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一晚,按照传统,初三年级全体学生回到各自班级,上初中时代的“最后一课”。
没有课本,没有试卷,没有喋喋不休的知识点强调。教室里的桌椅被恢复了日常的摆放,黑板上没有密密麻麻的板书,只有班主任用彩色粉笔写下的几个大字:“前程似锦,未来可期”。窗台上不知被谁放了几盆绿萝,在夏夜的微风里轻轻摇曳。
同学们都到得很齐,穿着自己最舒服的衣服,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不舍和释然的复杂表情。平日里严肃的老师们,此刻也都面带温和的笑容,说着鼓励和祝福的话,叮嘱着考场的注意事项,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轻柔。
米小圈和李黎依旧坐在他们熟悉的位置上,一前一后。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温情而伤感的氛围,有女生在小声啜泣,有男生在互相用力地拍着肩膀。
班主任讲完话后,拿出了一台老式的录音机,按下播放键。舒缓的轻音乐在教室里流淌开来。“剩下的时间,大家自己安排吧,可以聊聊天,写写留言,放松一下。”班主任说完,便坐到了讲台旁,微笑着看着他们。
教室里顿时陷入了另一种喧闹与寂静交织的状态。同学们开始互相传递着漂亮的同学录,或者拿着本子找要好的人写临别赠言。
米小圈看着眼前空白的草稿纸,手里握着笔,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千言万语堵在胸口,他觉得任何写在同学录上的话,都显得苍白无力。他偷偷回头看了一眼李黎,她正低头在自己的本子上写着什么,神情专注。
忽然,一个念头闯入他的脑海。他深吸一口气,在草稿纸的顶端,郑重地写下了三个字:
【市一中】
然后,他在下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箭头,指向旁边空白的地方。做完这个,他像是完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仪式,然后将这张草稿纸,极其自然地向后一推,让它大半部分都悬空在了李黎的桌沿上方。
他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他甚至能听到血液冲刷耳膜的声音。这是一个比毕业照那半步更大胆的举动。
李黎正在写字的笔尖顿住了。
她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桌沿的草稿纸,以及纸上那三个力透纸背的字和那个充满期待意味的箭头,沉默了几秒钟。教室里嘈杂的人声和音乐声仿佛在这一刻都远去了。
米小圈屏住呼吸,等待着。时间像是被拉长了。
然后,他看见李黎伸出手,用指尖轻轻将那张草稿纸完全拉到了自己的桌面上。她拿起笔,没有丝毫犹豫,在那个箭头指向的空白处,清晰地写下了两个字:
【一定】
墨迹未干,在灯光下反着光。
写完这两个字,她并没有将草稿纸立刻推回去,而是握着笔,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后,她在“市一中”和“一定”的下面,另起一行,写下了一行稍小但依旧清晰的字:
【然后,去看真正的星海。】
看到这行字的瞬间,米小圈感觉自己的鼻腔猛地一酸,一股滚烫的热流直冲眼眶。他用力地眨了眨眼睛,把那股湿意逼了回去。“真正的星海”,那不仅是市一中天文台里的璀璨,更是她曾经向他描绘过的、属于天体物理学的广袤宇宙,是他们的梦想,也是他们约定要一起抵达的远方。
他再也忍不住,转过身,几乎是半趴在李黎的课桌上,拿过那张草稿纸,在“真正的星海”旁边,用力地、一笔一画地添上了三个字:
【一起看!】
最后一个感叹号,他点得格外用力,几乎要戳破纸张。
李黎看着他孩子气的举动,看着他微微发红的眼眶和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一直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上,终于缓缓地、缓缓地绽开了一个清浅却无比真实的笑容。那笑容像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她清澈的眼眸里漾开层层温暖的涟漪。她轻轻地点了点头。
没有声音,却胜过万语千言。
这张写满了约定、承载了无限重量的草稿纸,在他们之间静静摊开。上面没有离别伤感的赠言,只有对共同未来的坚定指向和无比郑重的承诺。它比任何精美的同学录都更加珍贵。
下课铃声,终于在夜色中清脆地响起,悠长而深远,为三年的初中时光,画上了一个彻底的句号。
同学们陆续起身,互相道别,声音哽咽。
米小圈小心翼翼地将那张草稿纸折好,无比郑重地放进了自己贴身的口袋里,仿佛那是比准考证还要重要的东西。
他和李黎随着人流走出教室,在门口,他停下脚步,看着她。
“明天,”他说,“考场见。”
“嗯,”李黎迎着他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考场见。”
夜色温柔,星河在天际隐约闪烁。他们怀揣着同一张草稿纸上的约定,走向了各自的家,也走向了明天那场通往约定的、至关重要的战役。初中的最后一课结束了,但他们共同的故事,才刚刚写下激动人心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