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芯片的秘密
关押室的墙壁渗着寒气,林夏蜷缩在墙角,手腕上的规则手环每十分钟就发出一次低频震动——这是“强制减重倒计时”的提醒,距离下次自动扣减体重还有三小时。她盯着手环屏幕上跳动的数字:42公斤,比稳定期标准线低了整整8公斤,再减下去,不出两天就会被判定“失去增重期资格”。
三天前被押进来时,巡逻队粗暴地扯掉了她藏在衣领里的半截铅笔——那是张凯用缝纫机零件磨成的,笔芯里藏着阿杰刻的芯片碎片。此刻,那碎片正硌在她的掌心,是从松动的砖块后摸出来的。砖缝里还塞着个褪色的牛皮本,封面上歪歪扭扭写着“规则组技术日志”,扉页上的名字被划得模糊,只剩“陈”字的残迹。
林夏翻开本子,泛黄的纸页上爬满潦草字迹,墨水在潮湿的空气中晕成蓝黑色:
“7月12日,原始规则库搭建完成。核心代码‘自愿选择权’,允许居民自主调整减重节奏……今日测试者30人,均能在稳定期保持体重波动≤3%,反馈良好。”
“8月5日,高层会议决定修改核心逻辑。‘自愿’模块被删除,替换为‘强制阈值’:20-50岁每日减重上限2斤,16-20岁与50-60岁1斤……反对无效,王主任说‘民众需要被规训’。”
“9月1日,发现代码漏洞:16岁以下群体的‘豁免权’可通过亲属手环反向触发。例如,父母违规减重5斤,子女的豁免额度会自动填补空缺……这不是漏洞,是有人故意留的后门,用来绑定亲属连坐。”
林夏的指尖顿在“绑定亲属连坐”几个字上,突然想起阿杰父亲的事——当年他因“违规传播原始代码”被灭口,规则组对外宣称“其子自愿放弃豁免权”,现在看来,哪里是自愿,分明是用父亲的违规额度,硬生生扣光了孩子的豁免额度。
本子中间夹着张芯片设计图,标注着“原始权限接口”。林夏摸出掌心的芯片碎片,形状竟与图纸上的接口完全吻合。碎片边缘还残留着阿杰的字迹:“父留代码,可破强制模块”。
这时,手环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屏幕上跳出红光:“检测到原始代码活性,启动紧急减重程序——10分钟后自动扣减5斤”。
林夏迅速撕下衬衫一角,将芯片碎片裹紧塞进砖缝,再用指甲抠下墙皮盖住。巡逻队的脚步声从走廊尽头传来,她合上本子塞进裤腰,抹了把脸让表情看起来麻木——就像所有被磨掉棱角的“合规居民”。
门被踹开时,她正盯着手环上的减重倒计时,眼神空洞。带队的队长晃了晃手里的名单:“林夏,编号0739,稳定期体重波动7%,符合‘潜在违规者’标准。”他身后的队员举起电击器,滋滋的电流声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
林夏被拽起来时,故意让身体撞向墙壁,砖缝里的芯片碎片被震得更深。她盯着队长胸前的规则徽章,那上面“公平”二字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走廊里,其他关押室传来哭喊和拖拽声。林夏数着步数,从关押室到电梯是28步——阿杰说过,原始代码的激活距离不能超过30步。她悄悄调整呼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裤腰里的牛皮本边缘,那里还留着陈技术员未写完的句子:“若有人能重启‘自愿选择权’模块……”
电梯门合上的瞬间,林夏突然想起张凯改装的信号发射器。如果他能收到她藏在牛皮本里的坐标,就能带着阿杰找到这枚芯片。而芯片里的代码,或许真能像阿杰说的那样——不是推翻规则,而是让每个手环屏幕上,重新亮起“自主选择”的绿色按钮。
手环的震动越来越密集,倒计时跳到了“5分钟”。林夏望着电梯壁上自己的倒影,那张脸苍白瘦削,却在眼底藏着点火星——是从陈技术员的日志里借来的勇气,从阿杰父亲的代码里偷来的执拗,从张凯烧焦的缝纫机里抢来的韧劲。
她知道,这枚芯片的秘密,才是规则组最害怕的“真相”:他们费尽心机抹去的“自愿选择权”,从来没真正消失过,只是像这枚芯片一样,藏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等着被人重新唤醒。
电梯抵达一楼,门开的刹那,林夏被猛地推了出去。阳光刺得她眯起眼,远处的广场上,规则组的广播正在循环播放:“稳定期减重是每个居民的义务,反抗者将被永久剥夺增重资格……”
她被押着穿过广场,无数双麻木的眼睛从她身上扫过。林夏突然扯着嗓子喊起来,声音嘶哑却清晰:“他们删改了原始规则!我们本该有选择的权利——”
电击器的刺痛瞬间窜遍全身,她在失去意识前,看见广场角落有个熟悉的身影闪过——是张凯,他手里握着个改装过的缝纫机零件,正对着她的方向轻轻晃动。
林夏笑了,嘴角的血沫混着释然。牛皮本里的坐标,他收到了。芯片的秘密,很快就会被揭开。
而那些被规则组宣称“早已销毁”的“自愿选择权”代码,此刻正随着她的心跳,在某个砖缝深处,悄悄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