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大军即将凯旋的消息,早已通过夜枭的渠道传回平原。贾诩即刻派赵云率领一队精骑,前往迎接。
当刘备率领着队伍,带着新收的谋士徐庶、猛将典韦、韩浩等,出现在平原县城外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
得知消息的平原百姓,扶老携幼,自发地涌出城门,密密麻麻地站在道路两旁,延绵数里!他们手中挎着篮子,里面装着鸡蛋、蔬果、面饼;有的捧着粗陶碗,里面是清澈的泉水;更多的人则只是踮着脚尖,脸上洋溢着真诚而热烈的笑容,眼中充满了敬仰与期盼。
“刘使君回来了!”
“使君平安归来!”
“多谢使君守护平原!”
欢呼声、问候声此起彼伏,如同温暖的潮水,将远征归来的将士们包裹。
徐庶骑在马上,看着这万民自发迎接的场面,看着百姓脸上那发自内心的爱戴,不禁抚须感叹:“民心所向,方为根本。元直今日方知,何为真正的‘明主’之象!” 他对自己选择刘备感到无比庆幸,忠诚之心更加坚定。
典韦瞪大了眼睛,他以往所见,多是官吏欺压百姓,或是百姓畏惧官兵,何曾见过如此军民鱼水情的场面?他咧开大嘴,对身旁的张飞道:“俺老典算是跟对人了!主公真是好官!”
韩浩及一众新投将士亦是心潮澎湃,深感与有荣焉。
刘备滚鞍下马,不愿骑马接受百姓的敬意。他步行向前,不断向道路两旁的百姓拱手还礼,接过孩童递来的清水一饮而尽,关切地询问老者身体、农事收成。他的动作自然,神情真诚,毫无作态,更引得百姓感动不已。
贾诩、简雍、孙乾、麴义、太史慈、张合等留守文武早已迎候在城门口。见到刘备不仅平安归来,更带回徐庶、典韦等贤才猛将,皆是大喜。
“文和、宪和、公佑,诸位辛苦了!备不在之时,全赖诸位殚精竭虑,保境安民,发展基业,备感激不尽!”刘备紧紧握住贾诩等人的手,诚挚道谢。
贾诩微微一笑:“此乃诩等份内之事。主公凯旋,扬威天下,更得贤才,方是平原之福。”
众人相见毕,刘备在万众簇拥下进入平原城。他先是亲自安排徐庶、典韦、韩浩等人的住所,极尽礼遇,随后便迫不及待地前往神工营、天机营、济安堂、平原书苑视察。
看到神工营炉火熊熊、新产品层出不穷;天机营少年们处理公务井井有条;济安堂秩序井然,医者护士各司其职;书苑中学童朗朗读书,纸质书籍开始应用;尤其是听到贾诩汇报文渊书店日进斗金、周边士族争相抢购纸张书籍的盛况时,刘备心中的喜悦与成就感难以言表。
晚间,太守府设宴,既是接风洗尘,亦是内部会议。刘备听取了贾诩关于全局的详细汇报,包括袁绍的动向、青州的糜烂、司马俱的进犯与退却、各项建设的进展。
听完汇报,刘备环视麾下文武: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麴义、张合、廖化、田豫、陈到、典韦、韩浩等猛将如云;贾诩、徐庶、简雍、孙乾、赵昱等文臣齐聚;更有背后默默贡献的神工、天机、尖刀、济安各营及夜枭小组。
他举起酒杯,声音充满信心与力量:“诸君!此次讨董,我等虽未竟全功,然忠义之名播于四海,更得元直、典韦等贤士良将相助!返回平原,见民生安定,百业初兴,人才辈出,备心甚慰!然天下大乱方兴未艾,董卓未灭,诸侯割据,百姓困苦!此正是我辈勠力同心,深根固本,积蓄力量,以待天时之时!这杯酒,敬诸君!愿我与诸公共勉,早靖国难,再造太平!”
“愿随主公(大哥),早靖国难,再造太平!” 满堂文武,无论新老,皆心潮澎湃,齐声响应,声震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