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第三十三章 弄瓦之喜 稚子背书惊四座

经历了李秀娟生产那场有惊无险的忙乱后,陈家上下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个新生命,更多了几分有条不紊的准备和沉静的期待。王氏更是被陈满仓父子严令禁止再外出操劳,全心全意留守家中,时刻关注着大儿媳张桂娘的状况。毕竟她的产期,也就在这几日了。

果然,就在李秀娟生产后不到五天的一个午后,天色略显阴沉,微风带着些许凉意。张桂娘正坐在堂屋窗边,就着天光给即将出世的孩子缝制小衣,忽然觉得腹中一阵紧过一阵的坠痛袭来,针线活计再也做不下去。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陈家众人虽然紧张,却并未慌乱。陈延峰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上前扶住妻子,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桂娘?是不是……?”

张桂娘忍着痛,点了点头,额角已有细汗渗出。

“娘!桂娘怕是要生了!”陈延峰立刻朝屋里喊道。

王氏早已准备就绪,闻声立刻从屋里出来,脸上是凝重却镇定的神色:“快,扶桂娘回房躺着!延峰,你去烧热水!老头子,你去看看郎中和接生婆在不在家,请他们随时准备着!”吩咐完毕,她又对一旁有些无措的李秀娟道:“秀娟,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回屋歇着,看好孩子,这边有娘呢。”

安排得井井有条。

陈彦这次没有往外跑,他被祖父陈满仓留在了身边。陈满仓自己则快步出门去请郎中和接生婆。陈彦紧紧挨着父亲陈延峰,看着父亲虽然动作麻利地往灶膛里添柴烧水,但那紧抿的嘴唇和偶尔投向紧闭房门的、充满担忧与焦灼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陈延峰几乎是无意识地重复着添柴的动作,耳朵却竖得老高,捕捉着房里传来的任何一丝动静。每一次听到妻子压抑的闷哼声,他的眉头就会狠狠皱一下,添柴的手也会微微一顿。他不敢像二弟那样失态地踱步,但那种沉默的、深沉的紧张,却更加令人揪心。

陈彦仰头看着父亲紧绷的侧脸,小手悄悄握住了父亲因烧火而略显粗糙的大手。陈延峰感受到儿子的安慰,低头勉强对他挤出一个笑容,反手用力握了握儿子的小手,仿佛从中汲取着力量。

或许是有了经验,或许是张桂娘身体本就强健,这次的生产过程似乎比李秀娟那次要顺利一些。痛苦的呻吟声持续时间并不算太长。

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在一阵明显的用力声后,一声同样响亮却似乎稍显纤细一些的婴儿啼哭声,清脆地从房内传了出来!

“哇啊——哇啊——”

哭声不如前几天那个侄子那般浑厚有力,却别有一种清越之感。

陈延峰猛地站起身,因为蹲得太久,眼前甚至黑了一下,他踉跄一步,扶住灶台才站稳,眼神死死地盯着房门。

很快,房门打开,接生婆笑着走出来,这次的话却有所不同:“恭喜延峰!贺喜延峰!是个俊俏的姐儿!母女平安!”

姐儿!是个女儿!

陈延峰愣了一瞬,随即,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安心和莫名柔软的情绪瞬间席卷了他!他重重地松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彻底垮了下来,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复杂却又无比真实的笑容,有欣慰,有激动,还有一种初得娇女的不知所措。

“好……好……平安就好……平安就好……”他喃喃着,声音有些沙哑,眼眶微微发热。

陈彦也听到了,是个妹妹!他之前许的愿实现了一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爹!是妹妹!我有妹妹了!”

这时,陈满仓也请了郎中过来(郎中随后进屋查看了产妇和婴儿,确认无恙),听到是孙女,老脸上也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好好好!孙女好!儿女双全,是大福气!咱们老陈家这是真的要开枝散叶,人丁兴旺了!”

消息传开,陈家沟的村民们再次携带着鸡蛋、红糖等物前来道贺。虽然不如生孙子时那么轰动,但“儿女双全”本身就是一桩值得羡慕的大喜事,祝福声依旧充满了小院。

又过了两日,待到张桂娘和新生儿都稍事安顿,另一批重要的客人登门了——张桂娘的娘家人,也就是陈彦的外公、外婆、舅舅一家,特意从镇上赶了过来。

外公张老汉是个面容清癯、精神矍铄的老人,穿着一身干净的细布长衫,透着镇上人家特有的几分体面。外婆则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同来的还有陈彦的大舅张守业、大舅妈以及他们十岁的儿子,也就是陈彦的表哥张宏文。

“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表哥!”陈彦早就被母亲教导过,见到客人进来,立刻迈着小短腿上前,像个小大人似的,规规矩矩地作揖行礼,奶声奶气却口齿清晰地挨个问好,模样乖巧可爱至极。

“哎呦!这就是彦儿吧?快让外公瞧瞧!”张老汉一见这玉雪可爱、礼数周全的小外孙,顿时喜得眉开眼笑,弯下腰仔细打量着,“像!真像桂娘小时候!好孩子,真懂事!”

外婆也心肝肉儿地搂着他,从随身带的篮子里拿出包镇上的芝麻糖塞到他手里。舅舅张守业和舅妈也笑着夸赞不已。

大舅妈和外婆随即被请进里屋去看望张桂娘和小婴儿。外间堂屋里,陈满仓、陈延峰陪着张老汉和张守业喝茶说话。话题自然围绕着新生的孩子、家里的光景、镇上的见闻以及地里的收成展开。陈满仓话语间透着满足和底气,陈延峰则略显拘谨,但也能得体应对。张老汉看着亲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女儿又添丁进口,脸上也满是欣慰的笑容。

大人们寒暄,陈彦便主动拉起表哥张宏文的手:“表哥,我带你去村里玩吧?”

