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金陵城明王府邸内,檀木燃烧的轻烟袅袅升腾,在鎏金烛台的光晕里缠绕成缕。朱元璋身着玄色蟒袍,端坐在主位之上,面容不怒自威,一双眼睛似能洞察一切。府内气氛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众人屏气凝神,等待着他开口。

堂下,朱标立于左侧首位,作为朱元璋的长子,他温润儒雅,身着月白色锦袍,眉眼间透着沉稳与睿智,手中紧握着一卷文书,时刻准备进谏。朱棣则站在兄长身侧,英气勃勃,一袭玄甲外披着猩红大氅,眼神中满是对征战的渴望,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的佩刀上。

汤和作为朱元璋的结义兄弟,白发苍苍却依旧身姿挺拔,身上的软甲泛着冷光,饱经沧桑的脸上带着对往昔岁月的追忆。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身形如鬼魅,一袭黑衣隐没在阴影中,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众人,随时准备执行命令。

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一袭银甲衬得他威风凛凛,脸上洋溢着年轻人的朝气与自信。谋士黄石公身着灰袍,手持羽扇,目光深邃,似在思索着天下局势。只是这里的黄石公并非传说中秦汉时期的仙人,而是一位博古通今、足智多谋的老者。

被朱元璋尊称为老师的并非菩提老祖,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儒士,他身着素色长袍,手持竹杖,目光慈祥却不失威严。张昭、比干、钟旭、邹衍、孙武、邓禹、寇询、蒯良、周公旦、周不疑、文种、朱文正、虞翻等文臣武将分列两旁,或手持竹简,或按剑而立,各怀心思。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闯入大厅,单膝跪地,高声禀报道:“陛下!徐达元帅已成功占领江陵城,杨滔军的李牧退往襄阳城,据城防御!”

朱元璋闻言,猛地站起身来,眼中精光闪烁,沉声道:“好!徐达果然不负朕望!”他大步走到悬挂着的大幅舆图前,目光紧紧盯着襄阳城的位置,手指重重地按在地图上,“襄阳乃兵家必争之地,李牧退守此处,显然是想凭借城池之险负隅顽抗。”

朱标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父亲,江陵既下,我军士气正盛。然襄阳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儿臣以为不可贸然进攻,当从长计议。”

朱棣却按捺不住心中的战意,大声说道:“大哥此言差矣!我军势如破竹,此时若不乘胜追击,待李牧在襄阳城站稳脚跟,再想攻破就难了!末将愿率一支精兵,直取襄阳!”

汤和看着这对兄弟,微微摇头,沉声道:“二殿下虽勇,但襄阳城确实不可小觑。徐达元帅用兵如神,不如等他率大军前来,再商议破城之策。”

黄石公轻摇羽扇,缓缓说道:“汤将军所言极是。此外,我等还可派人潜入襄阳城,探查城中虚实,同时断其粮草补给,待其军心浮动之时,再一举攻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谋士蒯良也点头附和:“黄石公所言甚是。襄阳周边地形复杂,我军可先派小股部队骚扰,使其疲于应对,再寻机破敌。”

朱元璋听着众人的议论,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襄阳一战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功亏一篑。

这时,一直沉默的孙武开口道:“兵者,诡道也。我军可虚张声势,在襄阳城四周设下疑兵,让李牧摸不清我军虚实。同时,挑选精锐之士,暗中挖掘地道,直通襄阳城下,待时机成熟,里应外合,必能破城。”

邓禹补充道:“此计虽妙,但挖掘地道耗时耗力,且需小心隐蔽,以免被敌军发现。还需有一支强军在城外牵制敌军,吸引其注意力。”

朱元璋沉思良久,终于开口道:“就依众卿所言。朱标,你负责筹集粮草,确保大军后勤无忧;朱棣,你率一万人马,在襄阳城外骚扰敌军,不可恋战;汤和,你协助朱棣,务必谨慎行事;毛骧,即刻派锦衣卫潜入襄阳城,探查敌情,若有机会,可刺杀李牧;李文忠,你挑选精锐之士,秘密挖掘地道,切记不可暴露。其余众卿,各展所长,为破襄阳城出谋划策。”

