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旅团、第九旅团以及第四旅团正全速向李家坡推进,请务必坚守阵地!”
山崎听罢满意点头:“请转告将军,以我山崎大队之战斗力,守住李家坡绝无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山崎大队确实不容小觑。
不仅训练有素,武器配备也极为精良——十门迫击炮、两挺重机枪,火力配置在整个曰军中都属上乘。
这些,正是山崎敢于叫嚣的资本。
在他看来,局势尽在掌握。
可他偏偏遇上了苏墨,运气也就到头了。
此时,在李家坡山脚下,苏墨正率领部队耐心等待杨志华的炮兵连抵达。
在以往的战例中,像李云龙那样的部队,因缺乏重火力,只能靠挖战壕逼近敌方阵地,用手榴弹模拟炮火覆盖,以此弥补火力短板。
可如今不同,苏墨手中握有整整一个炮连——二十多门迫击炮,外加九二式步兵炮,火力强度远超常规捌陆部队。
自然,无需采用那种高风险的土工作业打法。
苏墨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李家坡的地势与敌情。
身旁的赵东海提议:“营长,要不要先组织一次试探性进攻,摸摸鬼子的底?”
苏墨放下望远镜,低声说道:“李家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贸然强攻,伤亡必然惨重。”
“试探性进攻也没必要。
打仗不能光靠猛冲猛打,讲究的是策略和时机,不然就是白白送命。”
赵东海默默点头,明白了其中分量。
就在这时,魏大勇回来了。
他快步走到苏墨面前:“营长,我去后勤基地查清楚了。”
“咱们的情报及时送达,那边早有防备,山崎大队的突袭并未造成重大损失。”
苏墨心头一松,轻声道:“好,总算没出大事。”
李家坡与一线天的后勤基地相距约一公里,并非同一地点。
刚到李家坡,苏墨便派魏大勇前去探查情况。
如今得知基地安然无恙,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幸亏行动迅速,才避免了一场大祸。
这时,陈正国也完成了侦察任务归来:“营长,你让我查看李家坡地形,我已经走了一遍。”
“背面是一面陡崖,鬼子根本没有设防,我们龙魂特战队完全可以从那里攀爬上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苏墨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好,既然通往李家坡的路已经打通,接下来就等我的指令。”
陈正国沉声回应:“明白!”
部队刚一抵达李家坡附近,苏墨心中早已勾勒出完整的作战计划。
他绝不会愚蠢地正面强攻占据高地优势的山崎大队。
他的目标很明确——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李家坡,亲手将山崎治平斩于刀下。
打仗靠的不是蛮力,而是头脑。
硬拼只会徒增伤亡,智取才能克敌制胜。
他转头看向赵东海,目光锐利:“东海,这回是你们美械连第一次上阵实战,记住用好三三制战术,这一仗,必须打出气势来!”
赵东海挺直腰板,声音洪亮:“放心吧营长!我现在浑身血液都烧起来了,早就想冲上去大干一场了!”
苏墨瞥了眼时间,冷静道:“不急,等炮连到位再动手。”
此刻,龙魂特战队与精锐连全员待命,如弓在弦,只待一声令下。
与此同时,在386旅临时指挥所内,旅长正召集各团主官及政委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经过商议,最终决定由772团担任主攻任务,独立团作为预备队随时策应。
会议刚结束,参谋长匆匆走进来,神色凝重:“旅长,情况有变!”
“我们的前沿观察哨发现,一支捌陆军部队已经出现在李家坡山脚。”
旅长眉头一皱:“什么?我们主力还没开拔,怎么会有部队提前到了?这支队伍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自然不知道,苏墨所率部队早已连夜急行军赶到战场。
参谋长接着说道:“旅长,这支出现在山脚的捌陆军不太寻常……全队配备的都是美式武器。”
“你说什么?美式装备?”旅长心头一震,脑子里顿时打了个问号:哪来的这样一支队伍?
此时新一团正处于独立发展状态,这次攻打李家坡的任务,并未通知李云龙及其所属部队。
虽然独立营隶属新一团编制,但具备自主调动权。
因此,苏墨带领独立营精锐连和龙魂特战队悄然现身李家坡,旅部完全不知情。
美式装备?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哪怕是中央军嫡系中的精锐,也未必能全员配齐美械。
更何况眼下是1940年,曰本尚未偷袭珍珠港,鹰酱对华援助极为有限,美式军火本就稀少。
而在捌陆军序列中出现整建制使用美式武器的部队,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旅长盯着参谋长,语气带着怀疑:“你是不是看错了?咱们捌陆军哪来的美式装备?”
