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医线惊雷
“清源”行动如同一把巨大的梳子,细细梳理着海州各个领域的沉疴积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整顿初见成效,海建集团的审计风暴正在酝酿,而林辰暗中布下的另一条线——针对医疗系统,特别是与“新视野研究基金”相关的资金和项目核查,也终于传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突破口,正是那家被查出以远高于市场价采购进口医疗设备的区级医院——清河区人民医院。
由市卫生局、审计局和悄然加入的国安经济侦查人员组成的联合核查组,对清河区医院的这台设备采购案进行了彻查。表面上看,流程似乎齐全:有院务会决议,有专家论证,有公开招标(虽然只有那家资质存疑的贸易公司一家投标),合同也看似规范。
问题出在细节深处。
审计人员发现,该设备的最终成交价,比同期其他省市同级医院采购同型号设备的价格,高出近百分之四十。更蹊跷的是,付款方式异常“宽松”,医院在设备尚未完成安装调试时,就已支付了百分之八十的货款。
“这家‘环宇贸易’,注册资金只有五百万,但近两年经手的医疗设备合同总额超过两个亿。”核查组负责人向林辰汇报,“其资金流水极其复杂,大量资金在多个空壳公司间流转后,最终都流向境外,包括……部分流入了与‘星辉资本’有关联的账户。”
“医院方面,谁在主导这次采购?”林辰问。
“分管设备的副院长,李明,以及设备科科长。院长表示对此‘不知详情’,说是下面具体经办。”
“不知详情?”林辰冷哼一声。这种说辞,在官场太过常见。他指示:“对李明和设备科长进行隔离审查。注意方式,暂时不要惊动院长。”
然而,就在核查组准备对李明采取措施的当天上午,一个突发消息传来——李明在驾车前往医院的途中,发生“交通意外”,车辆失控撞上桥墩,李明当场死亡!
交警部门的初步勘查结果是:车辆刹车系统被人为破坏。
灭口!
对手的反应如此迅速、狠辣,直接掐断了这条明面上的线索!
林辰在办公室听到这个消息,脸色瞬间阴沉如水。他立刻接通了国安杨局的加密通讯。
“杨局,清河区医院的李明死了,刹车被破坏。对方在灭口。”
“我们已经知道了。”杨局的声音同样凝重,“这说明你查的方向是对的,触碰到了他们的痛处。‘环宇贸易’这条线,我们会接力深挖。你那边,要特别注意安全,对方已经狗急跳墙了。”
挂断电话,林辰感到一股寒意。反腐斗争,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是真的会流血,会死人的。
晚上回到家,林辰发现沈清秋的情绪有些异常。她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医学杂志,却久久没有翻页。
“怎么了?”林辰走过去,关切地问。
沈清秋抬起头,眼神复杂:“我们医院……今天也有人被带走了。”
“谁?”
“设备科的副科长,老王。”沈清秋的声音有些低沉,“很突然,说是配合调查清河区医院的那个采购案。老王这个人……平时挺老实的,业务能力也不错,怎么会……”
林辰心中了然,这是核查组在扩大调查范围,试图寻找新的突破口。他不能向沈清秋透露内情,只能安慰道:“配合调查是正常的组织程序,清者自清。”
沈清秋看着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希望吧。只是……感觉最近风气有点紧张。”
她的话提醒了林辰。反腐风暴之下,必然会引发官场一定程度的震荡和人心惶惶。他必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既要形成震慑,又不能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更不能让像沈清秋这样一心扑在业务上的好干部感到不安。
就在这时,林辰的加密平板收到了张硕发来的最新情报。通过对“环宇贸易”及其关联公司的深度挖掘,发现其不仅涉及医疗器械,还秘密从事一些受管制化学试剂和生物制品的进出口业务,其中部分货物的最终用户,指向几家背景神秘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研究所”。而这些公司的注册地,与之前“星辉资本”活跃的区域高度重合!
医疗设备洗钱,管制物品走私……对手利用医疗和科研领域监管相对复杂、专业性强的特点,构建了一条隐秘的黑色产业链!其目的,恐怕不仅仅是经济利益!
林辰立刻将这一情况再次通报给杨局。他意识到,医疗系统这条线,挖出的可能不仅仅是腐败,更可能牵扯出危害国家生物安全和科技安全的重大问题。
第二天,林辰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清源”行动下一步工作。他在会上特别强调:
“‘清源’行动,目的是净化环境,促进发展,不是搞人人自危。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精准发现问题,稳妥处理问题。对于主动交代问题、积极配合调查的,可以依规依纪从轻处理;对于心存侥幸、对抗组织的,坚决从严查处!同时,要注重保护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干事创业的干部!”
他试图通过公开表态,给动荡的官场注入一剂“稳定剂”,引导风向。
散会后,林辰单独留下了市卫健委主任。
“老刘,医疗系统的专项核查,要更加注重策略。”林辰语重心长,“重点是查处那些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的害群之马,但不能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科研活动。特别是像沈清秋这样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专家骨干,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卫健委主任连忙点头:“林市长放心,我们一定把握好分寸。”
安抚了明面上的局势,林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暗线的追踪。他与杨局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各方资源,对“环宇贸易”及其背后的生物科技公司网络展开深入调查。一张针对这条隐藏在白衣之下的黑色利益链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然而,对手显然也没有坐以待毙。
几天后,林辰接到周天明书记的电话,语气严肃:
“林辰啊,省里有关领导收到了关于你的匿名举报信,反映你在‘清源’行动中搞‘运动式执法’,‘选择性反腐’,甚至……诬陷好人,影响海州稳定发展大局。”
反扑来了!而且直接捅到了省里!
林辰心中冷笑,面上沉稳回应:“周书记,我经得起调查。‘清源’行动的所有决策和案件查处,都严格遵循程序和证据。至于影响稳定,我认为,清除腐败分子,才是对海州长远发展最大的负责!”
“嗯,你的态度我知道。”周天明语气缓和了些,“省里领导也是要求核实情况。你继续大胆工作,市委是支持你的。不过,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证据要更扎实,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震荡。”
挂了电话,林辰明白,真正的较量刚刚进入白热化。反腐的利剑指向哪里,抵抗的力量就会来自哪里。他不仅要查案,还要应对来自明枪暗箭的攻击。
但他毫不退缩。
他拿起笔,在日程表上“清源行动阶段性汇报会”一项上,重重画了一个圈。
无论阻力多大,这场反腐风暴,他都必将进行到底。为了海州的风清气正,也为了不负那双重身份赋予他的责任与使命。
医线惊雷,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