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那个姓楚的小子会鬼医秘术?”丽妃手里捏着一枚九头凤钗,满脸的不可置信。
“重华宫中传来的话,确是如此。娘娘当知,她不敢背叛娘娘!再则,之前从她那儿来的消息,也从未出过什么差错。”常嬷嬷加重了语气肯定地说。
“这不可能!”
丽妃凤眸微眯,森然道:“他师兄死前说得很清楚,那鬼医秘术并无抄本遗世,他所知的,皆是源于他师父的口口相授!而他的师父,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习得此法,师徒几代人,皆不曾见过抄本!故而,
他们会下毒,却不能解毒,否则,本宫又怎敢……”
常嬷嬷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难道,是本宫遗漏了什么要紧的东西?莫非,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真的就习得了这绝世的秘术?”
丽妃语气里也有了迟疑,沉吟了一会儿方道:“看来,本宫是要好好会一会这位当前新贵楚神医了!常嬷嬷,你去,把他给本宫诏来,就说本宫头疼病又犯了,以前的方子都不顶用,想换个御医,试试新方子。”
“是,老奴这就去。”
常嬷嬷答应着去了,丽妃把玩着手中的金钗,眸中的光芒如火,强烈而炽热。
狠毒吗?她也不想的!
可是,凭什么她生在草莽之家就天生要比别人低贱?她天生丽质,机敏聪慧,自小跟几位哥哥一起习武,所有的招式她一学就会,几位哥哥和满山寨的儿郎,从未有一个人能比得过她!
当年圣上还只是一个势弱的皇子,被另几位皇子排挤出京办差,路遇劫匪,命悬一线。是她,带几个丫头下山玩,恰好遇见救了他!他答应娶她、爱她,报答她。
为了配得上他,父亲忍痛结束了他们在虎牢寨上百年的经营,带着近两万人马,主动投诚接受朝廷的招安;她还一路护卫,使他成功躲过其他皇子的暗杀,顺利并漂亮完成了皇上交办的差事。
也是因着这两件事,使他这个原本名头不显的皇三子,一下子
成为朝堂瞩目的对象,也为他成为皇太子打下坚实的第一步!
她懂得父亲,做出如此牺牲,是在换取女儿锦绣前程的同时,也能让女儿得到这位逆风翻盘的皇子爱重。
而她,钟情于这位天皇贵胄,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也真是爱惨了他那倜傥不羁的样子!
为此,她不惜跟对自己死心塌地的师兄决裂,义无反顾的随他入了京。不料想,这个可恨的负心汉回京成为皇太子后,毅然决然的娶了当朝文官之首的女儿!他与她在东宫洞房花烛,丢下自己在王府独守孤灯!
虽然很快她也被接入东宫,却不得不屈居于那个后来的所谓高门贵女之下。
那个装腔作势的所谓名门千金,除了会弹琴,会吟几首诗,还会
什么?凭什么,她一来就占取了太子妃正位?更可恨的,是她嫁来不久,就抢走了那个薄情郎的心!
让她如何不恨?!
等他坐上了那个最高的位置,更是一个又一个的娶女人!最让她不能忍受的,是忝居后位的那个贱人,很快就生了嫡皇长子!
那个假惺惺的女人什么都没做,凭什么那么好命?凭什么天下最尊崇的东西都要归她?!
所以,她必须死!
更可恨的是,她死了,自己都无法取代那个贱人的位置!那个薄情人,宁愿抬举后面来的华梅,都不肯给自己再升一升位份!
华梅那个贱人,也是个该死的!仗着自己的父兄手握重兵,一直都受宠,没多久便生了一个儿子,顺利晋升妃位,一下子就跟自己比肩!凭什么?
她恨命运不公,更恨他薄情!所以,她一定要自己的儿子抢到那个最高的位置!这个凤位,他不给,自己的儿子会为自己争取!
儿子有心,送自己这个九凤钗,自然是体会到了她这个当娘的苦心。而她,必须要让这成为事实,她今生,定要成为百鸟之王!
丽妃心里想着,手上却不知不觉的使力,连凤钗被自己捏得变形都没有觉察……
“娘娘,您这是……”常嬷嬷进来一眼看见,疾步上前抢过凤钗,心疼的轻轻抚捏。
丽妃回过神,怔怔的看着常嬷嬷手中的凤钗,缓了缓问:“人呢?”
“回娘娘,那个楚御医说是受伤很重,回去休息了,不在太医院。”
凝香苑中,慧贵妃也是一脸凝重,她久久望着手中纸上写的几个名字,半晌才道:“玉嬷嬷,你亲自出宫一趟,找兄长留在京中的暗卫,去查一查流苏和璎珞这两个丫头。”
玉嬷嬷不解,疑惑道:“这两个丫头,是自小就在娘娘宫中侍候的,娘娘千挑万选才定了,如何会有问题?”
“本宫也说不好,就是觉得这其中必有古怪。重华宫中就这
些个人,咱们反复都清理过几遍了,尤其是能够靠近六皇子的,目前
留下的,也就只有流苏和璎珞这俩人最有嫌疑!因着她俩是从咱们凝香苑里过去的,反而并未过多审查。”
玉嬷嬷点点头,道:“娘娘说的是,雁过有影儿,细细查,总要能查出端倪的。”想了想,又说:“只是,那个楚御医,这次搅进来,只怕再想脱身不易……”
“脱身?嬷嬷可是在说笑了?一旦入了这宫门,谁还会想着脱身?谁又能够脱身?”
玉嬷嬷一怔,随即笑道:“说的也是。到底是娘娘看得透彻。”
“这也算不上什么值得炫耀的本事,不过是在这四方城里熬得够久罢了。”
玉嬷嬷怜惜的看了一眼慧贵妃,一刹时,当年那个婉约娴静的少女又浮现在眼前。这是她从小服侍到大的姑娘,虽说是出身将门,却没有一丝的武人旧俗,反而是爱诗爱画,更爱梅花,倒也不辜负她的闺名一个“梅”字。
她为人温柔静雅,时常笑靥如花;她备受父兄爱宠,却从不会恃宠而骄,不仅上敬尊长,对府里的下人也都是宽和仁爱,对待跟她一起长大的玉儿更是像亲姐妹般亲厚。
如今,她从梅姑娘变成了慧贵妃,而玉儿也成了玉嬷嬷,她们一起入宫,一起经历着命运的悲喜酸甜。
早年间,她的梅姑娘因着与皇后投契,宫里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平顺安和。后来,有了三皇子,更是多了一份做母亲的慈爱与满足,无
论什么时候见她,总是面若春风。
只可惜,三皇子早早夭亡,就再也没有见过那般的笑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