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河市,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市委大楼会议室里,祁云钟正在主持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年度经济工作。会议进行到一半,秘书轻轻推门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祁云钟面色如常,但手中的笔微微顿了一下。他平静地对与会人员说:“同志们,有个紧急事务需要处理一下,会议暂停半小时。”
来到办公室,组织部的领导已经等在电话那头。电话内容言简意赅:东海决定调祁云钟进京任职,三天后到中央组织部报到。
挂断电话,祁云钟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久久不语。这个消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作为清河市委书记,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五年,将这座城市打造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秘书轻声问:“书记,需要准备什么吗?”
祁云钟转过身,神色平静:“先把会开完。工作交接的事,晚点再说。”
回到会议室,他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主持会议。只有最细心的人才会发现,他在做总结发言时,比平时多说了几句对清河未来发展的期望。
晚上回到家,祁云钟才把消息告诉妻子张祝兰。张祝兰愣了一下,眼中泛起泪花:“这么突然?要去多久?”
“具体职务还没定,但应该是长期工作。”祁云钟握住妻子的手,“祝兰,又要辛苦你跟着我奔波了。”
张祝兰抹抹眼角:“说什么呢,嫁给你那天起就准备好了。只是...国栋那边知道吗?”
祁云钟摇摇头:“还没来得及告诉他。”
电话打给祁国栋时,他正在榕华县主持会议。听到父亲调任东海的消息,祁国栋既惊讶又自豪:“爸,恭喜您!这是东海对您工作的肯定。”
祁云钟的语气却十分平静:“只是工作调动而已。你要记住,无论在哪里工作,为谁工作,初心不能改。”
接下来的三天,祁云钟进行了密集的工作交接。他没有大张旗鼓地告别,而是抓紧时间完成了几个重点项目的最后部署。
在最后一次市委常委会上,他动情地说:“这些年来,感谢同志们的支持与配合。清河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我虽然要离开了,但心永远和清河在一起。”
会后,许多干部自发前来送行。一位老同志握着他的手说:“祁书记,您是我们见过最好的领导。清河人民会记住您的。”
离任前夜,祁云钟独自走在清河街头。雪花飘落在他的肩头,他走过自己参与规划的新区,看过改造后的老城,巡视过治理清澈的河道。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变化,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赴京的高铁上,祁云钟一直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村庄。李淑芬轻声问:“想什么呢?”
祁云钟回过神:“在想责任更重了。以前管一个市,现在要参与全国的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
到达京城,东海组织部的同志前来接站。简单的安顿后,祁云钟立即前往中组部报到。
接待他的是东组部的一位副部长:“云钟同志,欢迎你来东海工作。组织上决定让你担任ZY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区域协调发展工作。”
祁云程立即明白了这个任命的重要性。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关系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感谢组织的信任。”祁云钟郑重表示,“我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祁云钟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阅读大量文件资料,参加各种会议,向老同志请教,尽快熟悉全国情况。
让他感触最深的是第一次参加ZY层面的会议。与会者都是各部委领导和专家学者,讨论的都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祁云程认真倾听,谨慎发言,虚心学习。
晚上,他给儿子打电话:“国栋,今天参加了ZY财经工作会议,深受教育。站在全国角度看问题,视野和思路都要提升啊。”
祁国栋在电话那头笑:“爸,您这是又要从头学起了。”
祁云钟认真地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做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千百万群众的生活,不敢不谨慎。”
一个月后,祁云钟开始带队到各地调研。他选择了西部一个欠发达省份作为第一站。看到当地的发展差距,他深感责任重大。
在调研座谈会上,他诚恳地说:“我们不仅要看到差距,更要找到症结。区域协调发展不是简单地输血,而是要帮助培育造血功能。”
调研回来,他撰写了详细的报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份报告得到了东海领导的肯定,相关建议被纳入相关政策文件。
工作渐渐步入正轨,但祁云钟始终保持着谦逊谨慎的态度。他经常对下属说:“我们坐在ZY机关里,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要考虑基层实际。不能脱离实际,闭门造车。”
一个周末,祁国栋带着妻儿来京城看望父亲。看到祁云钟住在简单的干部宿舍里,每天自己做饭,祁国栋心疼地说:“爸,您也该享受享受了。”
祁云钟笑笑:“这样挺好,接地气。要是整天高高在上,还怎么了解百姓疾苦?”
他带着孙子安安在宿舍楼下散步,看到有老人在下棋,就坐下来看一会儿;遇到小区保安,也会聊上几句。祁国栋看着父亲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什么是“不忘初心”。
在一次重要的政策研讨会上,祁云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估机制,对相关政策进行效果评估。
这个建议起初遭到一些质疑。有同志认为:“评估容易流于形式,还可能影响地方积极性。”
祁云钟据理力争:“正因为重视地方积极性,才更要科学评估。好的要坚持,不足的要改进,这样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
经过充分讨论,他的建议最终被采纳。后来实践证明,这个机制确实促进了政策的精准实施。
年底,祁云钟负责筹备ZY财经工作会议。这是他到东海后承担的第一个重大任务。他事无巨细地参与筹备工作,连续加班半个多月。
会议当天,各项议程顺利进行。ZY领导在总结讲话中特别表扬了会议筹备工作:“这次会议准备充分,材料扎实,体现了务实的工作作风。”
散会后,同事们都为祁云钟高兴。他却说:“会议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重点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回到办公室,他立即开始起草贯彻落实方案,直到深夜。
除夕夜,祁云钟难得地准时下班。和妻子吃年夜饭时,他感慨地说:“祝兰,这一年变化真大。从地方到ZY,视野宽了,责任也更重了。”
张祝兰给他夹菜:“但你还是你,还是那个一心为民的祁云钟。”
春节假期,祁云钟没有休息,而是在家阅读各地报送的发展规划。祁国栋视频拜年时看到父亲还在工作,忍不住说:“爸,您也该休息休息了。”
祁云钟笑道:“年纪大了,更觉得时间宝贵。能多为国家做点事,是幸福。”
挂断视频,祁国栋对黄莉雅感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不是因为多么聪明能干,而是因为始终怀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黄莉雅点头:“你们父子俩真的很像。都是心里装着百姓的人。”
新的一年开始,祁云钟的工作更加繁忙。他参与制定了多个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经常到各地调研指导。
但他始终保持着朴素的工作作风。出差时坚持轻车简从,接待时要求节俭务实。有一次到地方调研,当地准备了丰盛的接待宴席,他坚决要求换成工作餐。
“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他说,“把这些经费省下来,能为老百姓办多少实事啊。”
这件事在当地传为美谈,也让基层干部看到了ZY领导同志的作风。
时光飞逝,转眼祁云钟到东海工作已经一年。在年度述职报告中,他写道:“从地方到ZY,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为民初心。在新的岗位上,我将继续恪尽职守,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报告的最后,他特意加了一句:“无论身在何处,心永远与人民在一起。”
这份报告被作为优秀述职报告在机关内传阅。许多年轻干部读后深受感动,纷纷表示要以祁云钟同志为榜样。
晚上,祁云钟站在宿舍窗前,望着长安街上的车水马龙。从清河市到京城市,从地方官到ZY领导,这条路他走了三十多年。
但他知道,真正的路永远在脚下,永远通向人民的心里。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
雪花再次飘落,覆盖了京城。祁云钟想起离开清河那天的雪景,微微一笑。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他都是那个心系百姓的祁云钟。
这个信念,如同窗外的白雪,纯净而坚定。在新的岗位上,他将一如既往,恪尽职守,不负人民的重托。因为这就是他的使命,也是他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