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
安特卫普。
中午还在用餐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收到来自英法两国领事馆的会面申请。
放下银制刀叉,
香喷喷的牛排在会面申请的调味下,变得平淡无奇,再难激起半点胃口。
“国王先生,英国大使已经在宫殿会客厅等着了,您....要不要同他见一面?”
虽然利奥波德早年就学于英国伊顿公学,和英国有着不浅的渊源,但他并不是一个亲英人士。
从1936年起,察觉到欧洲风云变幻的他,更改了外交策略,将之前亲近英法的立场,更改为偏德的半中立化外交。
在波兰战役结束后,
更是积极提拔了一批亲德人士就职政府官员。
“不见,外交态度是战场的侧面映射,如果英法取得了优势,那他们不可能主动找上我们。现在这种情况侧面反映英法处于下风。”
“这个时期接见英法外交人员,会给德国带来不好的印象,我不想将比利时拖入战争,而且归根结底这场战争是法国人引起的,比利时没有任何理由要给予法国人帮助。”
利奥波德想也没想的开口道。
虽然德国没有在边界地区增派重兵,但荷兰边界,德国人派出了多少军队威慑他还是看在眼里的。
不过凭借之前在英国的情谊,他也没想把事做绝,接着开口道:
“这件事也别汇报给德国,我就当不知道,英法就当做一切没有发生,近段时期严格把守法国边界地区”
“没有我的命令不允许任何英法军队越境!”
......
外交场上的失败在丘吉尔的预料之中,
晚上,
顶着英国帝国总参谋部的反对,战时内阁强硬通过了名为‘输血计划’的撤退行动。
而在里尔,
许多基层士兵完全不知道,连德国人面都没看见的他们就要迎来撤退的命运,他们只知道马奇诺防线岌岌可危,接到了也只有几天前指挥部下发做好攻坚色当,预防比利时装甲部队的命令。
而当军官要求放弃重型武器装备,坦克、全体前往敦刻尔克的命令传出后。
许多士兵完全不理解为什么,
甚至小部分一战时期的老兵,要求军官对为什么仗都没打,就要朝英国撤离做出合理的解释。
气氛很快变成士兵唾弃军官层软弱,拒不执行命令。
本是为士兵们士气着想的军官们没办法,只能将处境告知。
而在知道加海区面临德军合围后,
士气一落千丈,
加上军队对德国投降政策的恶意宣传,很多人开始恐惧,德军会将自己的衣服扒光丢进煤窑夜以继日的工作直到死去。
两轮心理变化下,
二十余万士兵开始连夜朝敦刻尔克前进。
而在离敦刻尔克不远处的加来,
第三装甲师在炮火的掩护下,曼施坦因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占领了加来。
同时,
五个德意志步兵师抵达了阿布维尔,这也同时标志着整个北部口袋被彻底合拢,只要在拿下敦刻尔克。
二十余万英法联军成了被麻袋套住的野猪。
总参谋部明白这一点,曼施坦因更明白这一点,为了赶在英法联军抵达前先一步拿下敦刻尔克,缝合这个口袋。
刚夺下一城的曼施坦因没有时间安排驻守人员,更等不及天亮就抵达的后方物资驰援。
士兵没子弹了就用法国人的武器,炮兵没炮弹的就拖拽缴获的法国大炮,第三装甲师就这么拼凑着朝敦刻尔克开赴。
第九装甲师、第十一装甲师紧跟其后,这支打穿了北部防线,转绕东部沿海,创造了快速斩奇迹的装甲集团军即将迎来自己的任务完成的最后目标,也是最关键的目标。
德军在赶时间,
法国更赶时间,
许多部队刚领取的武器,重机枪一枪未开就遗弃在了路边,会拖累运输速度的重型火炮、高炮遗弃的满地都是、
毕竟武器可以再生产,二十五万士兵的覆灭,无法挽回。
柏林,
其实总参谋部中不少军官都对曼施坦因不顾装甲师损耗的推进颇具微词,他们认为每一支装甲师都是由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将部队超负荷使用,是在透支三支装甲部队的未来。
但这种言论还没出现几个小时,就被内外情报部捕捉到了。
为此罗曼特地在清晨组织了一场大会,
反复重申支持曼施坦因的态度,并且声称这是次转瞬即逝的机会后,不满的火苗这才被直接按灭。
毕竟虽说国防军总参谋部讨论自由,但只要魁首坚持自己的态度,所有人都得听从命令。
“总司令阁下,曼施坦因将军距离敦刻尔克只有不到二十英里,根据今早空军方面传来的情报,里尔前往敦刻尔克方向有大批英法军队出现。”
“部署在英吉利海峡、多弗尔海峡的潜艇部队,检测到英国多个港口,运输船、驱逐舰队全面出动,我们有理由认为英国在策划一场撤退。”
参谋刚说完,伊森接过话题继续汇报道:
“总统阁下,内外情报部凌晨时分传来了比利时方面的消息,部署在比利时的间谍捕捉到了英国大使前往宫殿的照片,海德先生认为比利时勾结英法的可能到达了百分之三十的警觉线。”
接过照片,
罗曼并没有直接肯定比利时态度的转变,
而是拿起话筒询问起了荷兰边界地区的情况,得到比利时并非增派军队,反而缩减了边界部队数量的答案后,开口道:
“不用关注比利时,他们没有朝边界地区增派部队,就已经说明态度转变的可能较低。”
“既然态度转变的可能较低,那就没必要为了一种猜想一种可能的风险朝比利时开战,一昧的用大炮解决问题只会丢失我们的法理性,同时削减我们可能存在的国际盟友。”
“既然拥有法理性这个优势,我们为什么要丢掉它?”
罗曼并没有被军事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冲昏头脑,
虽然随着胜利越来越多,
军部乃至民间都有小部分人认为军事实力可以取代外交,面对风险只需要开炮。
但他的理念却从未变过,
军事重要,外交也同样重要,一战如此二战也是如此!
“一战时我们就已经吃过这个亏了,现在没必要再吃一次,而且比利时不是卢森堡,他们的军队并不算弱,派驻比利时外交官先去试探,不执行任何军事行动!”
罗曼开口为比利时的态度定调。