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引:** 麟儿方稳风波起,暗箭难伤磐石基。稚子病弱催药术,再育明珠固凤栖。
**内容:**
纯昭仪苏璃平安诞下皇子,陛下亲口称之为“长子”,并赐名“云琮”。这份殊荣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在后宫激起千层浪。清晖阁的门槛几乎被前来道贺的妃嫔命妇踏破,送来的贺礼堆积如山。苏璃应对得体,对皇后依旧恭敬,对刘婕妤依旧避让,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位新晋的母亲身上,多了一份不容侵犯的沉静与力量。
林皇后心中的危机感与日俱增。她先是借着协理六宫之便,在份例用度上对清晖阁多有“关照”,不是炭火短了斤两,就是绸缎颜色陈旧。苏璃不动声色,只让小棋子暗中记录,转头在云承睿来探望儿子时,抱着日渐白胖的云琮,状似无意地提起:“琮儿近来夜里总睡不安稳,许是炭气有些重,或是新换的锦被不够软和?倒是比不得皇后娘娘宫里的东西精心。”
云承睿闻言,抱起儿子,看着那酷似自己的小脸,再想到皇后名下那个怯懦的养子,心中天平自然倾斜。他并未直接斥责皇后,却下令内务府,日后清晖阁一应用度,皆比照贵妃份例,且需经冯德过目。林皇后碰了个软钉子,气得在坤宁宫摔了杯子,却再不敢在明面上克扣。
刘婕妤的手段则更为阴损。她买通了一个在清晖阁外院负责洒扫的小太监,命其将一些容易导致幼儿过敏起疹的花粉,悄悄撒在云琮时常玩耍的廊下。幸得苏璃因玉佩之故,对周遭环境变化异常敏锐,察觉那太监神色有异,又闻到空气中若有似无的异样花粉气,立刻命惊蛰暗中查探,人赃并获。
苏璃并未声张,只将此事密报云承睿。云承睿勃然大怒,当即将那太监杖毙,并以“御下不严”为由,将刘婕妤禁足一月,罚俸半年。刘婕妤哭闹辩解,云承睿却冷冷道:“若非念你往日情分,岂止禁足?”经此一事,刘婕妤气焰大挫,暂时不敢再轻举妄动。
然而,明枪易躲,暗疾难防。承熙四年的初夏,云琮忽染风寒,起初只是咳嗽流涕,太医开了疏风散寒的方子,谁知几剂药下去,病情非但未愈,反而转为高热,继而引发了小儿肺炎。小小的身子烧得滚烫,呼吸急促,小脸憋得通红,日夜啼哭不止。
苏璃心急如焚,日夜守在榻前,亲自喂药、擦身。看着太医们束手无策,只能用些温和的药剂勉强维持,听着儿子痛苦的喘息,她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医疗条件的落后与无力。一种名为“链球菌感染”的现代医学名词在她脑海中闪过,若有青霉素……若有那些高效的抗生素……
**(苏璃内心oS:*不行,不能眼睁睁看着!琮儿若有事,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我记得青霉素的提取原理……虽然艰难,但必须尝试!*)**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凭借前世的记忆,开始秘密着手研究。她以“需要安静研制新的安神香料”为由,向云承睿求了一处偏僻宫苑的小小角落作为“药室”,命小棋子暗中搜集发霉的瓜果、谷物,又通过太医院的心腹,弄到一些基础的培养器具。过程极其艰难,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但她没有放弃。终于在云琮病势最凶险的第五日,她提取出了极其微量、纯度也无法保证的原始青霉素菌液。她不敢直接用于儿子身上,先在动物身上试验,确认无明显剧毒后,才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混合在汤药中,极小剂量地给云琮服用。
或许是苍天庇佑,或许是那微量的青霉素真的起了作用,加上太医的方子终于起效,云琮的高热在当夜开始缓慢消退,呼吸也逐渐平稳。又调养了十余日,总算转危为安。
抱着劫后余生、恢复活泼的儿子,苏璃心中后怕不已。这次经历让她清醒地认识到,在这深宫之中,一个孩子,哪怕再得宠,也太过单薄,风险太大。疾病、意外、乃至人心的算计,都可能轻易夺走他。她需要更多的孩子,需要让云琮有同胞兄弟姊妹可以相互扶持,也需要让自己作为母亲的地位更加稳固,无可动摇。
**(苏璃内心oS:*生育确实损耗元气,但比起失去琮儿的风险,这点损耗必须承受。一个孩子是靶子,多个孩子才是堡垒。*)**
身体养好之后,苏璃便开始细心调养,不再刻意避孕。云承睿对她本就宠爱,见她经历丧子之险后愈发温婉依人,更是怜爱有加,流连清晖阁的日子也多了起来。
承熙五年春,在云琮两岁生辰过后不久,苏璃再次被诊出喜脉。这一次,她更加小心谨慎,所有饮食衣物皆经惊蛰和小棋子亲手查验,轻易不出清晖阁,谢绝一切不必要的探视。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这一次生产颇为顺利,苏璃平安诞下一位小公主。云承睿虽略感遗憾不是皇子,但见女儿玉雪可爱,眉眼间颇有几分苏璃的神韵,亦是爱不释手,亲自为其取名“云璎”,寓意如美玉般珍贵。
一子一女,恰成一个“好”字。苏璃抱着女儿,看着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儿子,心中那份因漂泊异世而产生的孤寂感,似乎被冲淡了些许。她的羽翼,因这一双儿女,而变得更加丰满。脚下的根基,也因这血脉的延续,而扎得更深、更稳。
**章尾:** 暗箭频发皆徒劳,稚子病危催药方。为固根基忍损耗,再育明珠凤翼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