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之带来的游记手札,如同一把古老的钥匙,为“意象共鸣”实验打开了新的思路。接下来的几天,工作室变成了一个奇特的“情绪实验室”。
在江屿严谨的设计下,他们开始系统性地测试不同情绪“心境场”对玉珏的影响。洛薇薇和林月瑶负责引导和维持特定的情绪氛围,陆晨风则作为“共鸣器”,在相应的情绪状态下,发出那种随性探寻式的哼鸣。
当氛围被引导向轻快愉悦时,陆晨风的哼鸣也带上了跳跃的节奏,玉珏表面流转的光影变得明亮、活跃,如同阳光下跳跃的溪流,能量读数显示出高频而富有弹性的波动。
当氛围转向沉静平和,林月瑶播放着舒缓的梵乐,洛薇薇点燃了淡淡的檀香,陆晨风的哼鸣变得悠长绵远,玉珏的光影则如同月下平静的湖面,光晕柔和,流动缓慢,能量波动稳定而深邃。
而当洛薇薇尝试引导一种略带感伤的氛围时,陆晨风的哼鸣不自觉地染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惆怅,玉珏表面的光影竟也随之变得朦胧、黯淡,流动中带着些许凝滞感,能量读数呈现出一种低频的、略带压抑的共振。
江屿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每一种情绪状态下对应的光影模式特征和能量频谱数据。大量的数据积累下来,虽然依旧无法精确量化那些流动的“意象”,但一种模糊的“情绪色谱”开始显现。玉珏仿佛真的拥有一面能够映照人心的镜子,以其独特的光影语言,回应着外界的情绪涟漪。
实验间隙,洛薇薇总会适时地为大家泡上来。她似乎对江屿的喜好摸得越来越清楚,带来的茶叶从龙井到白茶,再到一种味道极为清幽的野放红茶,总能恰到好处地舒缓疲惫,提神醒脑。
江屿接过她递来的茶杯时,指尖偶尔会不经意地相触。那瞬间微凉的触感,总会让他停顿半秒,然后才低声道谢。他开始习惯在分析数据的间隙,抬眼就能看到她在窗边照料那盆文竹的身影,或是她与林月瑶低声交谈时侧脸的柔和线条。
一次,当洛薇薇弯腰去捡拾不小心掉落的笔时,发梢轻轻扫过江屿放在桌边的手背。那轻柔的、带着微痒的触感,让他整个手臂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视线从屏幕上移开,落在她低垂的脖颈和那一缕不听话的发丝上,久久没有移开。
洛薇薇直起身,对上他有些失神的目光,微微一怔,随即了然般地弯起唇角,什么也没说,只是将那支笔轻轻放回他手边。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缓慢靠近的张力,比任何实验数据都更难以捕捉,却又真实地存在于每一次眼神的交汇,每一次指尖的偶然触碰,每一次默契的沉默之中。
这天实验结束,陆晨风和林月瑶先行离开。工作室里只剩下江屿和正在整理茶具的洛薇薇。
江屿没有立刻投入下一轮的数据处理,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已然降临的夜色和远处璀璨的城市灯火。洛薇薇收拾好东西,走到他身边,并肩而立。
“看来,这块玉珏比我们想象的更‘多愁善感’。”洛薇薇轻声笑道,打破了寂静。
江屿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她带着笑意的侧脸上。窗玻璃模糊地映出他们两人的身影,靠得很近。
“嗯。”他应了一声,停顿了片刻,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才缓缓开口,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数据初步表明,情绪状态与玉珏的回应模式存在显着相关性。你的……情绪引导,很有效。”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肯定她在实验中的、非技术性的核心作用。
洛薇薇心头一跳,转脸看向他。夜色透过窗户,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没有丝毫敷衍。
“能帮上忙就好。”她压下心中的悸动,语气轻松,眼底却漾开一片暖意。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不再有任何尴尬,只有一种共同经历了探索、分享了成果后的宁静与满足。窗外是繁华喧嚣的都市,窗内是安静并肩的两人,以及那块在实验台上沉静无言、却仿佛承载了无数情绪秘密的古老玉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