参谋长正色道:“旅长,若您不信,不妨亲自去前沿观察哨看看。”
“我刚才亲眼所见,清一色的春田步枪,还有不少战士拿着冲锋枪,具体型号我没认出来,但确实是美制无疑。”
身为旅级参谋长,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旅长喃喃自语:“根据地刚遭曰军扫荡,现在突然冒出一支装备如此精良的部队……总觉得哪里透着古怪。”
“走,我去亲眼瞧瞧!”
说罢,旅长亲自赶往前沿观察点。
此处视野开阔,可清晰俯瞰李家坡全貌。
不多时,他举起望远镜,仔细打量山脚下那支神秘队伍。
透过镜片,苏墨所率部队的部署尽收眼底。
尽管战士们穿着不一,不少人仍身着普通百姓衣物,但大多数人都套着捌陆军军服。
由于部队扩编速度太快,很多新兵一时无法配发统一制服。
无论是后方被服厂赶制,还是根据地妇女手工缝制,都需要时间周转,实属无奈。
仅凭衣着,旅长已大致判断出这是捌陆军无疑。
再细看他们的装备——
多数人手持春田步枪,阵地后方还架设了几挺m1919重机枪。
更有数名战士肩挎冲锋枪,虽辨不清型号,但明显出自美军制式。
旅长放下望远镜,久久无言,心中波澜翻涌。
毕竟龙魂特战队用的m3冲锋枪,那可是1942年之后才列装的家伙。
旅长手握望远镜,一边仔细查看,嘴里一边嘀咕:“好家伙……春田步枪……m1919重机枪……全是美式家当啊!”
“还有那支冲锋枪……瞅着模样也不像咱们见过的型号!”
巧了,就在旅长举着望远镜打量的时候,杨志华带着炮连赶到了李家坡!
迫击炮一架接一架地架设开来,
掷弹筒也卸了下来,
还有那门已经拆开搬运、正准备组装的九二式步兵炮。
这一幕幕全被旅长看在眼里。
他对这些武器再熟悉不过,顿时脱口而出:“这到底是什么队伍?哪来的这么多迫击炮?竟然还配了两门九二式步兵炮!”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火器,旅长眼睛都亮了。
这也太阔绰了吧!
看了一阵,他缓缓放下望远镜,沉声下令:“参谋长,马上派个通信员去李家坡,问清楚他们是哪个单位的!”
“另外,通知772团原地待命,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轻举妄动。”
“是!”
参谋长得令,立刻传达下去。
转眼间,旅长又举起望远镜,继续盯着李家坡的方向。
这支突然冒出来、装备精良得不像话的捌陆军部队,让他心里直犯嘀咕。
他不认识杨志华,更没见过苏墨。
压根儿对不上脸。
前沿观察哨离李家坡本就不远,来回一趟也就十几分钟光景。
不多时,参谋长匆匆折返,满脸激动地跑到旅长跟前:“旅长!旅长!查清楚了!山脚下那支部队,是新一团独立营!”
“新一团?”旅长一怔,“不是李云龙带的那支吗?”
参谋长点头:“对,独立营营长叫苏墨。”
“苏墨?”旅长眉头一扬,“这支美械队伍是他带的?”
虽说没见过苏墨本人,但旅长早听说过这个名字,也知道他的战功——神头岭那一仗打得干脆利落,万家镇突袭更是出其不意。
这些战绩他可都记在心里。
惊讶过后,旅长脸上反倒浮起笑容:“哈哈哈,原来是苏墨的人马!一个营居然全副美式行头,还拉来这么多炮,真是不得了啊,哈哈哈!”
“都说李云龙跟上级立了军令状,三个月自谋生路,结果真给他闯出名堂来了!这哪是自给自足,简直是武装到牙齿了!”
此刻旅长以为,李家坡下的七百来人,就是苏墨独立营的全部兵力——四百多精锐连战士,三十多名龙魂特战队员,加上炮连两百余人,总数差不多就这么多。
但他哪里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若他知道苏墨手里还藏着两个四百多人的步兵连、一支四百骑的骑兵队,外加一座正在运转的兵工厂,怕是当场就得惊得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