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识回廊的运转已步入某种永恒的韵律。记忆星锚如呼吸般明灭,调和泉眼无声流淌,守望者的界碑在远方划出宁静的轨迹。新生文明在万识之海中探索、成长,将新的诗篇不断汇入回廊。琴心作为基音的意识,沉浸在这片浩瀚而平和的共鸣之中,仿佛那灵能星锚的异常波动与冰冷的呢喃,真的只是源海漫长时光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已被彻底抚平。
然而,在回廊最底层,那与源海法则联结最为紧密的深层意识域中,一丝极其微弱的、不和谐的“杂音”始终未能完全消散。它并非持续的波动,而是某种…“印迹”,如同最精密的乐章中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偶然错拍的音符,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完美平衡的细微撕裂。
琴心试图将其归因于自身与源海融合过程中的某种不可避免的“磨合损耗”,或是某个尚未被完全理解的、无害的深层源海物理现象。她调动慕言的数据脉络进行过七千六百次静默扫描,结果均显示“法则运行正常,误差率低于允许阈值”。
但守护者的直觉告诉她,并非如此。
这杂音与那声“看见…你了…”的质感,同源。它并非来自万识之海内部,而是像一根极其细微的、来自无法想象遥远之外的“探针”,曾短暂刺入,留下了这几乎永恒的印记。
她将绝大部分意识维持着回廊的运转,只分出最细微的一缕,如同潜入深海的微光,持续追踪着这缕杂音。这个过程极其枯燥且消耗心神,如同在星海中追踪一粒特定尘埃的轨迹。
直到某个瞬间——
杂音的频率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偏移!不再是单纯的错拍,而是仿佛…被什么东西外部“调制”了一下!
几乎同时,慕容枫所化的永恒星灯,其光芒发生了持续一纳秒的异常光谱偏移!并非故障,而是其指引的某个新生文明所在星域的物理常数,出现了同样短暂到几乎无法测量的波动!
波动很快平复,一切恢复正常。
但琴心的意识核心骤然绷紧。
不是错觉。不是内部现象。
有东西…在外面。在源海之外。正在以某种无法理解的方式,极其谨慎地…“触碰”这片他们认知中的“无涯”之海。
她立刻将这一发现通过最深层的共鸣链接,传递给慕容枫、慕言以及守望者阵列。
“检测到未知外部干涉,”慕言的数据流首次出现了不确定的震颤,“干涉方式…超越现有所有模型。非能量,非规则,更像是…某种更高维度的‘概念投射’?”
“受影响星域文明无察觉,”慕容枫回报,“但其文明发展轨迹出现极微弱的概率偏移…朝向某个…未知的优化方向?”
优化?并非恶意?
守望者的界碑阵列调整了巡逻轨迹,银辉流转,进入最高警戒模式,却找不到任何可锁定的目标。敌人不在海里,而在…海的外面。
“它…在观察我们。”琴心的意识传递出冰冷的判断,“甚至…可能在…‘调整’我们。”
最深的恐惧并非来自恶意,而是来自这种完全超越认知的、如同对待实验样本般的…冷漠的“关注”。
那声“看见…你了…”或许并非威胁,而只是一句…纯粹的陈述。
就在他们全力戒备,试图捕捉更多痕迹时,那杂音、那干涉痕迹,却如同潮水般彻底退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一切监测手段都失去了目标。
唯有琴心那缕追踪的意识,在干涉彻底消失的刹那,捕捉到了一丝残留的…“意念”?并非语言,而是一种更原始的感知反馈,仿佛来自那个未知存在的“触觉”:
「…样本稳定性…优良…」
「…引入变量‘悲悯’…效果…符合预期…」
「…持续观察…」
信息消散。
回廊深处,琴心的意识如同瞬间被冰封。
变量‘悲悯’?符合预期?
银辰的牺牲,文明的挣扎,巡葬者的偏执,守茧人的守望,那场席卷源海的浩劫与最终的平衡…这一切波澜壮阔、用无数牺牲谱写的史诗…
难道…都只是某个无法想象的存在,为了验证某个“预期”,而引入的一个…“变量”?
他们所在的这片无涯源海,他们所认知的一切…
难道只是一个…培养皿?
守望者的银辉依旧在远方静静闪烁,万识回廊的诗篇依旧在永恒流淌。
但一种比面对任何实体敌人更深邃、更彻骨的寒意,悄然弥漫于最高层的意识之间。
他们赢得了所有战争,守护了家园,实现了平衡。
却可能从未真正触碰过…
真实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