众人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随后,众人开始详细商议具体的作战计划,府内气氛愈发紧张。

朱元璋踱步至窗边,望着庭外渐黄的梧桐叶被寒风卷着打旋,忽听得更漏声沉,才惊觉暮色已浓。他转身看向堂下躬身待命的众人,声音里带着几分霜意:“传令下去,即刻命徐达率部在江陵城休整。如今霜降已过,朔风渐起,大军若再冒进,粮草转运与士卒御寒皆成难题。”

朱标上前半步,展开手中泛黄的舆图:“父亲所言极是。江陵城囤积的粮草只够支撑月余,若强行北进襄阳,战线拉长恐生变数。儿臣已命人加急督造棉衣,待三日后首批千件制成,便即刻送往江陵。”

“棉衣还需加厚!”朱元璋突然提高声调,苍老的指节重重叩在檀木桌案上,震得烛火都晃了几晃,“去年滁州一战,三万将士因寒症折损过半,这般教训不能再重演!”他眯起眼睛,似又想起那些裹着薄毯蜷缩在营帐里的年轻面孔,喉间发出一声叹息。

朱棣却按捺不住焦躁,猩红大氅扫过青砖地面:“父亲!襄阳守军此时必然也在筹备过冬,若不趁其立足未稳……”

“住口!”朱元璋猛地转身,龙纹靴踏得地面作响,“你以为朕不想一鼓作气?但天时不在我!”他抓起案上的狼毫,在羊皮纸上疾书几行,墨汁飞溅在“江陵”二字上,“命徐达加固城防,征调民夫修缮粮仓。毛骧!”

阴影中的毛骧鬼魅般现出身形,指尖已扣着三枚淬毒银针:“臣在!”

“派死士潜入襄阳,务必查清李牧屯粮之地。若能纵火烧毁其过冬粮草……”朱元璋眼中闪过狠厉,尾音被呼啸的北风卷入窗棂,“这个冬天,便让襄阳城尝尝饥寒交迫的滋味。”

黄石公轻咳一声打破凝滞的空气,羽扇指向地图西北角:“陛下,汉水流域近日寒潮频发,江面或有结冰之险。臣建议分兵两万,沿汉水布防,既防敌军突袭江陵,亦可截断襄阳水运补给。”

“好!就命邓禹、寇询即刻点兵。”朱元璋抚过腰间佩剑,冰凉的触感让他心绪稍定,“还有,传谕李文忠,地道挖掘不可停,但需每隔三丈设通气孔,严防士卒闷毙。入冬冻土坚硬,务必小心行事。”

堂外忽有更夫敲起梆子,已是戌时三刻。朱元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忽然瞥见朱标袖中露出半截素绢——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字迹。“标儿,那是什么?”

朱标脸色微赧,将素绢呈上:“是儿臣草拟的《冬日抚民策》,想请父亲过目。江陵新附,百姓缺衣少食,儿臣打算开仓放粮,并招募流民修缮城墙以工代赈……”

“好!好!”朱元璋连道两个好字,眼中难得露出笑意,苍老的手掌重重拍在儿子肩上,“打江山靠刀剑,守江山靠仁心。你这法子,倒有几分当年汉文a帝的风范。”

议事厅的烛火渐次熄灭时,金陵城已落了今冬第一场雪。细雪覆在明王府飞檐上,宛如撒了层霜糖,唯有朱元璋书房的窗棂还透着微光。他握着朱标呈上的策论,对着摇曳的烛火喃喃自语:“但愿这个冬天,能冻死所有野心……”

长安皇宫,太极殿内蟠龙金柱映着明黄宫灯,鎏金龙椅上的杨滔摩挲着腰间玉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殿外北风卷着枯叶拍打丹陛,寒意顺着青砖缝隙渗入殿内,让满朝文武的朝服都笼上一层霜气。

“报——”急促的脚步声撕破死寂,一名斥候跌跌撞撞扑进殿门,膝盖在青砖上磕出闷响,“启禀陛下!朱元璋麾下徐达已攻陷江陵城,我军李牧元帅退守荆州、襄阳,据城死守!”

