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打压与舆论抹黑的接连失利,让“百味楼”的掌门人陆鼎天意识到,常规的商业手段似乎对这个横空出世的“山海轩”及其灵魂人物林小风效果有限。这个年轻人,不仅厨艺精湛,心思之缜密、应对之沉稳,也远超他的预料。他像一块浸水的棉木,硬击之下,看似凹陷,实则将力量分散吸收,过后便恢复原状,甚至更显坚韧。陆鼎天在书房里踱步,窗外的霓虹照亮了他半张脸,明暗交错如同他此刻的心境。他意识到,对付林小风,不能再沿用对付普通竞争对手的那套法则,必须改变策略,用一种更“高级”的方式。
“硬的不行,软的无效,那就换一种方式——一种让你无法拒绝,又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从根本上打击你声望的方式。”陆鼎天停下脚步,对垂手站在一旁的独子陆子豪说道。他要下一盘明棋,一场阳谋,将林小风逼到必须正面应对的角斗场上,在那里,用百味楼积累数十年的底蕴,将其彻底击垮。
几天后,一封制作极其精美、措辞极为考究的邀请函,由身着笔挺制服的专人,恭敬地送到了“山海轩”林小风的手中。烫金的封面在“山海轩”质朴的灯光下显得有些刺眼,古色古香的竖排文字,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传统与权威感,落款更是意味深长——“百味楼少主,陆子豪”。这既是挑战,也是一种姿态,暗示着这是新一代领军人物之间的对话,将老一辈的激烈斗争巧妙地隐藏在“交流”与“共荣”之后。
邀请函内容如下:
“致‘山海轩’林小风师傅台鉴:
素闻林师傅技艺超群,乃吾辈之翘楚,金鼎加身,名动省城。今我百味楼,忝为本地餐饮一员,深感行业交流、技艺切磋之重要。为促进行业共荣,探索美食本源,特筹办‘江城餐饮文化交流会’,旨在汇聚本地英才,共襄盛举。
久仰林师傅大名,特邀您拨冗莅临,不吝展示绝艺,分享心得,以飨同道。此次交流会,将以‘鲜’为主题,探讨食材本味之极致。届时,吾亦将献丑,与林师傅及诸位同行,共探‘鲜’之奥义。
时间:x月x日下午三时。
地点:百味楼总店,‘鼎和’宴会厅。
翘首以盼,恭候光临。
百味楼 陆子豪 敬上”
这封邀请函,写得是冠冕堂皇,滴水不漏。字里行间捧高了林小风,又以行业大义为名,行“公开挑战、一较高下”之实。主题明确为“鲜”,更点名了陆子豪自己也会下场,其意图昭然若揭——这就是阳谋。你林小风不是刚刚用“开放厨房”和“厨心”理念赢得了口碑吗?不是标榜技艺和食材本真吗?那我就给你一个更大的舞台,当着整个江城餐饮圈名流、美食评论家、资深老饕的面,用你最擅长、也最容易被颠覆的“鲜”这个命题,在你最风光的地方设立擂台。“鲜”是最考验食材底蕴、烹饪功底乃至美学修养的领域,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你若不敢来,便是心虚,之前积累的声望必然受损;你若来了,在“百味楼”的主场,面对准备充分、深得真传且擅长西餐摆盘与高端食材运用的陆家少主,胜负犹未可知,但风险极大。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无论进退,林小风都将面临严峻考验。
李默拿着这封沉甸甸的邀请函,眉头紧锁,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风哥,这摆明了是鸿门宴!陆鼎天那个老狐狸自己不出面,让他儿子来打头阵,既避免了直接冲突的尴尬,又能试探我们的虚实。陆子豪我仔细打听过,是陆鼎天的独子,心高气傲,从小被送到法国蓝带和瑞士知名的厨艺管理学院学习,回来后又跟着他爹和几位隐退的官府菜老师傅学了多年,是百味楼着力培养的接班人。据说他在年轻一辈里,手艺确实相当了得,尤其擅长处理高端食材和艺术摆盘,理念很新潮。他们选‘鲜’这个主题,恐怕是早有准备,说不定会拿出什么稀罕物,想在食材等级上就压我们一头。”
一旁的小刘也忧心忡忡地补充:“师父,他们在主场,从场地、器具到帮手,肯定都占尽优势。而且这种所谓的交流会,评判标准模糊,来的评委多半是和他们有交情的业内名流,到时候他们要是耍点手段,或者评委心照不宣地偏袒……我们就算做得再好,也可能吃亏啊!”
