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意气睨千秋,万里云烟不肯休,一朝翻作黄粱梦……”
路宁空荡荡的心中忽然想起几句诗来,最后一句却是沉吟许久,心中如电般闪过这十年间的点点滴滴,龙宫遇师、白猿授道、人海寻仇、邪教显踪、炉火煎熬、宝镜习剑、灵泉淬体、人前逞豪、师恩深重、挚友良朋……种种一切,仿佛都要随着这一次失败而消散了。
扪心自问,甘心吗?
若不肯甘心,又当如何?
路宁在空寂无声的洞府之中拷问自心,就像是当年在九霄天禽剑阵之中一次又一次面对剑意问心的坚持,又像是当初在鄱阳湖底第一次看到王风府绝命书时的激荡,更像面对是师父温半江真人一次又一次试探自家道心、设下种种考验时的进退两难……
最终,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样,站起身解开了洞府禁制,笑吟吟地踏出洞府。
牛玄卿黄公焞早从马奇、青白童子处得知这一次乃是老爷人生中最初最大的难关,故此这些时日一直守在洞府门口不曾离去,路宁一出洞来本该就见着二童子才是,却不想他刚一踏足洞外,便见到了温半江真人宽袍大袖的背影,正在洞口俯首观溪,也不知在此地待了多久,更瞧不见其面目神情。
路宁从容拜伏于地,恭声道:“弟子路宁,拜见师父。”
温半江真人身形未动,微微道:“你可还有什么事想交代吗?”
路宁想也不想便道:“弟子只是失败,又不曾死,并没有什么后事可以托付师父,日后在外门,弟子也必定日日勤修,不忘师父多年教诲。”
温真人似乎也没有料到路宁会如此说,观溪的身形虽然未动,束发的道冠却似微微动了一动,然后才道:“还有一日,你可要等这一日过去?”
面对师父的话,路宁似乎早有预料,面色坚毅,无声的摇了摇头。
温半江真人虽未转身,却如同眼见一般,叹息道:“既然如此,门规森严,为师也无法了。”
说罢,也不见真人如何动作,便有一派金光凭空罩在路宁全身。
他只觉得浑身真气顿时仿佛抽丝剥茧一般尽数被金光汲取而去,片刻之后便自涓滴不剩,丹田气海之中诸多道法、法术、剑诀的种子符箓统统消失不见,三百六十四道剑印无踪,只留下与紫府玄功无关的诸如白猿剑诀之类,还有识海之中的佛性金莲。
同时消失的,还有关于紫府玄功、玄都剑诀等的一切记忆。
没有了这些,路宁原本满满当当的十年经历里顿时千疮百孔,连带着他原本坚固的道心亦是瞬间空空荡荡,心慌莫名,这却并非温真人抽取路宁法力修为时施展的法术不够玄妙,实在是人生缺失太多,再神奇的法术也填补不了这许多的空白。
怅然若失的路宁好半晌方才回过神来,感受着周身的空空荡荡,多年来仗之修身养性的一身功力仿佛付诸流水,体味着虚弱不堪的肉身,许久之后,内心方才重新渐渐坚定起来,酝酿了许久的情绪,最终说了一句:“不过是从头再来罢了,却不知这一番,又会有如何际遇?”
温真人原本温和的声音之中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忧伤与疲惫,“路宁,师父这里有一颗丹,从收你入门时便在炉中锻炼,只盼着用它不上,只可惜事与愿违、道途常事啊!”
他背负的双手之中露出一颗黑黝黝的丹来,“此丹能延寿一甲子,只是吞服之后需要二百年时间才能化去,这二百年时间里,此丹能一直加持主人法力,斗法之能不逊色道门下品金丹,你将此丹拿去,也不枉我们师徒一场。”
路宁眼眶一酸,想到师父除了多番传法,安排下玄雷剑外,居然还在炉中炼了这样一颗宝丹,对自己的恩情实难以用言语形容,不免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俯首不起,口中道:“师父厚恩,弟子万难报偿!”
“只是这丹,弟子不能要。”
温半江真人似乎有些意外,“竖子!此丹乃是为师求了多少人,访了多少友,才凑齐灵材炼制,吞下去便能比拟金丹之辈,你可知机缘难得?”
“为师要不是看在与你师徒一场的份上,怎会如此尽心?你有佛门修为,又有白猿剑诀和诸天派道法,还有紫玄山外门所传道法,得了此丹,日后亦能有所成就,两百多年岁月,许就能遇着别样机缘,一样成仙了道呢?”
路宁坦然道:“师父你曾教导过弟子,修行要遵从本心,弟子虽然不成器,却还不曾忘记本心,这样的机缘,不要也罢!”
这一次温真人许久不曾回话,好半天功夫才仿佛从云天之外传来他淡淡的声音道:“路宁,你要想好了,没有此丹,你的仙缘便无了,一辈子修行也到了尽头,不过是在井中枯守,再也不能有破开头顶青天的那一天了。”
路宁缓缓站起身来,轻轻挥了挥衣袖,像是掸了掸身上的尘土,抹去心灵上的蒙昧,又仿佛是在与紫玄山修道十年的人生作别一般,并没有回答温真人的话。
他昂首面对师父的背影,慢慢吟哦道:“少年意气睨千秋,万里云烟不肯休,一朝翻作黄粱梦……茫茫沧海纵孤舟!”
“舟”字出口,路宁再无疑虑,本心安定,一片空蒙,却似乎从虚空中传来一阵水晶碎裂也似的脆响。
随即路宁便觉得神识灵觉突然与某种虚空中的存在生出了莫名的感应,恍惚间路宁目光眺望向无穷无尽地远方极点,彼处一灵光乎日月,迅乎而电驰,却被神识灵觉锁死,走之不及,逃之不脱,最终骤然大放光华,令路宁生出一种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
不,或许不是置身其中,而是从窍中脱出!
就在路宁心中生出这一层似是而非的明悟时,那窍中一点混沌之神降下,与路宁神识灵觉化合唯一,然后轰然一声,原本失去的道法、真气、记忆等忽然自虚空之中倒灌而出,重又回到了路宁的肉身之中,不止如此,还有一段失去十年之久的记忆亦一同重归。
只是路宁尚来不及体会其中意味,便觉周身三百六十四处穴道似乎都感应到了那一点混沌之神,居然同时轰鸣,如水一般的阴阳有无形真气不住鼓荡,冲出体外七丈开外,宛如长河奔流、洪水泛滥,真气激动虚空,发出阵阵异响。
庞大的真气先是犹如潮水扑岸,后来竟然仿佛九天雷鸣,那虚空之中的一点灵光中亦是雷声大作,与三百六十四处穴道、无穷阴阳真气呼应,轰轰隆隆的雷声中,识海灵光里涌出无数天地元气,奔腾若江河之下,最终汇聚为一声仿佛开天辟地的巨响,震撤古今寰宇未来,震得路宁周身五经七脉、心肝肾三处豁然开朗,震得路宁忍不住一声长啸,声若雷鸣,高亢直入九霄,若无温真人遮掩,只怕这一声啸便是整座紫玄洞天都能清晰与闻。
“看清樊笼自出窍,何须向那槛外寻?”
温半江真人此时早已经转过身来,欣慰地看着爱徒,半是调侃,半是感慨的说道。
(第二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