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清晨,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穿透薄云,洒下清澈明亮的光线。工作室的窗户敞开着,微凉的晨风带着湿润的草木气息涌入,驱散了昨夜残留的些许沉闷。
江屿到得很早。他站在窗边,目光落在窗台上那盆被洛薇薇带来的文竹上,翠绿的叶片上还挂着几颗晶莹的晨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窗框,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回放着昨夜雨中的光影,洛薇薇在门厅灯光下温软的微笑,以及自己那未竟的话语。
一种陌生的、混杂着些许懊恼与更多不明悸动的情绪,在他素来平静的心湖中荡漾。他试图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这种状态,将其归类为因实验取得突破和人际互动增强而产生的正常生理心理反应,但效果甚微。那些感性的碎片,如同玉珏表面流动的光影,无法被精确的公式定义。
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江屿迅速收敛心神,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惯常的平静。
洛薇薇走了进来,手里依旧提着早餐纸袋。她今天穿了一件鹅黄色的衬衫,显得明亮又精神,脸上带着自然的笑意,仿佛昨夜雨中那微妙的氛围并未对她造成任何困扰。
“早。”她将纸袋放在茶几上,声音轻快,“路过那家新开的烘焙店,买了他们招牌的可颂,听说酥皮做得特别棒。”
“早。”江屿应道,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又移向纸袋,“谢谢。”
陆晨风和林月瑶也先后到来。四人围坐在茶几旁,享用着酥脆的可颂和温热的咖啡,气氛轻松。自然而然地,话题又回到了玉珏的研究上。
江屿将这几天“情绪色谱”实验的数据总结简要说明了一下。“数据初步证实,不同的情绪‘心境场’能引动玉珏产生特征迥异的能量波动和光影模式。这表明,玉珏对外界情绪的感知和回应,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陆晨风咽下口中的食物,问道,“继续扩大情绪样本库?”
“这是一个方向。”江屿点点头,但话锋一转,“但根据顾先生提供的手札线索,以及我们目前的发现,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更进一步——不是被动地观察玉珏对不同情绪的回应,而是尝试主动构建一个更稳定、更深刻的‘共鸣场’,看是否能引动更深层次的信息显化。”
他看向洛薇薇和林月瑶:“这需要你们两位,作为与玉珏有过直接感应的人,更深入地融入这个‘场’,不仅仅是引导情绪,而是尝试与玉珏建立一种……更内在的连接。”他的用词依旧谨慎,但指向却更为深入。
洛薇薇与林月瑶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跃跃欲试。
“听起来很有挑战性,”洛薇薇笑道,眼神明亮,“但我们不就是一直在挑战不可能吗?”
林月瑶也认真地点点头:“我会尽力。”
阳光洒满工作室,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专注而充满期待的神情。昨夜的雨洗刷了尘埃,也仿佛洗刷了探索道路上的些许迷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