张宏文今年十岁,已经在镇上的蒙学馆读了一年书,穿着青布学子衫,带着几分小书生的文气,见小表弟邀请,便欣然同意。

两个半大孩子出了院门,陈彦便充当起小向导,带着表哥在村里闲逛。他指着河滩地说自己每天在那里放牛,指着西山坳说三叔在那里弄陷阱抓野兽,虽然言语稚嫩,却也将自己的生活描述得生动有趣。

张宏文听得津津有味,这些乡野趣事对他这个镇上的孩子来说很是新奇。礼尚往来,他也兴致勃勃地跟陈彦说起自己在蒙学馆的见闻:“我们学堂的先生可严厉了,背不出书要打手心……我们现在在学《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后面还有好多呢,我都会背一大半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蒙学?”、“《三字经》?”这几个字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陈彦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他恍然惊觉:自己已经五岁了!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正是开蒙读书的年纪!

前世作为中文博士生的记忆瞬间苏醒。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在封建农耕社会,想要真正改变命运,保全家人,让家族持续兴旺,仅仅依靠种地、打猎积累财富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脆弱的。必须要有知识,要有人能够读书识字,乃至考取功名,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哪怕是最低层次的秀才功名),才能形成一道真正的护身符,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盘剥。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他立刻仰起小脸,露出一副极其好奇和崇拜的表情,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张宏文:“表哥你好厉害!都会念书了!那个《三字经》是什么呀?好听吗?你能教教我嘛?就教一点点!”

张宏文被小表弟这崇拜的眼神一看,虚荣心立刻得到了极大满足,再加上教人读书在他看来是件很有趣很“厉害”的事情,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好啊!这有什么难的!我教你!你听着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他放慢语速,一字一句地清晰地念了起来。

陈彦心中暗笑,《三字经》他倒着背都没问题,但表面上却装作全神贯注、努力记忆的样子,小脑袋一点一点的,跟着含糊地模仿:“人……之初……性本善……”

张宏文念一段,就停下来,像个小先生一样问:“记住了吗?”

陈彦便“努力”地重复一遍,偶尔“故意”背错一两个字,张宏文立刻认真地给他纠正。两人一个教得认真,一个“学”得“刻苦”,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学习”了大概小半个时辰。陈彦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便将开篇一部分“磕磕绊绊”地“学会”了。

“表哥你真厉害!我好像会了一点点了!”陈彦拍着小手,一脸“兴奋”。

“嗯,彦表弟你很聪明嘛!学得真快!”张宏文也颇有成就感。

看看天色不早,陈彦便拉着表哥的手:“表哥,我们回去吧,外公他们该等急了。”

两人手拉手回到陈家堂屋。屋里,大人们相谈正欢,气氛融洽。外婆和大舅妈也从里屋出来了,正笑着和王氏、张桂娘(已被允许稍坐片刻)说着话,其乐融融。

陈彦松开表哥的手,蹬蹬蹬跑到堂屋中央,先是规规矩矩地站好,然后目光看向祖父陈满仓,用他那特有的、清亮又带着一丝稚气的嗓音,故意放大了一点声音说道:“爷爷!刚才表哥教我念书了!叫《三字经》,可好听了!彦儿学会了一点!”

这话顿时吸引了所有大人的目光。大家都笑呵呵地看着他,以为小家伙只是学了几个字,在炫耀讨夸奖。

陈满仓也笑着配合:“哦?是吗?咱家彦儿这么厉害?学了什么?念给爷爷听听。”

陈彦深吸一口气,站直了小身子,清了清嗓子,然后,在全家人的注视下,口齿清晰、一字不差、流畅无比地将方才张宏文教他的那一段《三字经》原封不动地背了出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他背得不快,但节奏平稳,吐字清晰,丝毫没有五岁稚童常见的含糊和磕绊,仿佛早已烂熟于心!

一开始,大人们还都面带慈祥的笑容听着,但随着陈彦毫不停顿地一路背诵下去,而且内容完全正确,所有人的表情都逐渐发生了变化。

陈满仓、陈延峰、王氏等人是又惊又喜,他们知道自家孩子聪明,却万万没想到竟聪慧至此!只听表哥念了这么一会儿,就能背下这么一大段?!

而真正被震撼到的,是来自镇上的外公张老汉、舅舅张守业以及表哥张宏文本人!

张老汉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转而变成了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他手中的茶杯端到一半,就停在了空中,眼睛越瞪越大,死死地盯着那个侃侃而背的小外孙!

舅舅张守业也差不多,嘴巴微微张开,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看看陈彦,又看看自己的儿子,仿佛在确认这不是幻觉。

最受冲击的是张宏文,他小脸涨得通红,眼睛瞪得溜圆,完全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他明明才教了表弟不到半个时辰!而且只是念了几遍,稍微讲解了一下意思……表弟他……他怎么可能就一字不差地全背下来了?!这……这简直是神童啊!

堂屋里,一时间鸦雀无声,只剩下陈彦那清朗稚嫩的背书声在回荡。

当陈彦将他“刚刚学会”的部分完整背完,乖巧地停下来,眨巴着大眼睛看着众人,仿佛在等待表扬时,整个堂屋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片刻之后——

“嘶——!”

外公张老汉首先倒吸了一口凉气,猛地放下茶杯,因为太过激动,茶水都溅出来些许也浑然不觉。他颤巍巍地站起身,几步走到陈彦面前,蹲下身,双手抓住陈彦的小肩膀,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抖:“彦……彦儿!你……你刚才背的……都是文哥儿刚才教你的?你……你以前真的没学过?!”

------

(第三十三章 完)

------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