林小风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波澜。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目光始终落在那份邀请函上,聚焦在那个墨迹饱满、力透纸背的“鲜”字上,若有所思,仿佛要从中看穿陆家父子的全部算计。
“阳谋……确实是个阳谋。”林小风缓缓开口,语气平静,但嘴角却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挑战意味的弧度,“他算准了我们无法拒绝,也必须应战。因为我们现在代表的不只是‘山海轩’这一家小店,更是金鼎奖得主和国宴顾问的声誉,是很多同行眼中敢于挑战旧有格局的新生力量。退缩,就是认输,之前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会被打上问号。”
“可是风哥,这风险实在太大了!万一……”李默的焦急溢于言表。
“风险与机遇并存。”林小风蓦地站起身,身形挺拔,目光变得如出鞘的利剑般锐利,“陆鼎天一直躲在暗处,用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反而像阴湿的藤蔓,纠缠不休,难以根除。现在他愿意走到台前,摆开车马,用最根本的厨艺来定高下,这反而是我最希望看到的方式。厨艺,是我林小风最自信、最纯粹的领域。”
他拿起笔,在那份邀请函的副本上,挥毫泼墨,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三个字,力透纸背,带着一股沉静的力量。
“回复陆少主,林某届时必当准时赴约,与陆少主及诸位同行,共探‘鲜’味之妙。”他的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场即将到来的交锋。
“师父!”小刘见林小风决心已定,知道再劝无用,但眼中的担忧仍未散去。
林小风拍了拍他的肩膀,脸上露出了让人安心的笑容:“放心。厨艺的比拼,最终靠的不是场地的华美或食材的珍贵,而是实力和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他们对‘鲜’的理解,或许局限于顶级食材的稀有本味和技术的炫酷展示。但真正的‘鲜’,远不止如此。它是山川湖海的馈赠,是四季轮回的积淀,是烹饪者与食材之间的对话与共鸣,是能触动食客内心深处记忆与情感的钥匙。”
他转向李默,目光沉稳:“默哥,去准备吧。把我们之前收集的关于‘百味楼’和陆子豪的风格特点、拿手菜式资料再仔细研究梳理一遍。另外,想办法打听一下这次交流会具体还会邀请哪些人做评委或重要嘉宾,他们的背景和口味偏好,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
“是,风哥!我马上去办!”李默见林小风不仅毫无惧色,反而思路清晰,指挥若定,心中顿时踏实了不少,立刻转身去安排。
林小风独自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城市参差的天际线。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暖金色,却也预示着白昼将尽,黑夜将至。陆鼎天终于亮出了他的下一张牌,一张看似光明正大,实则暗藏杀机,逼他不得不接的牌。
厨艺交流会……以“鲜”为题……
这不仅仅是一场个人技艺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美食理念的碰撞,是“山海”所代表的自然、本真、人文关怀,与“百味”所象征的权威、精细、资源堆砌,两种路径的正面交锋。
他必须去,而且必须赢。
这不仅是为了“山海轩”的生存与尊严,更是为了证明,他所坚持的“厨心”之路,他所探寻的食材本源与人文交融的“鲜”味,才是美食真正应该追寻的、能够打动人心的方向。
一场无法回避的暴风雨,即将在“百味楼”那座象征着传统与权威的总部“鼎和”厅内上演。而林小风,已经做好了迎风而立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