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镇南侯府逐渐忙碌起来,除了给各处府里送年礼,就是达官贵人之间的相互宴请,而今年贾环的镇南侯府格外的热闹,除了一些同僚前来拜会,就是常涛、王飞和韩凌等人的到来,贾环还专门让人将林如海和贾琼请了过来。
众人见到林如海,皆以学生之礼问候,当初这些人可是实实在在的得了林如海的指点,林如海也乐得与众人相见。一阵寒暄过后,众人分宾主落座,贾环则是让林如海坐了上首。
王飞一见面就兴奋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兄弟你是不知道,我们几个人接到圣上的旨意的时侯都蒙了,没想到我们兄弟又可以一起出征了,而且我们每人还都官升一级,把那些军营的兄弟们羡慕坏了!你是没看到韩将军看韩凌的眼神,那叫一个嫉妒啊,他打了一辈子仗都没韩大哥升的快。”
韩凌听到王飞打趣自己,连忙夹起一支鸡腿塞进他嘴里,说道:“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贾环也是微笑着说道:“我本以为你们几人得年后才能到,哪里想到这才不到一个月你们就赶到了。”
“你是不知道这次圣上的旨意用的是八百里加急,我们接到消息就提前动身了,至于我们本部人马副将则是年后才能赶到京城。”韩凌说道。至于常涛依旧是言语不多,只是微笑着对着贾环点了点头。
贾琼也是开心的端起酒杯说道:“诸位兄弟我们难得齐聚京城,让我们一同敬恩师林侯爷一杯!”众人闻言皆是起身举杯敬向林如海。
林如海微笑起身,“诸位皆是天子门生,国之栋梁,老夫当年不过是略尽绵力而已,这声恩师愧不敢当啊!”
“林大人您过谦了,当初若没有您的指点,凭我们哪里就能读的明白那些武经韬略。这一声‘恩师’你自然当得。”韩凌说道。
林如海闻言也不推辞,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几人正在用膳之时,忽然下人禀报说是云锦商会的云老板和赵凡求见。
贾环闻言忙说道:“财神爷来了,快快有请!”下人去不多时便引着赵凡和云锦二人来到厅中,下人忙上了碗筷,几人又是一阵寒暄。
云锦对着贾环就是一通埋怨道:“我说你这个甩手‘大掌柜’何时能让我们好好歇息一下,当初上京的时候非要轻车简从,偷偷离开云阳,剩下的东西又要让我们年前送到,你不知道这一路上我们二人小心翼翼,生怕耽误了你的大事!”
贾环连忙赔笑道:“有劳云姐姐和赵兄了,来来我敬你们一杯。”
“这还差不多,镇南侯敬的酒我们得喝了!”说完端起杯子一饮而尽。说完对着贾环说道:“不过我说侯爷大人,你那都是些什么东西,沉的狠啊!”
“呵呵今日咱们不提这个,只管吃酒,有事改日再谈!这是自家酿的玉冰烧呢!”贾环说道,众人边吃边聊,直至夕阳西下方才一个个醺醺的散去。
贾环送走林如海侯,将高锋单独留在书房,问道:“明日你将云锦商会送来的东西悄悄运走,给弟兄们分发下去,使用方法我都抄录下来了,你领着他们按照计划先行出发到银州等我,”说完将一本书卷和一本册子交给高锋。
高锋接过东西小心翼翼的藏好,说道:“侯爷,王爷已在金陵暗中联络各大世家,随时可以出兵。”
贾环点了点头说到:“嗯知道了,这本名册事关重大,上面的人或许将来王爷用的到,你想办法交到王爷手上!”
