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张国忠投降后,分在司澄手下。
这是张国柱自己的意思,李定国虽有疑虑,却也没有意见。
拔下靖州后,广西清军驻地分别在全州、南宁、柳州和梧州等地。
孔有德率军前往桂林驻守,此时李定国决定兵分两路,自率军南下攻取贵州,司澄与冯双礼等将进取宝庆。
营帐中,李定国在商议具体人选。
此时李定国已然发觉司澄等人结成团体,随即心生忌惮,不清楚司澄等人想法为何?
倒是司澄一直由于民族英雄这四个字,一直对李定国恭敬有加,从不失礼。
至此李定国、司澄二人默契的合作,却不多言,最终讨论决定。
司澄、冯双礼和新降清将张国柱三人北上,李定国则率张胜、高存恩和王之邦三人进取桂林。
此战李定国率主力六万,司澄手下则只有两万五千兵马,却近半都是精锐,其中包括张国柱手下三千楚申息和张胜手下三千白耗兵。
其中张国柱手下共有五千兵马,原手下八千清军,三千死忠,剩下五千经过筛选,才留下两千,被筛下到三千人,皆收缴兵器遣散而还。
经由司澄一番恢复中华的思想教育课后,这留下的两千人才算是堪堪可用。
即便如此,就这司澄还是不太信任这些家伙,为此司澄特意遣人将张国柱唤来。
“张将军,这些军士一定要严加管教,若是有叛敌之相,格杀勿论!”
“遵命。”
若是按张国柱的想法很简单,全部坑杀,但奈何此等作为着实不人道,才遭到众将反对。
看着张国柱离开的背影,司澄感慨万分,此人着实凶狠,还好是鞑子剧本,若是其他,此人必为劲敌!
就在行军路上,或许是张国柱打了样。
司澄又收到一封书信,打开一看赫然又是一封降书,看着递来到降书,军帐之中几人面面相觑,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剧情。
清将沈永忠也是玩家,且文笔较之张国柱要好上不少,书信引经据典,其中大书爱国之道,宁死不愿为清效力。
这等文采不由得让司澄多看了两眼,继续看到条件,没有期限。
居然是没有期限!
这就意味着沈永忠放弃了保底任务?
见此,司澄顿时心中涌起一阵敬佩。
当即看向身侧众将,众将闻言皆面容肃穆,尤其是张国柱,将心比心。
他做不到沈永忠这般。
司澄思来想去觉得这般不妥,随后看向亲卫道:“笔墨伺候。”
“遵命。”
随着笔墨送来,司澄赶紧书信一封,写明轻重,还是希望沈永忠将保底任务的具体内容写出,或许司澄一众可以帮忙“做账”。
随着书信递出,次日书信返还。
司澄将其打开,上面仅书二字。
不必。
就在司澄感叹之际,此时亲兵传来消息,“报!”
“何事?”
就在司澄想要继续书信劝解沈永忠之际下,却突来消息,惹得司澄不悦。
“元帅,清将沈永忠率清军自宝庆倾巢而出,直往我军大营而来!”
“嗯?”
闻言司澄满面诧异,当即亲自披甲出阵,远远看去清军确实朝本军大营而来,见此纵然司澄知晓沈永忠大概率没有敌意。
但是,司澄向来不愿赌博。
当即整备兵马迎接,两军来到阵前,司澄放眼看去,与其中为首者沈永忠对视一眼相视一笑。
随后沈永忠左手脱去头盔,露出光头,随后身后一阵清军,皆效仿主将,一时间数千光头立于阵前。
司澄瞥了一眼身侧同样是光头的张国柱,其中含义不言而喻,司澄不禁暗道:“若是自己,他能做到这一步吗?”
他做不到。
这般想着存着敬畏之心,司澄驱马上前,冯双礼、张国柱跟随其后,见此沈永忠也单骑上前。
四人在阵前相聚,相顾无言。
随后司澄开口道:“何至于此,你有点钻牛角尖了。”
“没有,从来没有。”
“我是一名武警。”
“这对于我而言,这甚至不是选择题。”
闻言司澄点点头,随后沈永忠就这般自然而然的来到明军阵中,两军会合。
拿下宝庆后,按照计划便是直下全州,随后与李定国所率主力东西围攻桂林。
按理说全州只有少数清军,司澄并未在意,此时沈永忠却上前开口道:“不,此处还有清军?”
“什么?”
“在投降之前,我遣人去往桂林,向孔有德特意要了援军,并且传去的信中,我曾告知吾将率军南下全州驻守。”
“所以,我可以率军骗开城门。”
“届时,全州可破!”
司澄闻言有些目瞪口呆,这沈永忠当真是人才,居然临叛敌之前,还给清军挖个大坑。
原本桂林城坚,孔有德数万兵力驻守,还有红衣大炮、火器相助乃是实打实的硬仗,而此时沈永忠此时一记妙策,直接削弱了桂林守军,还附带宝庆、全州两座城池。
这的的确确是一份大礼。
“既如此,就按你计行事?”
“且听捷报就是。”
“好!”
这种饭喂到嘴边的好事,司澄自然不能错过,明军全力配合沈永忠。
刻意的扮演一出司澄在后追杀,而沈永忠在前前逃窜的戏码,全州清军早接到命令,要与沈永忠会合驻守全州。
当沈永忠率军赶到全州城下后,神情慌张,直接高喊道:“某乃大清湖南将军沈永忠是也,速开城门放我等进去。”
全州守将观察了一番,还是有些警惕,这时沈永忠看向身后,显得有些焦急,高举湖南将军印继续高声喊道:“这是的印玺,可证身份!”
闻言守将看去,却隔着数十米远,压根看不清,随即摇摇头道:“沈将军相隔太远,末将实在看不清,可否掷于城上!”
闻言沈永忠左右环顾,随后将印玺交在一侧到副将秦开手上,“拜托你了。”
“交给末将就是。”
沈永忠抽取到的补给正是燕国名将秦开,秦开接过印玺,用力一抛。
印玺在空中画出标准的抛物线后,落在城墙之上,见此守将赶紧上前查看。
将印玺放在手中仔细查看,在确定是印玺属实之后,赶紧道:“快打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