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阁和万象门专家团的到来,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本就翻腾的西荒山外围水域,激起的浪花远超之前任何一次骚动。那些平日里只能在传闻中听到的大宗门名号,如今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带来的震撼是底层散修难以想象的。
河滩坊市的混乱依旧,但空气中多了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和期待。散修们依旧在疯狂挖掘,但眼神总会不自觉地瞟向数里外那片阵法光芒流转、秩序井然的临时营地。大宗门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无声地宣告着一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和存在感。
天机阁的营地内,气氛严肃而高效。带队的是一位名叫玄玑真人的长老,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他带来的弟子并非以战力见长,而是清一色的研究型人才,精通古文字学、符文学、阵法推演、器物鉴定。营地中央甚至架设起了一座小型的“观星台”和“灵纹分析仪”等大型法器,散发着淡淡的灵光。
他们没有急于下场与散修争抢,而是首先对周边环境进行了地毯式的勘测。弟子们手持罗盘,丈量土地,采集不同区域的土壤、岩石样本,甚至分析空气中残留的灵气波动痕迹,试图从宏观上判断这片土地的历史和可能存在的文明层叠关系。
“师尊,东南方向三里的那片河滩,土层有明显的扰动痕迹,但下层土壤中检测到微弱的、非自然形成的能量残留,年代极为久远。”一名弟子恭敬地汇报。
玄玑真人微微颔首:“标记下来。重点区域,一寸寸地筛,不要放过任何异常能量反应或人工痕迹。”
另一边,万象门的营地则显得更“接地气”一些。带队的万象门长老浑圆真人,是个笑眯眯的胖老头,但眼神深处透着精明。他带来的弟子涉猎更杂,有擅长地质勘探的,有精通矿物分析的,还有对上古生物化石有研究的。
浑圆真人更注重“实物”收集。他派出手下弟子,并不直接参与散修的争夺,而是如同商人般,在坊市边缘设立了几个临时的“收购点”,挂出牌子,上面明确写着收购各类“带有古文字、特殊纹路或结构奇特的残片”,并按照材质、完整性、纹路清晰度等标准,明码标价,支付的是实打实的灵石,价格远比散修间混乱的交易要公道和诱人。
这一手立刻见效。许多散修挖到东西,自己看不懂,又怕在混乱中被人抢了或者贱卖了,纷纷涌向万象门的收购点。浑圆真人带着几个弟子,亲自坐镇,一件件过目,眼光毒辣。对于有价值的残片,他毫不犹豫地收下;对于滥竽充数的,则笑着婉拒。这种专业且“公平”的做法,很快赢得了不少散修的好感,也使得大量实物源源不断地流入万象门手中。
两大宗门的专业操作,让之前那些暗中活动的中小宗门弟子相形见绌。青木宗的周清和吴远站在远处,看着天机阁严谨的勘测和万象门高效的收购,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这才是大宗门的气象啊。”周清感叹道,“我们之前的小打小闹,简直像小孩子过家家。”
吴远点点头:“不过也好,有他们牵头,或许真能揭开这背后的秘密。我们只需紧跟其后,收集些边角料,也能受益匪浅。”
大宗门的介入,也迅速产生了实质性的发现。天机阁的弟子利用高精度法器,在一处被散修反复翻找过的崖壁底部,探测到极其微弱的能量异常,组织人手向下挖掘了数丈深,竟然发现了一处被泥土完全封死的狭小石缝,从中取出几块保存相对完好、刻满复杂星象图谱和推演公式的玉板残片!其上的符号体系,与现今流传的任何星象学说都迥然不同,但逻辑严密,令天机阁的专家们如获至宝!
万象门则通过大量收购的残片,进行交叉比对和分类整理。他们发现,这些残片上的纹路和符号,似乎存在着某种统一的“基础构型法则”,无论是丹鼎上的纹饰,还是法器上的阵纹,亦或是地图上的标注,其核心的“笔画”和“结构单元”都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强烈暗示着,这些知识碎片背后,存在着一个高度统一、规范严密的文明体系!
这些初步但极具冲击力的发现,通过特殊的传讯渠道,迅速被送回了天机阁和万象门的总部,引起了更高层的震动。原本可能只是抱着试试看态度的宗门高层,态度变得更加认真,开始调集更多的资源和专家,准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而这一切,都被暗中的眼睛看得一清二楚。那些大宗门的精锐探子,以及五位元婴老怪,此刻的心情都极为复杂。他们意识到,西荒山的价值维度被彻底拓宽了。这里不仅仅有需要机缘和实力才能触碰的核心遗迹传承,更可能埋藏着一个足以改变修仙界现有知识体系的、庞大的上古文明宝库!
争夺的焦点,在无形中开始分化。一部分人依旧紧盯着五大遗迹,那是力量的巅峰。而另一部分人,则将炽热的目光投向了外围这片广阔的土地,那里可能藏着知识的深渊。
西荒山,这个曾经的边陲之地,在大宗门专业力量的介入下,正式被推到了整个修仙界风云变幻的舞台中央。一场围绕上古文明遗产的、涉及力量与知识的双重争夺大戏,帷幕正被缓缓拉开。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仍在剑洞深处,静静地观察着,如同掌控棋局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