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靠山屯“雪狼”大队的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只有哨兵巡逻的脚步声和远处林间的风声。最大的那间木屋里,油灯的光晕摇曳,映照着几张严肃而专注的面孔。
林锋、周大海、“夜莺”、赵小川围坐在一张用木板临时搭起的桌子旁,水生也坚持坐在一旁,吊着伤臂旁听。桌上铺着几张粗糙的草纸,上面写满了林锋和几人讨论后记录下的要点。
“人员初步到位,但我们现在是一盘散沙。”林锋开门见山,手指敲了敲桌面,“总部给我们试点任务,不是让我们继续靠个人勇猛和零星的经验去打仗。我们要建的,是一支真正具备体系化作战能力的特种部队。这需要一套完整的、可复制的训练和作战体系作为基石。”
他拿起一张写满字的纸,这是他与几位核心骨干根据四平血战的教训和近期观察,初步构想的蓝图。
“首先,是明确职能。”林锋目光扫过众人,“‘雪狼’未来的核心任务,我认为主要有这几类:敌后纵深侦察与目标引导;关键节点破袭(指挥所、通讯枢纽、后勤仓库);对敌方高价值人员或单位的狙杀与捕捉;以及在特定情况下,配合主力进行战术欺骗和心理战。”
周大海点头:“对头!不能光想着摸哨炸桥,得有个章法,知道啥时候该干啥,怎么配合。”
“夜莺”补充道:“侦察和狙击是基础,但渗透、伪装、情报判读需要更专业的训练。”
“其次,是建立分级训练大纲。”林锋指向另一张纸,“我初步设想分为三级。”
“第一级,基础体能技能。面向所有队员,无差别。内容包括极限体能、武器熟练度(多种枪械)、基础格斗、战场急救、野外生存(尤其是极寒环境)、以及最关键的——纪律和内务。这一关不过,什么都免谈。”他特意看了一眼周大海,“老周,这部分你来抓总,标准就按我们之前反思会上定的,只能更高,不能降低。”
周大海拍着胸脯:“放心大队长,保证把这帮小子练脱几层皮!”
“第二级,专业分队技能。”林锋继续道,“通过基础考核的队员,根据特长和潜力,分流到不同专业分队进行强化训练。”他看向众人:
“狙击分队,由水生负责理论和小队战术,赵小川协助进行实操训练。内容要深化,包括运动目标狙击、协同狙杀、反狙击、极限距离射击和心理调控。”
水生虽然不能动手,但眼神锐利:“没问题,我会把我知道的都倒出来。”
赵小川用力点头。
“爆破与工兵分队,目前由…(林锋停顿了一下,李根壮牺牲的阴影掠过心头)…暂时由我直接负责,选拔有这方面天赋的队员。训练重点:精确爆破计算、各种炸药和引爆装置的使用、诡雷设置与排除、简易障碍构筑与破除。”
“侦察与渗透分队,由‘夜莺’负责。强化化装侦察、目标记忆与快速绘图、夜间及复杂地形潜行、窃听与反窃听、情报传递技巧。”
“另外,还要组建突击分队,由老周你亲自带,专精cqb(近距离战斗)、小组突击战术、室内作战和擒拿格斗。”林锋看向周大海。
周大海眼中放光:“这个我在行!保证练出一群嗷嗷叫的小老虎!”
“最后,是通讯和后勤技术组,小陈负责通讯,老张负责装备维护和土法改造,他们也要强化军事基础,并能跟上部队行动。”
“第三级,”林锋加重了语气,“是高级战术协同与指挥。面向各分队骨干和潜在的指挥员。训练内容是多分队联合演练、复杂战场环境下的临机决断、任务规划与简报、以及……政治学习和文化提升。”他看向一直沉默但认真记录的王指导员(如果设定随队),“思想统一,知道为何而战,战斗力才能持久。”
王指导员赞同地点头。
“这只是初步框架,”林锋放下纸张,“细节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我建议,成立一个战术研究组,由我们几个,加上各分队未来的负责人,定期开会,研究战术,总结训练和实战经验,把好的做法固定下来,形成我们‘雪狼’自己的操典!”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振奋起来。这意味着,“雪狼”将不再是一支依赖个人经验的特殊部队,而是要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的建设道路。
“还有,”林锋最后强调,“训练必须贴近实战,从严从难。我们要假设每一次训练都是在真正的敌后,把可能遇到的困难都想在前面。宁可训练场多流汗,也别战场上多流血!”
油灯噼啪作响,将几人坚定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在这北国寒夜的简陋木屋里,“雪狼”未来发展的系统性基石被初步奠定。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路,但每个人都明白,唯有如此,才能不负牺牲,不负重托,将这把尖刀磨砺得更加锋利,更能适应未来更加残酷复杂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