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风尘仆仆的夏侯渊,曹操本欲出言慰问,却突然神色一凛,肃然道:夏侯妙才听令!
末将在!
夏侯渊立即挺直身躯,恭敬地向曹操行礼。
妙才,自今日起你便担任汉室征西将军。
务必恪尽职守。
但有一点必须牢记——
无论刘备如何挑衅引诱,绝不可贸然出击!
你的职责就是替孤守住汉中。
待孤亲率大军再临之日,便是踏平蜀地、剿灭刘备之时!
夏侯渊朗声应道:
末将谨遵主公之命!
曹操满意地颔首。
只要夏侯渊不犯糊涂,西线防线必将稳如磐石。
加之郝昭镇守葭萌关,巴郡水师驻扎嘉陵江,与汉中形成犄角之势。
如此布局之下——
若再丢失汉中,
夏侯渊不如自刎谢罪!
安排完夏侯渊,曹操又召见杜畿。
因钟繇需坐镇关中,曹操特派这位颍川名士辅佐夏侯渊。
杜畿虽名声不显,
其孙杜预却是名垂青史。
不过此刻,
杜预尚未出世。
作为追随曹操多年的老臣,
杜畿的政才堪称一流,
正是协助镇守汉中的最佳人选。
待人事安排妥当,
曹操忽然发现曹舒不见踪影。
仲康,舒儿何在?
许褚连忙回禀:
主公昨日傍晚与舒公子交谈时,公子言明要率部勘察定军山地势,约两三日后归来。
听闻此言,曹操顿感欣慰。
还是长孙办事稳妥,
远胜曹丕那几个不成器的。
凉州战事结束后,
曹操早将那几人遣回邺城。
眼不见为净。
唯独最疼爱的长孙留在身边。
然而曹操不知——
这位令他骄傲的孙子,
即将带回一份!
定军山
曹舒身侧众将簇拥,黄忠、邓艾、姜维、毋丘俭、庞德等人皆在列中,就连张合也随行左右。
名义上,众人此行是为勘测地形,实则沿途猎获颇丰。此刻,姜维、毋丘俭等人手中皆提着猎物,邓艾背上更是负着几只野山鸡。
曹舒正欲挽弓射向前方一只肥兔,忽见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抢先贯穿兔身!
“好箭法!”黄忠不禁赞叹。
那射箭之人却沉默不语,拎起兔子便欲离去。曹舒目光锐利,瞥见其肩头赫然有一处狰狞血洞。
“壮士且慢!”曹舒扬声道,“我等随行有医者,若不及时医治,恐伤势恶化。”
那人脚步一顿,回身试探道:“阁下……莫非是曹丞相麾下?”
黄忠闻言,当即护于曹舒身前;邓艾悄然放下野山鸡,手按刀柄。曹舒暗叹:这般阵仗,身份岂能不露?
果然,那人非但未惧,反露喜色,抱拳道:“在下张任,并无敌意。”
“张任?!”众将心头一震。
近日谁人不知张任之名?落凤坡一役,他亲手诛杀刘备军师庞统,更斩其坐骑的卢马。可惜独木难支,麾下或逃或降,终致败局。
在吴懿、李严等人的背叛下,张任兵败向东撤退。
随后,刘璋向刘备投降,却在投降前暗中将长子刘循送出城外。
后续的情况,校事府和暗卫的探子尚未查明。
以刘备的作风,绝不会容忍刘循这个隐患留在益州。
可想而知,即便掘地三尺,他也会将刘循揪出。
此刻,眼前之人自称张任,曹舒不禁问道:
“张将军,按理说,你此刻应在蜀地,为何会出现在定军山?”
张任长叹一声,答道:
“实不相瞒,涪城战败后,我本欲前往南充重整兵力。”
“然而未至南充,便听闻成都已降。”
“我原想追随主公,但他却在投降前将循公子送出。”
“循公子告知,主公命他前往葭萌关投奔曹丞相。”
“我便一路护送他前来。”
“可惜……刘备心狠手辣,不肯放过我们。”
“他派魏延率军攻打南充。”
“我兵力不足,难以抵挡,最终失守。”
“黄主薄也在战败后被魏延所擒。”
“此外,南充通往葭萌关的官道已被魏延设伏。”
“为躲避 ,我只好带循公子及少数亲兵改走定军山小道。”
“然而山路险峻,如今包括循公子在内,仅剩不足十人。”
听完这番话,曹舒与黄忠等人皆沉默不语。
南充靠近巴郡,张任欲重整败兵的策略本无错。
但刘备亦非愚钝之人,岂会轻易放走刘循?
此前,刘循身边除张任外,尚有主薄黄权追随。
可惜黄权战败被俘。
为阻刘循投奔曹营,刘备不惜设伏截杀。
为求活路,张任选择定军山险道,实属无奈之举。
此事亦暴露定军山小道众多之弊——若曹军不加防备,刘备或可遣精锐绕道葭萌关,奇袭南郑。
张任向曹舒讲述了这些天的经历。
曹舒这才理解历史上夏侯渊为何选择定军山作为曹军大营。
虽然山脉绵延百里,地势险要。
但若有人不惜代价翻山越岭偷袭。
等南郑收到消息时恐怕已无力回天。
邓艾就是最好的例子。
......
张任之所以向这队人马坦白,是因看出他们绝非寻常。
极可能是近来声名鹊起的曹操之孙曹舒。
即便不是本人。
只要他们是曹军高层,张任和刘循就算得救了。
连日来被刘备军追击,张任、刘循和亲卫都已负伤。
张任冒险猎杀野兔,正是为给刘循寻找食物。
他们已陷入断粮缺水的绝境。
再这样下去。
不出两三日就会命丧定军山。
张任肩头的箭伤触目惊心。
那是魏延亲兵偷袭所致。
负伤仍能射杀野兔,足见其过人毅力。
张将军,刘循公子现在何处?
在下正是曹舒。
家父听闻刘循公子逃离成都,曾派人入益州寻找。
未料你们先到了这里。
张任闻言大喜。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