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太子杨承嗣紧握腰间玉佩,指节发白;丞相管仲轻叩牙笏,目光扫过阶下文武;刑部尚书狄仁杰抚着长须,眉头拧成川字。唯有包拯铁面不改,墨砚旁的惊堂木被他无意识摩挲出声响。

“慌什么!”杨滔猛地起身,冕旒撞击发出脆响,“襄阳城高池深,李牧手握二十万精兵,纵是徐达也难以短时间内破城!”他的目光落在兵部尚书王守仁身上,“王卿家,即刻拟旨,命李牧加固城防,朕会调三万粮草从汉水驰援。”

王守仁出列躬身,青衫下摆扫过冰凉的地面:“陛下,襄阳虽险,但入冬后汉水结冰,粮草转运恐成难题。臣以为,当派水师提前疏通河道,并在沿岸设烽火台预警。”

“不可!”户部尚书王安石跨前一步,蟒袍上的流云纹随动作起伏,“今岁关中大旱,国库储粮本就不足,若再调拨三万石,来年春耕……”

“够了!”杨滔怒拍龙椅扶手,“社稷安危重于泰山!传朕旨意,各州县即刻征收冬粮,若有推诿者,刑部严查!”他转向狄仁杰,眼中寒芒毕露,“狄卿家,此事你亲自督办,胆敢克扣民粮者,斩无赦!”

狄仁杰抱拳应命,忽听得阶下传来轻咳。谋士王诩手持竹简缓步而出,银发在烛火下泛着冷光:“陛下,朱元璋此举意在截断我军西进之路。臣以为,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可命盖聂、高渐离、荆轲率死士潜入江陵,扰乱敌军后防;鲁班大人则督造投石车,增强襄阳城守御之力。”

工部尚书鲁班微微颔首,布满老茧的手无意识摩挲着腰间墨斗:“臣可在三日内造出二十架改良版投石车,射程比寻常器械远三成。但需大量生铁,还望户部……”

“生铁调拨之事,朕自会安排。”杨滔揉着太阳穴,目光转向情报组织首领盖聂。这个剑眉星目的汉子单膝跪地,腰间长剑在烛火下泛着幽蓝寒光:“臣等愿领命。不过江陵城戒备森严,需礼部配合伪造通关文牒。”

礼部尚书褚遂良推了推金丝眼镜,儒雅面容下藏着算计:“臣即刻命人仿制朱元璋部调令文书,但需情报司提供准确印鉴样式。”

“这个简单。”高渐离怀抱筑琴上前,琴弦在他掌心震颤,“三日前我已派人混进江陵城,三日后必有消息传回。”他身旁的荆轲始终沉默,手指却在袖中反复擦拭匕首,寒芒一闪而过。

洪承畴突然出列,官服上的补子微微晃动:“陛下,臣还有一策。朱元璋势力扩张过快,其周边流寇等人必怀戒心。若能暗中联络,许以重利,令其从侧背袭扰,徐达或可不战自退。”

杨滔目光一亮,却见包拯踏出班列,官服上的獬豸补子随着动作昂首欲飞:“陛下,此计虽妙,但陈、张二人反复无常。当年结盟时便曾暗通元军,如今贸然联合,恐引狼入室。”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文书,“臣近日查得,江陵周边三县赋税竟比往年多出五成,显是朱元璋为筹措军资强行征收。若能广发檄文揭露此事,或可动摇其民心。”

殿外风雪骤然大作,吹得殿门吱呀作响。杨滔凝视着舆图上鲜红的“江陵”二字,仿佛看见徐达的战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就依众卿所言。太子监国,统筹粮草调度;管仲丞相总领全局;其余人等各司其职。”他握紧拳头砸在舆图襄阳位置,“传令李牧,若襄阳有失,提头来见!”

退朝时,雪已没过门槛。包拯望着漫天飞雪,忽然低声对狄仁杰道:“襄阳之战,恐非一城一池之争。朱元璋剑锋所指,怕是整个关中。”狄仁杰神色凝重,却未及答话,便被风雪卷着的马蹄声打断——那是加急送往襄阳的军报,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