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新城的热度,非但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降温,反而如同被不断添柴的炉火,越烧越旺。转眼间,距离“上古文明假说”提出已过去数年,这座因“古物”而生的城市,早已脱胎换骨,不再是当初那个混乱的河滩集市。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产出”。在各大势力不计成本的人力物力投入下,对上古碎片的挖掘、鉴定和拼接工作,终于进入了成果的爆发期。新的残片组合被宣布成功,内容五花八门,远超最初的想象。
然而,持续数年海量的投入,即便对家大业大的宗门和家族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灵石、丹药、法器、人力,每一天都是天文数字的消耗。眼看着库房日渐空虚,而探索仿佛是个无底洞,各势力首领们坐在一起商量对策,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最早尝到甜头的商会——特别是由“通四海商会”主导的万宝楼。
“学他们!”烈阳宗的一位长老拍板,“咱们拼出来的东西,也不能白给人看!按次参悟,收灵石!”
这个提议迅速得到了响应。很快,天机阁设立了“道藏参悟阁”,万象门开放了“万象典经室”,青木宗有了“百草悟道轩”……各大势力纷纷将自家拼接出的、相对完整且有一定价值的功法、秘术片段,设为可付费参悟的项目。当然,规矩和万宝楼一样:散修按次付费,立下道心誓言不得外传;其他势力若想获得传授权,则需支付巨额的“授权费”或进行资源置换。
更精明的势力,则学会了“留一手”。对于一些效果惊人、潜力巨大的核心碎片组合,他们选择秘而不宣,只作为核心传承,严格控制在自家势力内部使用,绝不外泄。这进一步加剧了势力间的差距和竞争。
面对宗门和家族的强势竞争,原本占据先机的各大商会感到了压力。单打独斗,在资源和底蕴上终究难以与传承悠久的宗门抗衡。于是,由“通四海商会”、“聚宝阁”等几家最大的商会牵头,迅速联合了西域乃至其他地域的数十家大型商会,组成了一个庞然大物——“西荒商会联盟”。
联盟一成立,便展现出惊人的财力和社会能量。他们统一收购标准,抬高了残片的收购价格,让散修和小势力更愿意把东西卖给他们;他们整合了旗下最顶尖的鉴古师和拼接专家,成立了“联盟古研总院”,资源共享,效率倍增;他们利用遍布各处的商业网络,源源不断地将资金、物资和人才输送到西荒新城。
财大气粗的商会联盟,很快在“产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拼接成功的碎片数量最多,种类最全。不仅有好几种效果各异的炼气期、筑基期功法(如侧重速度的《风行诀》、侧重防御的《铁壁功》),甚至还有一些极其偏门的功法,比如专修音波攻击的《惊魂咒》、或者锤炼某种特殊瞳术的《灵目观想篇》。
更让人眼红的是,商会联盟竟然成功复原并炼制出了几种上古丹药!虽然都只是适用于炼气期和筑基期的低阶丹药,但效果奇特,比如能短暂提升悟性的“清灵散”,或者能加速外伤愈合的“生肌膏”。这些丹药一推出,立刻被抢购一空。当然,对应的丹方被商会联盟视为最高机密,保护得比任何功法都严密,派重兵把守,严禁外泄。
海量优质、多样化的功法、秘术乃至上古丹药的出现,如同最强劲的磁石,吸引了整个西域的修士蜂拥而至。谁不想获得更好的传承?谁不想体验上古丹药的神奇?西荒新城的人口,以一种爆炸式的速度增长。
西荒新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四周疯狂扩张。最初的规划早已被突破,新的街区、新的坊市、新的居住区不断涌现。建筑不再只是简陋的木石结构,出现了更多坚固、气派的楼阁殿宇。街道变得更加宽阔,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客栈、酒肆、茶楼、杂货铺、炼器坊、炼丹房……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繁华程度远超西域任何一座老牌仙城,稳稳坐实了“西域第一修仙城市”的名头。
管理这座巨城的,是由天机阁、万象门、几家最大的宗门家族以及商会联盟代表共同组成的“西荒城联合管理会”。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和复杂的势力关系,管理会制定了严厉的法规,并组建了强大的执法队,由各势力抽调高手组成,日夜巡逻。在这座充满机遇也充满危险的城市里,秩序是所有人的共识。无论背景多深,修为多高,都无人敢轻易捣乱,因为那意味着将面对整个西荒城势力的共同打击。
如今的西荒新城,早已超越了“淘宝地”的范畴。它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加工厂、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一个各方势力博弈的舞台,更是一个无数低阶修士改变命运的希望之地。每天,都有新的传说在这里诞生,有人因发现关键残片一夜暴富,有人因参悟上古功法突破瓶颈,也有人在这里找到靠山,踏上新的道途。
城市中心,那座最为宏伟的万宝楼,依旧是人气最旺的地方。但它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它的周围,矗立着天机阁、万象门等势力的参悟大殿,竞争激烈,却也共同支撑着这座新城的繁华根基。
而在城市之外,那五大遗迹依旧静静矗立,依然散发着神秘的道韵。只是,如今人们的目光,更多被西荒新城内的“现世利益”所吸引,对遗迹本身的探索,反而暂时陷入了一种相对的平静。这座由碎片堆砌起来的城市,正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