“侯爷放心!末将这就去办!”说完高锋离开书房。
贾环看着有些阴暗的天空,喃喃说道:“京城的风雪注定还是要来的。”
这一年宁国府门前再没有了往日张灯结彩的奢华,贾珍披着件半旧的貂裘,在暖阁里来回踱步,脚下的青砖被踩得发出沉闷的声响,案上那盏用来醒酒的银壶,早没了往日的光亮。
好不容易盼到了乌进孝送来了年礼,可当他看清院门口那支寒酸的车队时,脸上的喜色瞬间僵住。往日里能排满半条街的车驾,如今只剩七八辆瘦马拉着的板车,车上的东西是一年比一年少了,此时贾珍脸上布满寒霜。
当乌进孝颤巍巍的将一个盛满银子的包裹递给贾珍时,却迎来了贾珍嫌弃的眼神和一通奚落,而乌进孝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任又贾珍嘲笑和辱骂,也只陪着笑脸,托着那区区两千五百两的散碎银子,贾珍也觉得无趣,不愿意和乌进孝‘打擂台’只好放他回去,叫贾蓉和贾蔷先紧着自己府里,余下的再分给各房。
与宁国府的窘迫相比,荣国府虽还撑着几分体面,内里却也早已捉襟见肘。荣庆堂的暖阁里,王熙凤裹着件石青刻丝灰鼠披风,正对着账册唉声叹气。案上的银锭子堆得稀稀拉拉,连往日里用来压账册的银镇纸都换成了铜的。“这日子可怎么过?”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声音里满是疲惫,“老太太的份例不能少,爷们的应酬得应付,府里下人的月钱也拖不得,可库房里的银子……眼看着就见底了。”
坐在一旁的贾琏,忽然低声说道:“我倒有个主意。老太太屋里不是有许多用不着的旧物件吗?若是拿出去当了,想必能换些银子回来,先应付过这个年关再说。”
王熙凤眼睛一亮,随即又皱起了眉,“可老太太的东西,咱们怎么敢动?若是被老太太知道了,可怎么得了?”
贾琏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你放心,咱们找鸳鸯帮忙。鸳鸯是老太太最信任的人,只要她肯帮忙,偷偷拿些老太太用不上的东西出来,老太太定然不会察觉。等过了年,府里宽裕了,再把东西赎回来就是。”
王熙凤想了想,觉得这也是眼下唯一的办法,便点了点头,“那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去找鸳鸯说说。”
当晚,王熙凤便悄悄找到了鸳鸯。鸳鸯听了来意,先是犹豫了一阵,可看着王熙凤焦急的神色,又想到府里如今的难处,终究还是心软了。“罢了,谁让咱们都是府里的人呢。”
几天后,鸳鸯趁着老太太睡熟,偷偷从库房里拿出了一匣子旧首饰和几件翡翠摆件,交给了王熙凤派来的人。王熙凤不敢耽搁,立刻让人拿着东西去当铺典当,可巧这典当行是福源商行的产业,李遇福便将此事告知贾环,贾环只说将府里的东西好生入库,多兑些银钱给王熙凤便是。
有了这笔银子,荣国府总算是撑过了这个年。除夕夜里,荣庆堂张灯结彩,老太太坐在上首,看着满堂的儿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熙凤忙着招呼众人,心里却暗自松了口气,若不是鸳鸯帮忙,今年这个年,怕是要过得极为难堪。而贾环也是依旧和家人谈笑风生,对于典当之事只字未提。
转眼间,就到了出征的日子,按照惯例,领兵出征前需举行盛大的誓师典礼,可贾环却在出征的前几天,悄悄进宫见了圣上。
御书房里,烛火摇曳,贾环跪在堂下缓缓说道:“启奏圣上,微臣怀疑京城有人与鞑靼人暗中勾结,通风报信。为免打草惊蛇。臣欲请圣上取消誓师,我意悄悄领兵,直奔西山大营,与杨将军汇合,从西山大营直接出兵西海。还请圣上准奏”
圣上看着堂下的贾环,犹豫了一下说道:“这誓师意在鼓舞士气,壮我军威,不过既然爱卿有所顾忌,朕就准了你奏请!”
“微臣谢过圣上,微臣定当一举扫平西海,壮我天朝军威!”贾环朗声说道。
到了出征的那一天,天还未亮,贾环换上一身戎装,与贾琼、常涛、韩凌和王飞几人沿着僻静的小路,一路向西,直奔西山大营。
远远地,西山大营的轮廓出现在眼前,营墙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正在营中操练,喊杀声震天动地。杨淼将军早已率领众将在营门外等候,见贾环来了,立刻上前见礼。“末将参见将军!”
贾环扶起杨淼,沉声道:“杨将军不必多礼,如今军情紧急,咱们立刻点兵,直奔西海!”
片刻后,西山大营的城门缓缓打开,上万精兵列阵而出,军中一面大大的战旗迎风招展,上面斗大“贾”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天朝大军缓缓朝着西海的方向,沿路带起阵阵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