身告辞:“既已知晓,本王便不多扰了。懿妃好生歇息。”说罢,转身离去,宫门再次合拢。
裕亲王一走,云澈强装的镇定瞬间瓦解,后背惊出一身冷汗。他刚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深意。那句“宫中不宜多生事端”,分明是最后的警告。而他似乎对殿内情况有所察觉……那个沙盘?
但此刻,她无暇细究裕亲王的意图,更大的焦虑攫住了她——胤禛在五台山到底遇到了什么?“观星录”!那个神秘人提到的“观星录”是唯一的线索!她必须尽快找到它!
独处中的“发明”与探寻
接下来的日子,云澈在极度焦虑和强制冷静的撕扯中度过。表面上看,承乾宫愈发沉寂,她每日只是诵经、静坐、做些简单的针线,仿佛真的接受了“静修”的安排。但暗地里,她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两件事上:一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试图遥感知胤禛的状况;二是疯狂搜寻“观星录”的线索。
对于前者,她更加专注地沉入星辰龟甲的世界。每晚子时,万籁俱寂,她便会摒除杂念,将心神与龟甲深度融合,不再仅仅是观察星图,而是尝试将自身星辉之力化作极其纤细的感知触角,沿着星图中那条连接她与胤禛的、若有若无的血脉之光,向五台山方向无限延伸。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且如同在迷雾中摸索,感知到的信息模糊而断续,时而能捕捉到一丝代表胤禛的、微弱却顽强的生命气息,时而又被一股混乱、阴冷的能量场干扰阻断。这种不确定感,让她备受煎熬。
对于“观星录”,她毫无头绪。这名字听起来像是一本书,一部典籍。它会在哪里?文渊阁?宫中某处密室?还是……就在这承乾宫内?她开始以“排遣寂寥、温习古籍”为名,让铃铛儿和福安想办法,从宫中书库借阅一些前朝杂记、地方志、乃至佛道相关的经典(范围尽可能广),由铃铛儿诵读,她则凝神倾听,不放过任何可能与“观星”、“秘闻”、“异象”相关的字句。同时,她也在承乾宫内展开了一场极其隐秘的“地毯式”搜索。凭借超凡的感知,她仔细探查殿内每一寸墙壁、地板、梁柱,寻找可能的暗格或异常能量波动。这个过程缓慢而细致,如同大海捞针。
温馨回忆与心灵支撑
在焦虑的搜寻和等待中,与胤禛相处的点滴回忆,成了支撑云澈的最大力量。夜深人静时,她会抚摸着为胤禛新做的、尺寸稍大的里衣,回想他临行前乖巧又依恋的模样。她会想起教他认字时,他小手握住毛笔的认真劲儿;想起做“水果沙冰”时,他吃到冰凉甜品时惊喜瞪大的眼睛;想起在“星空”下,他听着催眠曲安然入睡的恬静脸庞。
这些温暖的记忆,如同寒夜中的星火,照亮了她内心的孤寂与恐惧。她告诉自己,必须坚持下去,为了那个孩子,一定要找到“观星录”,一定要护他周全。这种强烈的母爱,化作了不屈的毅力,驱动着她在这看似绝望的困境中继续前行。她甚至开始利用手头有限的材料,制作一些更复杂、需要极大耐心的小物件,比如用极细的丝线编织寓意“平安归来”的复杂中国结,或是打磨一枚光滑圆润、可以握在手心安抚情绪的“思念石”,这些举动既是情感的寄托,也是保持心智清明的修行。
转机初现
就在云澈几乎要将承乾宫翻遍却一无所获,开始怀疑“观星录”是否真的存在时,转机意外地出现了。
一日,铃铛儿从内务府领回一批新贡的丝绸布匹,其中夹杂着一本作为样本附送的、前朝某位喜好风雅的太监所着的《宫苑杂咏》,内容多是吟咏宫廷景致、记录琐闻轶事。铃铛儿见其文字浅白,便读来为云澈解闷。
当读到其中一篇关于观星台的诗词注解时,云澈的心猛地一跳!注解中提及,前朝崇祯皇帝曾痴迷星象,不仅在宫中建有观星台,更曾命人编纂一部囊括古今星图、异星记录与占验心得的《乾象秘鉴》,据说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失传的璇玑阁星占残篇!然而崇祯国破后,此书便不知所踪,有传言说其副本或残卷曾藏于宫中某处与星象观测相关的隐秘殿阁。
《乾象秘鉴》!璇玑阁星占残篇!这会不会就是神秘人口中的“观星录”?或者至少是关键的线索!
云澈强压激动,让铃铛儿反复诵读相关段落,并仔细询问书中提到的观星台旧址(位于紫禁城东南角,靠近钦天监,但前朝覆灭后已半废)以及可能藏书的殿阁名称(如“晷影斋”、“望星楼”等,多已废弃或改作他用)。
希望的火花重新燃起!虽然这些地方大多非她所能涉足,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她开始更加专注地通过星辰龟甲去感应紫禁城东南方向的能量场,尤其是那些可能与星象、古籍相关的废弃殿阁。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当云澈再次将心神沉入龟甲,全力感应东南方向时,异变发生了!龟甲内星图中,代表紫禁城东南角的一片区域,突然亮起了一颗极其黯淡、却带着古老书卷气息的辅星!同时,她贴身佩戴的那枚黑玉钥匙,也传来了一阵清晰而短暂的共鸣,方向直指东南!
有反应了!龟甲和钥匙同时指向东南方!那里果然有与璇玑秘藏相关的物品,很可能就是《乾象秘鉴》的残卷!
然而,还没等云澈仔细定位,星辰龟甲突然剧烈震颤起来!星图中,代表龙脉核心的区域,光芒大盛,却并非以往的稳定流转,而是呈现出一种狂暴、紊乱的脉冲状态,仿佛地底有什么东西被惊动了!与此同时,云澈清晰地感觉到,脚下大地传来一阵极其微弱、却无法忽视的震动!
这震动并非地震,而是……更像是某种庞大的能量体在深处翻腾、冲撞引发的共鸣!
龙脉异动!就在紫禁城下方!是因为她刚才的感应触及了什么?还是……五台山那边的变故,终于影响到了京师的龙脉根本?!
云澈骇然失色,猛地从入定中惊醒!还没等她理清头绪,承乾宫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奔跑声和惊慌失措的呼喊,由远及近,似乎整个皇宫都被惊动了!
“地动了!地动了!”
“快跑啊!”
“护驾!护驾!”
混乱的声浪瞬间打破了夜的宁静!宫墙之外,火光骤起,人声鼎沸!
龙脉异动,竟引发了如此明显的天地异象?!这紫禁城,乃至整个京城,将要发生什么?!
云澈握紧手中滚烫的星辰龟甲,感受着脚下尚未平息的细微震动,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不祥预感。寻找“观星录”的线索刚刚浮现,更大的危机却已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