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还没亮透,贾环就早早的起来,换上了一身缟素,经过一日的休养,虽然连日来科举的疲惫消散了些,但是贾环惦记的宁国府里贾敬的丧事,因此起的早了些。
在贾环印象中自他懂事起贾敬就出了家在道观修行,虽将族长和爵位都传给了儿子贾珍,但是遇到族中大事还是众人还是需要跟贾敬商议的。而这位只有过年才能见的伯父,并不相别人有嫡庶之分,反而每次见到贾环都会将道观里的供果分给他吃,说吃了供果能够长命百岁,因此贾环对贾敬颇为敬重,如今贾敬突然离世,贾环虽未像贾蔷那般号啕,心底却也坠着块沉石,只觉这府里又少了个慈爱的长辈。
刚推开门就看到贾琼也换上了一身素服在门外等候着,见贾环出来,贾琼说道:“你起来了,昨日听说了东府里大伯父去世的消息,我虽是旁支但毕竟也是贾家子孙,礼数还有要有的。我跟你一起去。”
“哥哥有心了,既然如此咱们走吧。”贾环对着贾琼说道。二人一同骑马向宁国府而来。
到了铁槛寺门口,便见两盏白纱灯挂在门檐下,风一吹,灯影晃得人眼晕。门口迎客的下人见是他来,也没多问,只引贾环二人匆匆的向大殿进去。刚跨进正殿门槛,贾环便猛地顿住脚步——殿中央赫然停着一口朱漆灵柩,棺木上覆着厚厚的白布,四角垂着的白绫在穿堂风里轻轻飘动。灵前摆着香案,香炉里插着三炷香,烟气袅袅往上飘,混着空气中的烛油味,压得人喘不过气。
贾环往前挪了两步,目光落在灵柩前的牌位上,那“贾公讳敬之灵位”几个字用墨写得端端正正,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冷清。清明节才祭祖时才见过贾敬,怎么转眼就成了棺中之人?贾环眼前浮现小时候见过贾敬几次,那人总是穿着道袍,神色淡淡的,对谁都不冷不热,可此刻看着这冰冷的灵柩,贾环鼻尖忽然一酸,忙低下头,伸手攥紧了衣角的白布。
“环儿你们来了?”身后传来一声沙哑的声音,是贾珍。贾环转过身,见贾珍一身重孝在贾蓉的搀扶下蹒跚而来,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头发也乱糟糟的,往日里的体面全没了。他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贾珍摆了摆手,指了指灵柩前的蒲团:“先给你们大伯父磕个头吧。”
贾环、贾琼点点头,走到蒲团前跪下,双手合十,对着灵柩磕了三个头。额头碰到冰凉的地面时,他突然想起贾敬那一句“吃供果能够长命百岁”,眼中的泪水止不住的滑落下来,心中默念道:伯父啊您舍弃族长、舍弃爵位去修道,一心想超脱世外,您吃了这么多年的供果,念了这么多您的经书,如今却也和世人一样躺在这冰冷冷的棺椁之中,您这一辈子放下了功名富贵,可是偏偏又放不下这一大家子人家,这又是修的什么道啊!想罢心中悲愤更甚,一时间竟然抽泣起来,旁边的贾琼见状,一把扶住贾环,其余众人见状也急忙跑过来搀扶贾环。
贾环随众人来到后堂,后堂之内贾赦、贾政、贾琏等一众贾家族人尽皆再此,贾环先诸位长辈行了礼,贾政见到贾环说道:“环儿来了,昨日才科举结束,不想你大伯父就去了。”
贾赦也说道:“大哥哥还是心疼咱们贾家后辈的,也多亏了科举结束,不然环儿他们岂不是连科举都无法参加了。”
贾环双眼含泪说道:“幸亏大伯父垂怜,只可惜大伯父不能看着环儿高中了。”说完又伤心的抽泣起来。
众人见贾环如此也都默默擦拭眼泪,夸赞贾环是个懂孝道的孩子,也暗赞贾政教子有方。贾政叹了口气说道:“环儿不必如此伤怀,相必你大伯父在天有灵也会保佑你此次科举高中的。这些日子你就先回园子里住吧,这边有事找你也方便些。”说完便继续与贾珍众人商议贾敬的丧事。
贾环闻言也只得答应,在灵前守了一日,众人才商议好贾敬的丧事事宜,贾环也和贾琼一起回到锣鼓巷收拾东西,带着霁月和画意回荣国府,贾环先去跟贾母请了安,贾母见到贾环回来心中高兴,拉着贾环的手上下打量着,见贾环比之前消瘦了些,心疼的说道:“就说好好的去考什么科举,看看整个人都累瘦的,肯定是琥珀那丫头如今管了家,忘了怎么伺候主子了。”
贾环忙说道:“老祖宗别动气,琥珀照顾的很好,就是连日考试,又恰逢东府里的大伯去世,心中难过不曾休息好罢了。”
提到贾敬,老太君也是涌上悲伤之色,难过的说道:“哎,这好好的人,说去就去了。如今他倒是成仙得道去了,丢下这一大家子人不管了。哎,说不定哪天我也和敬儿一样了,撒手不管了,也就清净了。”说完贾母悲伤的哭了起来。
众人一见贾母伤心,都慌了神,急忙劝慰着。王熙凤对着贾环嗔怪道:“老三也真是的,才回来又提这伤心事!”
贾母听王熙凤嗔怪贾环,连忙开口说道:“不怪环哥儿,环儿是个孝顺孩子,连着考了十几天的试;又在铁槛寺守了一夜,怕我记挂着一回来就给来给我请安,这才是我的好孙子。”说完对着王熙凤说道:“凤丫头,一会去叫厨房弄些滋补的膳食,给环儿好好补补。”
“行行,老祖宗疼孙子,我这才说了环哥儿一句,老祖宗就不乐意啊!到成了我们的不是了。”王熙凤故作吃醋对着说道:“我的好三爷,我这就按照老祖宗的交代给您炖滋补的汤去!”
王熙凤这么一说到把贾母逗笑了,说道:“这个猴崽子,倒嗔怪起我来了!”众人也是跟着一阵哄笑,贾母看向贾环柔声说道:“这几天累坏了吧,近来就不用到我这请安了,赶紧回去好好歇歇。”
正好贾环也有些乏了,听见贾母这么说,忙起身说道:“多谢老祖宗疼惜,我这就先回去了,改日再来给老祖宗请安!”说完又对着众人行了一礼,便回园子里去了......
贾敬的丧事整整忙了二十多天,到了放榜这日整个京城的学子都齐聚在贡院门口,偌大的贡院门口被堵的水泄不通,贾家则是一早就派了小厮稍探这,不多时贡院朱漆的大门在此打开,几名官差带着巨大的榜文走了出来,一时间所有的人都躁动起来,盼望着自己能够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